钢铁期刊网
   首页  |  期刊订阅  |  论文检索  |  招聘启事  |  信息服务  |  会展信息  |  广告合作  |  专家介绍  |  名企推荐  |  联系我们  |  柏苑简介  |  English
  期刊投稿审稿系统
《钢铁》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钢铁研究学报(中文版)》 《物理测试》 《连铸》 《冶金分析》
《冶金自动化》 《工业计量》 《轧钢》 《金属功能材料》 《粉末冶金工业》 《中国冶金》  
行业热点与新闻  
 

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2014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冶金与材料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及青年学术交流会在包头召开

2014811-8月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联合主办的“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内蒙古科技大学承办。此次会议是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界学者的一次盛会,反映了我国在冶金物理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共设立5个分会场,主题涵盖冶金熔体、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钢铁冶金、有色冶金、材料等多个领域。通过学术论坛,学术交流活动,为参会带便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和推广空间,构筑企业、高校和研究单位产学研相结合的互动平台,共同促进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快速发展。

811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音乐厅隆重举行。中国金属学会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会理事、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安胜利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会议伊始,安校长首先号召大家缅怀了刚刚逝世的魏寿昆院士,魏寿昆院士是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冶金教育家,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建校元老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寿昆作为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他作为冶金领域的一代宗师,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冶金人才,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之路。同时,魏寿昆先生也是中国金属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在担任常务理事期间,积极建议成立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组织。1962年,中国金属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行了中国第一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魏寿昆是该报告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一代宗师、科教巨匠魏寿昆先生的逝世,是教育界、冶金科技界和北京科技大学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魏寿昆先生!大会上,与会代表们集体默哀一分钟,以示对魏寿昆老先生的缅怀之情。

之后,安胜利副校长宣布大会开幕并介绍了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出席“201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处长朱旺喜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李保卫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彭金辉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华教授、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白晨光教授、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中军等国内知名专教授及相关领导。

安胜利副校长代表内蒙古科技大学致欢迎词。他代表校方热烈欢迎代表、嘉宾的到来,殷切希望大家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我国冶金物理化学科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他对会议有关各方和工作人员为此次会议作出的贡献表示诚挚感谢,并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811大会上,朱旺喜教授作了题为“重视基础研究  为知识创新服务”的大会报告,号召广大科研人员和各级领导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要着眼于长远,不要为了当前的一些利益放弃探寻科学真理的理想,只有把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做好,才能为国家的其他行业以至于为钢铁冶金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李保卫教授做了有关“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报告,分析了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清洁、综合、高值化利用的意义,并介绍了一些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已做的一些研究成果。来自北京大学的王习东教授做了题为“冶金、资源与能源发展战略初步构想”的大会报告,报告中从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方面系统的讲述了冶金工业将来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对于今后钢铁冶金乃至整个制造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后,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钟胜奎(代董元篪)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李梅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张立峰教授、中南大学李新海教授、重庆大学白晨光教授等也在大会做了精彩的报告。同时,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同报告人进行了提问和交流,会场气氛活跃、交流深入广泛。

本届会议共征集了150多个学术报告、230多篇学术论文,大会组委会为此次会议出版了“2014年全国物理冶金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和全文刻录光盘。涵盖冶金熔体及炼铁过程、炼钢过程冶金物理化学、电冶金及相关过程物理化学、有色冶金及相关过程物理化学、材料及相关过程物理化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各科研院所在冶金物理化学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绩。

此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冶金材料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及青年学术交流会也在同一时间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功能陶瓷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共分矿业、石油与岩石力学、安全、冶金、制备、材料、分离与环境等11个小组,就基金资助的冶金与矿业领域300多个在研项目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届大会到会的专家学者以及科研人员总计800余人,规模宏大,本届会议将对中国钢铁冶金行业乃至整个中国材料界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此次会议的合作单位安排《钢铁研究学报》编辑部王镇和轧钢事业部王苏洁龙参加了此次会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2007 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100081)    电话:010-6218676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195号    京ICP备10022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