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0年, 第2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15
  

  • 全选
    |
    连铸工艺
  • 陈荣 沈厚发
    连铸. 2010, 29(3): 1-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板坯结晶器电磁搅拌过程电磁场与流场计算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SIMPLER方法对2对极和4对极条件下的电磁场与流场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B和电磁力F都呈现出关于结晶器中心对称的规律;结晶器两侧每一对N、S极之间的水平面内,电磁力都呈现圆周状分布的规律;板坯宽面边缘的电磁力较大,而板坯窄面边缘和中心区域的电磁力较小;与4对极相比,2对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大,钢液的流速大,搅拌强度大;无结晶器电磁搅拌时,铸坯边缘的纵断面的流场主要分成四个回流区;而有结晶器电磁搅拌时,左侧的两个回流区基本消失,右侧两个回流区减小。
  • 许秀杰 邓安元 王恩刚 赫冀成
    连铸. 2010, 29(3): 6-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n-Pb-Bi低熔点合金模拟钢液对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中间切缝圆坯连铸结晶器内的弯月面行为进行研究,从弯月面形状、高度和三相点位置等方面入手分析,讨论了电源功率、感应线圈位置和磁场频率对弯月面行为的影响,并以钢液为实验材料进行模型实验,验证了采用Sn-Pb-Bi低熔点合金进行研究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电源功率对弯月面行为影响较明显;感应线圈的最佳安装位置位于结晶器切缝区域中心;在20-30 kHz范围内增加磁场频率可以有效提高弯月面高度,但当磁场频率超过30 kHz后,弯月面高度增加幅度不明显;在相似的实验条件下,钢液弯月面轮廓线接近于合金熔液的弯月面,这表明采用Sn-Pb-Bi低熔点合金熔液可以准确地模拟钢液的弯月面行为。
  • 许长军 胡 林 汪 琦 王 超
    连铸. 2010, 29(3): 11-1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某厂2150mm板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在商业软件CFX平台上对结晶器内钢水流动和液面波动过程进行了静态电磁场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重点研究了两种环境(有电磁制动与无电磁制动)下钢水流动状态的变化,对电磁环境下结晶器内钢水流动做出了较为详细的预报。
  • 李万国
    连铸. 2010, 29(3): 16-1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对二十多年连铸工艺设计的总结,陈述了连铸工艺设计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主要工艺设计思想、连铸领域某些发展动态等方面的认识,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并欢迎参与讨论。
  • 范黎明 张利平 刘品 王显军 朱世将
    连铸. 2010, 29(3): 23-2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莱钢炼钢厂大方坯连铸机采用了动态轻压下技术,为得到轻压下的最佳参数,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针对代表性钢种45钢进行动态轻压下冶金效果试验,对压下坯样和对比样做热酸低倍、偏析等对比分析,得出最佳的压下参数,减少连铸坯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等缺陷,提高连铸坯质量。
  • 宋景欣 朱苗勇 程乃良 周秀丽 林启勇
    连铸. 2010, 29(3): 28-2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本文针对板坯连铸机在高拉速条件下铸坯发生的一种异常变形进行分析,结合生产条件和现场情况对引起铸坯异常变形的机理及原因进行论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变形过程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分析总结加深理论认识,积累了生产实践经验,防止此类铸坯缺陷重复发生。
  • 连铸设备
  • 秦文彬
    连铸. 2010, 29(3): 31-3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的载荷情况,对扇形段进行整体建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扇形段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同时考虑在生产过程中高温铸坯对扇形段变形量的影响,为扇形段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 刘铁湘
    连铸. 2010, 29(3): 34-3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介绍了薄板坯连铸摆剪的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并针对摆剪的设备运行情况,对摆剪设备进行了改进,保证了摆剪设备的正常运行。
  • 宋会江
    连铸. 2010, 29(3): 36-3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Φ450圆特殊钢圆坯连铸喷嘴的特性与圆坯冷却的热传导,提出了喷嘴选型与布置时的要求。
  • 控制与检测
  • 王志政
    连铸. 2010, 29(3): 41-4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马钢第四钢轧总厂应用西马克-德马克漏钢预报系统的组成结构及报警原理,并对影响漏钢预报系统准确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提高硬件可靠性、设定精确的漏钢预报系统参数值及优化生产工艺操作等措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 铸坯质量
  • 张广军 张旭东
    连铸. 2010, 29(3): 43-4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认为铸坯凝固过程碳的不均匀分布是导致铸坯低倍偏析的主要原因,碳分布不均匀程度基本与钢种碳含量成正比,由此将不同钢种的碳分布标准偏差和极差修正成20CrMoH钢碳分布偏析后统一研究。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将浇注过热度控制在15~25℃范围、二冷比水量在0.35L/kg、结晶器和末端电磁搅拌扭矩分别在18和15cN•cm对铸坯碳偏析改善有利。采用组合参数进行生产实践检验,连铸坯修正碳偏析标准偏差和修正碳偏析极差降到了0.015%和0.02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