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3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3-15
  

  • 全选
    |
    连铸工艺
  • 薛伟锋,罗利华,阎建武,彭晓华,张红令,刘志鹏
    连铸. 2013, 32(2): 1-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由中冶赛迪设备成套的国内某钢厂矩/异型坯兼容连铸机,该铸机是由国内首次自主设计、核心技术自主开发的第一台国产化矩/异型坯兼容连铸机。着重阐述该铸机的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特点。
  • 雷松,曾珊,韩志伟 ,阎建武,冯科 ,青绍平
    连铸. 2013, 32(2): 5-1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结晶器窄面铜板不同倒角条件下特厚板坯在结晶器内的凝固收缩行为,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二维瞬态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编制用户子程序模拟计算了铸坯在结晶器内的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模型较全面地考虑了保护渣和气隙对传热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晶器窄面铜板倒角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铸坯温度的均匀分布;对断面厚度为420mm的铸坯,倒半径为24mm圆角时,铸坯表面温度分布最均匀,最大平面主应力分布较合理,角部出现横裂纹的可能性会极大降低。
  • 沈康
    连铸. 2013, 32(2): 12-1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引锭杆跑偏是连铸机常见故障之一,通过对引锭杆跑偏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所采用的3种技术措施,从而彻底消除了引锭杆跑偏、钢坯擦伤等故障,不仅延长了导向辊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连铸坯表面质量,对现有连铸机的引锭杆导向装置改进,具有一定借鉴与应用价值。
  • 连铸设备
  • 李维虎
    连铸. 2013, 32(2): 15-1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摆式剪的运动和受力进行了详细分析,阐明了摆式剪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摆式剪曲轴正确的旋转方向,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 铸坯质量
  • 文鹏,何宇明,徐书强
    连铸. 2013, 32(2): 19-2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重钢炼钢厂板坯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通过大量生产实践对比分析,总结出影响纵裂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一定措施,使连铸坯纵裂缺陷有一定改善。
  • 赵迪,王新,乔华伟,张兵,张少辉
    连铸. 2013, 32(2): 23-2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大单重钢板采取连铸坯生产,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2011年5月份投建了国内最大断面的宽厚板坯连铸机(厚420mm×宽2700mm),由于投产后以稳产为主,未及时进行相关工艺参数调试,导致起初在生产300 、350mm厚度的普碳系列钢、低合金(包括含微合金化元素的低合金)系列钢连铸坯时外弧角横裂纹严重。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调整后,有效解决了特厚板坯外弧角横裂纹,满足了大生产需要。
  • 季晨曦,朱国森,张颖华,干明,刘国梁,王畅
    连铸. 2013, 32(2): 29-3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迁钢板坯内弧单边角横裂纹成因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对浇注过程板坯两侧角部温度进行测量,并对比了不同厂家二冷喷嘴在相同条件下的通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安装在同一管路上的不同厂家的二冷喷嘴通水量差别较大,这些喷嘴在扇形段的混合使用是引起板坯两侧角部温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板坯温度高的一侧进入第三脆性区,导致了内弧角横裂纹发生。将二冷喷嘴全部更换为同一厂家的产品后,板坯单边角横裂纹得到解决。
  • 刘建伟
    连铸. 2013, 32(2): 32-3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铸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的取样、扫描电镜分析、现场工艺调查,提出了控制浇次第一炉钢水过热度、稳定结晶器流场、降低浸入式水口深度、合理控制拉速等措施,铸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
  • 王新,许少普,赵迪,乔华伟
    连铸. 2013, 32(2): 35-3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2011年5月国内最大断面规格的板坯连铸机在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投产,生产400mm×2100mm特厚特宽板坯,投产初期生产铸坯表面纵裂严重,造成轧后钢板不合格品比率大幅提高,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查明了表面纵裂形成主要与结晶器冷却及二次冷却不均匀有关,通过规范中包第一炉开浇时提速曲线、调整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加强设备管理等一系列控制措施,使铸坯表面一次合格率稳定提高至99.2%,有效解决了宽厚板坯表面纵裂。
  • 王建新,陈兴润,潘吉祥
    连铸. 2013, 32(2): 38-4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430铁素体不锈钢头坯、尾坯、混浇坯和正常坯对应热轧板中全氧、夹杂物的类型和面积百分比作综合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430不锈钢热轧板中夹杂物主要为CaO-SiO2-MgO硅酸盐夹杂和Al2O3-MgO-CaO系球状氧化物夹杂;头坯、尾坯和混浇坯对应的热轧板中全氧质量分数分别为41×10-6、39×10-6和37×10-6,高于正常坯对应热轧板中的28×10-6;夹杂物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031%、0.028%和0.039%,也高于正常坯对应热轧板中的0.02%。
  • 巩飞,董大西,陈良勇,高晗,李国栋,李荣祥
    连铸. 2013, 32(2): 42-4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石钢300mm×360mm断面大方坯连铸生产的合金钢铸坯表面结疤、凹坑、凹陷、裂纹等缺陷较突出,造成钢材修磨量较高。为减少这些缺陷,对喷嘴型号、二冷水量分配、结晶器电搅电流强度、结晶器振动参数及结晶器保护渣物理性能指标等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应用结果表明,大方坯表面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轧材表面缺陷率从11.5%降低至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