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4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5-15
  

  • 全选
    |
    连铸工艺
  • 李金柱, 王胜东
    连铸. 2014, 33(3): 1-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首钢京唐炼钢的生产节奏,缩短连铸生产周期。研究在现有铸机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结晶器冷却水、二冷配水、浸入式水口结构、保护渣成分等参数进行优化,3号铸机的最高拉速达到2.5 m/min,超过2.3 m/min的设计值。工业生产实践表明,转炉出钢温度降低,铸坯表层的夹杂物数量减少,提高了铸坯质量,体现了新一代钢铁工艺流程的优势。
  • 李梦英, 张洪波, 王兰玉, 王新东, 杨晓江, 杨 杰
    连铸. 2014, 33(3): 7-1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不同结晶器漏斗及窄边形状和不同的保护渣的对比试验,在平整工序逐卷检验热轧板卷纵裂缺陷,确定了控制低碳钢表面裂纹缺陷的最佳工艺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薄板坯纵裂的发生机制和漏斗结晶器的连铸工艺特性,为控制薄板坯纵裂提供依据。
  • 韩占光
    连铸. 2014, 33(3): 11-1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铸过程中,坯壳表面回温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二冷区换热方式的差异性;另一种是由于放热强度和换热强度的差异性。拉坯速度、冷却强度及冷却段长度均对坯壳回温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拉坯速度及冷却强度的影响可通过二冷优化配水来减缓,而冷却段长度的影响需要在设计之初优化连铸机二冷区设计的合理性。
  • 马 栓 袁守谦
    连铸. 2014, 33(3): 14-1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恒拉速连铸技术是衡量炼钢生产组织及工艺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工序时间的控制是实现恒速连铸的前提。主要介绍恒拉速连铸生产技术的特点、所需设备及在生产实践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连铸设备
  • 马春武
    连铸. 2014, 33(3): 18-2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铸机的辊列设计是整个连铸机设计的核心内容。论述了基于连续弯曲和矫直的板坯连铸机辊列布置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包括铸机外弧轨迹线的确定计算、辊径的选择计算、内外弧辊心位置坐标的计算、内弧辊间间隙和段间更换间隙的计算等。在通过与外商的辊列数据对比后认为,论述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 杨书范 李洪振
    连铸. 2014, 33(3): 25-2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电磁搅拌辊在工作时能有效的改善连铸坯的内部组织,提高表面质量,减少中心偏析和中间疏松,大大增加等轴晶率。武钢股份公司与黄石火炬科技公司合作,于2004年研制出第一代电搅辊。虽然能基本达到使用要求,但其辊身材料在高温时的性能指标需进一步提高。在充分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对辊身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工艺性能不断探索改进,最终使辊身在保持较高的持久塑性前提下,850 ℃和1 100 ℃的100 h持久强度分别提高25%和20%左右,其一次性使用寿命达一年以上,通过修复还可以使其最终使用寿命可达4年以上。
  • 铸坯质量
  • 王步更, 吴 坚, 杨应东
    连铸. 2014, 33(3): 29-3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马钢连铸异型坯在生产耐候钢时存在表面横裂纹,造成轧后废品。通过对结晶器热模拟分析,对连铸坯热成像温度分析,异型坯翼缘顶端至腹板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特别是翼缘顶端到腹板角部,无法避开高温脆性区。450 MPa级耐候H型钢含有一定的Cu、V、N、Al,晶界析出大量低熔点物质造成钢的高温延展性降低。经过改进,连铸坯温度差减小,设备精度提高,钢中低熔点物质得到控制,抑制了横裂纹的发生。
  • 张润生
    连铸. 2014, 33(3): 35-3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微合金钢板的表面裂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裂纹周围存在氧化圆点及脱碳,裂纹处表面及内部物质的能谱成分分析表明有保护渣成分存在,说明存在于铸坯上的微裂纹及少量夹渣缺陷是形成钢板表面裂纹的原因,对减少该类裂纹的产生提出了建议。
  • 马坤霞, 刘士朝, 郝立卿, 张连祝, 付建军
    连铸. 2014, 33(3): 39-4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薄板坯连铸机高拉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板坯表面纵裂纹缺陷、结晶器液位波动和结晶器宽面铜板低寿命等问题,自主开发了高拉速系列化保护渣技术、高拉速浸入式水口技术、高拉速结晶器铜板技术。薄板坯连铸机的拉速达到6.0 m/min,铸坯表面纵裂纹缺陷比率降低了90%,板坯表面质量满足品种开发和产品质量要求。
  • 铁占鹏, 王宝峰, 高志冉, 郭宪海, 王运波
    连铸. 2014, 33(3): 43-4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结晶器内钢水凝固传热及弹塑性应力分析有限元模拟模型。模拟计算出20CrMnTi大方坯在不同拉速和过热度下铸坯在结晶器内的凝固情况,并讨论了对铸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过热度下增加拉速或相同的拉速下增加过热度,铸坯的表面温度升高,坯壳厚度减小,沿结晶器高度方向上的收缩量减小,增大了出现中心疏松、中心偏析和缩孔的趋势。为较好地控制铸坯质量,在生产中过热度稳定在10~25 ℃,相应的拉速稳定在0.75 ~0.85 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