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平台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6年 41卷 8期
刊出日期:2006-08-15

综合论述
原料与炼铁
炼钢
压力加工
钢铁材料
环保与能源
装备技术
   
压力加工
0 赵弘;李华德;杜伟
利用外扰模型前馈控制抑制轧机扭振的应用
建立了轧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轧机扭振的原因,指出轧制电流是决定轧机是否扭振的关键因素。针对安阳钢铁公司中厚板轧机存在扭振现象,通过对扭振的测量、分析,表明在咬钢时会发生扭振。提出了模型前馈控制抑制轧机扭振,模型前馈控制通过建立理想的电机模型,将电流给定观测出并补偿到系统中去,达到抑制轧机扭振的目的;研究表明轧件咬入时的冲击是造成扭振的主要原因,模型前馈控制是抑制轧机扭振的有效方法,在工程中容易实现,而且不受轧机振动频率的影响,可抑制各个频段的振动。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351 ) [HTML 0KB] [PDF 0KB] ( 76 )
0 汪建春
五辊矫直机辊缝设定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
根据五辊矫直机的功用,讨论了辊缝设定原则,运用弹塑性弯曲理论建立了力学模型,得出了辊缝设定简明计算式;讨论了当厚度、材质变化时带钢的矫直质量对辊缝误差的敏感性及辊缝设定所需的精度级别;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误差很小。研究结果表明, 出口辊缝可在一定区间取值且取小值对矫直更为有利; 带材厚度比材质对辊缝误差更加敏感, 带材厚则辊缝精度级别高;当带材厚度≥10.5 mm时,辊缝精度级别为0.05 mm。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421 ) [HTML 0KB] [PDF 0KB] ( 54 )
0 吴建春;方园;于艳;叶长宏;王成全
双辊薄带连铸0Cr18Ni9不锈钢的直接冷轧研究
为了改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得到的0Cr18Ni9不锈钢薄带的表面质量和综合力学性能,对0Cr18Ni9不锈钢薄带进行了直接冷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薄带经直接冷轧后,组织和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各向异性不明显,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论证了0Cr18Ni9不锈钢薄带直接冷轧的可行性。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343 ) [HTML 0KB] [PDF 0KB] ( 77 )
0 常安;白金兰;邸洪双;阳代军;刘光明
首钢3500 mm中板轧机辊型研究与应用
采用影响函数法建立轧辊的弹性变形解析模型,针对首钢3500 mm中板轧机在轧制过程中,支承辊端部出现剥落或掉肉现象,根据首钢中板厂的轧制工艺,分析了不同板宽、不同轧辊辊型、不同轧辊端部倒角以及直倒角参数对辊间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轧制能力范围内,轧件越宽,轧辊采用凹辊型可以使辊身部的辊间压力分布更为均匀;倒角的选择和改变直倒角的参数都会相应地改变端部的应力集中现象。研究结果为该轧机的辊型的改造和配置以及提高轧辊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740 ) [HTML 0KB] [PDF 0KB] ( 62 )
钢铁材料
0 王洪;刘小林;蔡庆伍
生产工艺对420 MPa高强度船板钢低温韧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制度,对E42船板钢在工业试制生产中所产生的-40 ℃纵向冲击功波动较大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采用两阶段轧制时,由于中间坯的厚度较大,从而对未再结晶区的变形温度产生影响,易于产生在部分再结晶区轧制的现象,使钢板中出现混晶现象,从而造成钢板低温冲击值较低。在轧后快冷中,冷却制度采用不当,会产生粒状贝氏体组织,也影响了钢板的低温冲击功。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245 ) [HTML 0KB] [PDF 0KB] ( 71 )
0 张俊粉;时捷;施哲;陈蓉
组织细化对中碳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循环热处理和改变奥氏体化温度两种方法获得不同的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研究了不同晶粒尺寸对高温回火中碳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奥氏体化温度低于1050 ℃时,实验钢的强度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相同的奥氏体化温度下,强度随着晶粒的细化而上升。在整个研究范围内,随着晶粒的细化,实验钢的韧性有一定的提高,塑性略有下降。晶粒细化显著提高了钢的低温冲击韧性。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385 ) [HTML 0KB] [PDF 0KB] ( 46 )
0 曹建春;刘清友;雍岐龙;孙新军
铌对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组织和强化机制的影响
研究了铌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1%、0.081%和0.17%的高强低合金钢热轧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并通过计算分析了3种钢的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铌含量的提高抑制了珠光体的形成,促进了针状铁素体的形成,细小的碳氮化铌析出相增多;随铌含量的增加,细晶强化作用差别不大,沉淀强化效果明显增大。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914 ) [HTML 0KB] [PDF 0KB] ( 50 )
