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2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15
  

  • 全选
    |
    连铸工艺
  • 王志政
    连铸. 2012, 31(1): 1-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马钢IF钢板坯生产实践,系统分析了影响IF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效控制结晶器液面波动,降低了IF钢的夹杂率,为稳态浇铸IF钢提供保证。
  • 许少普
    连铸. 2012, 31(1): 5-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品种开发与产能提高的需要,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对原纯水二次冷却系统进行了气雾冷却改造,改造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含Nb、V、Ti类微合金化钢的表面质量合格率较改造之前的93.8%下降到92.5%。后通过对新投产的二冷配水各区的参数等进行优化调整,该类钢的表面质量合格率由优化前的92.5%提高到优化后的98.81%,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李静敏,李怡宏,王平安,王敏,张立强,包燕平
    连铸. 2012, 31(1): 9-1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水模型试验对4流方坯中间包在不同控流装置下包内流体流动动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中间包由于流体流速快导致边部流和中部流的流体特性差异大且死区比例高。改进后的中间包的边部流和中部流间的流体特性趋于一致,最小停留时间仅相差1~2 s;实际平均停留时间平均增加145.9 s,死区比例平均减小17.2%。
  • 成旭东,徐学良,唐志军,郝强
    连铸. 2012, 31(1): 13-1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邯钢三炼钢方坯生产ML08Al浸入式水口堵塞的形成机制,分析了连铸浇铸过程中水口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保护浇铸水平,对钢水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对塞棒进行吹氩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水口堵塞,解决了堵水口的问题,稳定了生产节奏,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陈玉辉,谭建平,冀秀梅
    连铸. 2012, 31(1): 17-1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价格优势,厚板坯连铸风电法兰用钢Q345E受到青睐,以替代价格昂贵的圆坯产品。连铸板坯替代圆坯的可行性,关键是其内部质量的控制,而动态轻压下被认为是改善内部质量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改进之后Q345E内部质量稳定,满足风电法兰要求,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 连铸设备
  • 黄怀富,李宁,张小辉
    连铸. 2012, 31(1): 20-2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扇形段是板坯连铸机的重要和关键设备,对铸坯内部质量和形状缺陷有重要影响;板坯连铸机的维修成本及检修周期也是由扇形段正常使用寿命决定的。首钢迁钢经过3年多的技术攻关研究,针对扇形段暴露的问题利用6σ、PDCA等管理方法,采取了有效措施,使得扇形段的在线寿命大幅度地提高,同时铸坯质量稳定,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 陈又新,杨奕兵
    连铸. 2012, 31(1): 24-2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计算尾坯夹送辊的驱动力矩和压下力,并对计算的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得出选择合适的压下力是保证尾坯夹送辊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 张敏,蔡志军
    连铸. 2012, 31(1): 26-2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马钢第四钢轧总厂从德国LENZING公司引进的锤刀式去毛刺机的结构、特点和旋转锤刀去除毛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锤刀式毛刺机的优缺点,并阐述了去毛刺机的应用情况以及生产中常见故障处理。
  • 訾福宁,谭冠军,林富贵
    连铸. 2012, 31(1): 29-3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二炼钢厂为了确保优质、稳定地生产硅钢,在0号扇形段原有一对电磁搅拌辊的情况下,对二冷区辊式电磁搅拌装置的安装位置及参数进行了试验与研究,确定了新增一对电磁搅拌辊的合适安装位置,改造后的双对辊式电磁搅拌装置达到了较好的冶金效果。
  • 铸坯质量
  • 邸全康,,孙齐松,程四华,丁宁,李占斌,康永林
    连铸. 2012, 31(1): 33-3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异形坯轧制的H型钢表面存在腹板裂纹、腹板凹坑、翼缘烂钢和R角裂纹等缺陷,通过金相显微镜组织观察、SEM观察及能谱测定、异形坯开坯后温度场ANSYS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裂纹形成机制分析。认为H型钢腹板裂纹形成主要与异形坯R角附近纵裂有关,腹板麻面形成主要与皮下气泡和加热炉加热制度有关,翼缘烂钢主要与保护渣卷渣有关,R角裂纹主要与BD-Ur-E-Uf轧制过程温度场梯度大导致应力差异性大有关。针对成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 刘建伟,刁承民,叶勇
    连铸. 2012, 31(1): 39-4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一级探伤钢种探伤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夹杂物控制、RH真空度、过热度、拉速、铸坯加热时间、压下量等方面采取措施后,探伤合格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 高小峰
    连铸. 2012, 31(1): 42-4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铸坯低倍组织控制技术主要有:低恒温浇钢、电磁搅拌、结晶器钢水加入强生核剂及结晶器钢水降温。分析了铸坯低倍组织中心等轴晶的形成机制,探讨了铸坯低倍组织中心等轴晶的几种控制技术以及他们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铸坯低倍组织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实践应用,推动了铸坯低倍组织向优质化的进程,促进了连铸工业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