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9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4-15
  

  • 全选
    |
    连铸工艺
  • 陈远清 姜涛
    连铸. 2009, 28(2): 1-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板坯连铸中间包设置合理的控流装置问题,采用水模实验方法对“挡墙+坝”组合方案进行了正交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中间包在无控流装置时存在短路流,死区较大;3#方案为所设计方案中的最优方案,能明显改善中间包内流场,延长钢水在中间包的停留时间, 减小死区体积,增加活塞流体积,并且流股靠近液面,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去除。
  • 黄小东
    连铸. 2009, 28(2): 9-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 宋满堂
    连铸. 2009, 28(2): 12-1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薄板坯连铸机(FTSC)生产SPA-H,通过化学成分控制、温度制度调整、结晶器保护渣选择和连铸二冷水调试等,解决了FTSC铸坯纵裂问题,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合格,FTSC铸坯板材性能优于常规铸坯轧材,FTSC已能批量生产SPA-H。
  • 潘远望
    连铸. 2009, 28(2): 15-1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2薄板坯水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马钢70mm×1600mm薄板坯结晶器在不同水口结构、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流场。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出口面积比2.34、出口倾角11.5°的5#水口所对应的流场优于其它水口。
  • 刘谦 李 峰 蔡燮鳌
    连铸. 2009, 28(2): 20-2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兴澄特钢在R12m小弧形连铸机上生产大截面及超大截面特殊钢连铸圆坯的设备技术改造以及相关工艺的改进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 于磊
    连铸. 2009, 28(2): 24-2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连铸结晶器振动规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根据铸坯及其表面质量的要求,通过运用Matlab仿真,公式推导,以及参数比较,对结晶器振动各种振动规律波形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波形的优越性。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黄静
    连铸. 2009, 28(2): 28-2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60钢开发生产中的冶炼、轧制的工艺控制情况,确立了生产工艺路线,为高碳钢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 黄静
    连铸. 2009, 28(2): 28-2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昆钢炼钢厂7#连铸机改造的设备选型、工艺方案优化、新技术的配置及建成投产后的生产情况。
  • 铸坯质量
  • 任嵬
    连铸. 2009, 28(2): 31-3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采用了商业软件Calcosoft模拟了实际连铸冷却条件下铸坯内部温度场、流场和溶质场的分布。为了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将实际铸坯进行了刨屑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模拟的宏观偏析结果与实际铸坯中检测的情况极为相似。凝固初期自然对流可能引起较大的内部紊流,将凝固前沿溶质带到中心液相起到了稀释作用;而在凝固末期,糊状区显著阻碍了液相的流动,自然对流非常微弱,不能将枝晶间的浓化液相带到中心,大大减小了溶质元素向中心聚集的程度。
  • 杨建洲
    连铸. 2009, 28(2): 35-3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钢板表面裂纹是影响中厚板质量的主要缺陷,星裂是Q460C钢板主要的裂纹类型,通过调查分析和现场试验,摸清了裂纹的产生机理。经过采取相应措施,使裂纹得到有效控制。
  • 李论
    连铸. 2009, 28(2): 38-3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各种减轻连铸坯中心偏析的方法,认为在浇注过程中,钢水的低过热度浇注是有效的减轻中心偏析的必要条件,并重点介绍几种在生产上已经采用的防护措施。
  • 邓湘斌
    连铸. 2009, 28(2): 41-4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文对生产中出现的小方坯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保护渣
  • 邱斌
    连铸. 2009, 28(2): 44-4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实验研究了MgO、Li2O对预熔型无氟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的影响规律,测定了实验渣系的熔化温度。结果表明MgO质量分数在7.5%-9%、Li02质量分数在1.2%-2%时,实验保护渣具有较适宜的熔化温度。熔融状态的连铸保护渣,绝大部分呈玻璃透明态,这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玻璃态,能够提供较好的润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