0 帅习元;周勇;吴冬海
高碳钢盘条中心偏析的控制
研究了不同铸坯中心偏析成分在控冷过程中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铸坯中心成分偏析是导致高碳钢盘条中心出现马氏体的主要原因,而马氏体又是导致盘条拉伸出现尖状断口的主要原因;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不能超过1.12及综合偏析指数小于1.20,才能在控冷过程中不出现中心马氏体;通过降低过热度、实施末端电磁搅拌、轻压下并适当调整盘条控冷工艺等措施,连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由1.18减小到1.10,盘条的中心马氏体、尖断明显减少。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3499 ) [HTML 0KB] [PDF 0KB] ( 105 )
炼钢
0 刘建华;包燕平;孙维;黄社青;周杰;
H型钢表面裂纹成因分析
H型钢由异型坯轧制生产,异型坯形状独特,连铸生产中横向表面温度极不均匀,应力、应变状况复杂,对冶炼和连铸工艺均有较高要求。SS400异型坯生产中钢水未经精炼处理,部分炉次钢水碳含量处于包晶反应严重的碳含量范围,硫、磷含量较高,w(Mn)/w(S)较低,总氧和大型夹杂物含量较高;浸入式水口为直孔型,结晶器中上升流股较弱,坯壳生长不均匀;拉速较慢,并采用双水口浇铸,结晶器中上升流股更弱,弯月面处钢水供热不足,处于低温状态,保护渣也因温度低而熔融欠佳;二冷强度偏高,矫直辊前异型坯腹板表面温度处于低温脆性区,因此轧制成品H型钢的表面裂纹较多。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156 ) [HTML 0KB] [PDF 0KB] ( 69 )
0 张彩军;蔡开科;袁伟霞
管线钢硫化物夹杂及钙处理效果研究
系统分析了硫化物夹杂形貌、组成,并采用氧化物变性指标及硫化物变性指标对管线钢钙处理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管线钢经过钙处理后,没有发现沿晶界分布的MnS塑性夹杂,少量的硫化物夹杂由(Ca,Mn)S夹杂、CaS均匀分布的CaOAl2O3CaS复合夹杂和内核为CaOAl2O3外壳为CaS的复合夹杂组成,这对于提高钢板抗HIC性能非常有利;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硅钙线加入量为0.7 kg/t时夹杂物变性效果不理想,应适当增加硅钙线的加入量。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104 ) [HTML 0KB] [PDF 0KB] ( 40 )
0 李士琦;张汉东;陈煜;刘润藻;林纲
电弧炉炼钢流程的能量状况
阐述了电弧炉炼钢的基本功能以及提高能量转换的3个工程问题——增加能量供应、增加输入功率、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详细论述了现今电弧炉炼钢在整个钢铁制造流程中衔接上下工序匹配的重要作用。根据2003和2004年国内4个大型电弧炉炼钢流程的生产实绩说明我国大型电弧炉炼钢生产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生产速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电能消耗已降到200~400 kW·h/t的国际先进水平,但实际能量物质转化效率的水平仍然不高,电弧炉炼钢节能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165 ) [HTML 0KB] [PDF 0KB] ( 47 )
0 李峻;曾加庆;高建军;吴伟;刘浏
低碱度渣铁水预处理脱磷研究
低碱度渣铁水预处理脱磷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形成高氧势、低碱度炉渣。实验选用炉渣碱度1.3~1.8,w(TFe)为20%~25%,底搅强度大于0.20 m3/(min·t),对4.0%w(C)(0.1%~0.3%)w(P)0.4%w(Si)的铁水进行铁水脱磷预处理。实验表明,低碱度渣能稳定获得200左右的脱磷分配比,脱磷率大于90%。同时对供氧参数和底吹强度对低碱度渣脱磷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502 ) [HTML 0KB] [PDF 0KB] ( 54 )
0 李万象;王仁贵;关勇
鞍钢轮胎帘线钢线材的发展
鞍钢采用铁水脱硫处理、转炉吹炼、炉外精炼、VD真空处理、大方坯连铸、热送连轧和线材轧制生产出钢帘线线材。线材中Al2O3、Ti(C,N)等脆性夹杂物粒度<5 μm,塑性夹杂物的宽度≤15 μm。钢的化学成分控制在狭窄的范围内,铸坯的偏析轻微。不同炉次、批次的帘线钢线材的力学性能相差很小。线材的脱碳层深度、网状碳化物、氧化皮脱落等项目符合检验标准。经用户试用符合生产钢帘线的要求,已转入批量生产、供应。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473 ) [HTML 0KB] [PDF 0KB] ( 38 )
原料与炼铁
0 赵沛;郭培民;张殿伟
低温非平衡条件下氧化铁还原顺序研究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570 ℃)CO和H2还原氧化铁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实际还原过程属于非平衡态过程,它的还原机理与还原气体的成分相关。当还原气体中CO(或H2)的含量不能满足Fe3O4+CO(H2)→3FeO+CO2(H2O)反应进行的要求时,氧化铁的还原顺序为Fe2O3→Fe3O4→Fe;如果还原气体成分满足此要求,Fe2O3→Fe3O4→Fe和Fe2O3→Fe3O4→FeO→Fe两种还原顺序将同时存在。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3783 ) [HTML 0KB] [PDF 0KB] ( 78 )
0 王颖生;赵志星;成富全;赵勇
首钢烧结配加扬地粉试验研究
介绍了首钢原料条件下配加扬地粉对烧结生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 随着扬地粉配入量的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改善,燃耗有少量上升,利用系数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变差。研究结果表明:在首钢目前条件下,配入10%~20%的扬地粉是可行的。二烧车间进行了扬地粉工业试验,其最高配比达到30%,工业试验时烧结各项指标变化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129 ) [HTML 0KB] [PDF 0KB] ( 80 )
0 胡源申;李家新;惠志刚;叶军
2500 m3新2号高炉长寿烘炉新工艺
为消除高炉冷却壁铸造内应力对壁体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对马钢2500 m3新2号高炉实施了利用高炉烘炉过程来实现既烘干水分保护耐材,同时又消除内应力的工业应用。采用与工业高炉同材质、同制作工艺的铜、灰铁和球铁实验冷却壁,使用力学性能及X射线应力测试、金相微观组织分析等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系列热态模拟实验,取得的优化工艺条件在2号高炉烘炉过程中应用。结果表明,有效消除铸铁冷却壁内应力平均达93%以上,同时壁体的力学性能平均提高12%以上。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020 ) [HTML 0KB] [PDF 0KB] ( 47 )
环保与能源
0 沈建国;于景坤
铁水脱硅渣改性合成长效钾肥的研究
以铁水脱硅渣和碳酸钾为原料合成钾肥,利用X射线衍射对钾肥试样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在水和柠檬酸溶液中分别测定了合成钾肥中钾元素的溶出率。考察了氧化钾加入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对合成钾肥结晶性能和钾元素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铁水脱硅渣和碳酸钾为原料可以合成钾肥;合成钾肥中的含钾化合物以非结晶相的形式存在;合成钾肥中的钾在水溶液中的溶出率小于其在柠檬酸中的溶出率,也远远低于农用硫酸钾肥在水中的溶出率,合成钾肥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改变合成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等,对合成试样的结晶性能以及试样中钾元素溶出率的影响很小。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141 ) [HTML 0KB] [PDF 0KB] ( 56 )
0 郝继锋;宋存义;钱大益;程相利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
为进行烧结烟气的脱硫处理,建立了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新技术的试验装置,并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该系统在Ca/S(摩尔比)为1.2、加水量为3%、循环灰浓度为400 g/m3的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系统出口SO2浓度在80~120 mg/m3之间,脱硫效率达95%以上。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1963 ) [HTML 0KB] [PDF 0KB] ( 66 )
综合论述
0 刘浏
RH真空精炼工艺与装备技术的发展
全面地总结了近20年RH精炼技术的发展,指出RH多功能化应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主要包括深脱碳、脱气、脱硫、脱磷、脱氧去除夹杂物和进行热补偿等5大功能,并提出研究开发多功能氧枪,将吹氧、喷粉和烘烤加热等技术集成一体是实现RH多功能化的技术关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RH在设备高效化、长寿化和终点控制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665 ) [HTML 0KB] [PDF 0KB] ( 54 )
装备技术
0 C.P.Piemonte;MFornasier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薄板坯连铸设备
2003年,达涅利接到来自本溪钢铁集团公司的设备订单,为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薄板坯连铸设备,其中包括两条fTSC(灵活的薄板坯连铸机)生产线。这两条薄板坯连铸生产线分两期建设,已分别于2004年11月(合同签字后仅20个月)和2005年6月先后顺利投产,使本钢优质薄板坯年生产能力达到280万t。
2006 Vol. 41 (8): 0-0 [摘要] ( 2053 ) [HTML 0KB] [PDF 0KB] ( 61 )
钢铁
 

编辑部公告

 
 
·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
· 公告:《钢铁》2018—2019年论文电子版已全文上网(附下载方式)
· 《钢铁》杂志2019年“先进炼钢-连铸工艺与装备”专刊征稿通知
· 热烈庆祝《钢铁》杂志被评为“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 《钢铁》创刊60周年纪念特刊征订
                  更多 
 

作者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作者校对排版清样须知
   著作权转让协议
 

读者会员登录

 
 

友 情 链 接

 
·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钢铁》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邮政编码: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