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4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1-15
全选
|
连铸工艺
Select
薄板坯连铸连轧隧道炉优化控制研究
何安瑞 宋 勇 孙文权 蔺凤琴 张南风 李建华
连铸. 2014, 33(6): 1-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11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隧道炉不能实现自动控制而导致温度控制精度低、能耗高等问题,在对现有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优化了基础自动化(L1)系统的炉温闭环算法及参数,开发了功能齐全的过程控制(L2)系统并投入运行。生产结果表明,新的L1及L2系统可提高板坯的温度控制精度,板坯温度同板差低于±20 ℃的命中率达到了96%,煤气消耗下降了7 kg/t,同时产品表面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Select
薄板坯连铸的粘结机制分析及控制实践
韩立海, 姜 英, 唐作宇
连铸. 2014, 33(6): 7-1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6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钢FTSC薄板坯自投产以来粘结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严重影响了通钢薄板坯的生产。针对通钢现有的条件和粘结产生的机制,通过对钢水纯净度、保护渣性能、钢水过热度、拉速控制等进行优化调整,最终有效的降低了粘结率。
Select
炼钢厂多连浇投料成本分摊新算法
张俊良, 王志强
连铸. 2014, 33(6): 12-1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3008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自太钢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公司要求对财务成本的控制日益精细化。钢厂多连浇投料成本分摊作为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下游厂的成本结算。钢厂使用的计算逻辑是针对单炉订单来分摊,而多炉连浇投料成本的分摊是个空白。如果多连浇原料成本不正确,会导致不锈热轧厂使用钢厂中卷板后物料成本产生不应该有的差异,不符合企业成本精细化控制的要求。因此,针对多连浇这种普遍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彻底的系统改造,首次建立了按浇次分摊订单原料成本的模式,并且给出了精确的分摊成本计算公式以使订单原料成本准确化。
Select
包晶钢连铸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熊 爽, 陶晓林, 章 昱, 谢 力, 王庆祥
连铸. 2014, 33(6): 16-1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8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研究现场3号连铸机出现的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钢种、碳含量以及二冷制度与结晶器液面波动现象发生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易发生波动的钢种为S275J0(HB)、WL590、X52(PJ)、ASTM65、B(H1)和X52(BG);易发生波动的钢水[C] 质量分数的危险区为0.075%~0.095%;较优的二冷制度为包晶和中碳。
连铸设备
Select
宽厚板坯连铸结晶器的热流密度与热分析
吴炳胜 傅彦棉 田倩影, 随安海
连铸. 2014, 33(6): 23-2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5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热电偶所实测的温度,构建了邯钢宽厚板坯连铸结晶器的有限元传热模型与其热流密度的非线性估算模型。采取模型反算的结果得出铜板的热流密度,在与热平衡方法计算出的平均热流密度做对比后,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确定了铜板宽面、窄面的热流密度公式,分析了铜板的温度分布。铜板热面的温度曲线呈波浪状分布,其温度变化较为平缓;在靠近冷面侧的温度有最大29.4 ℃的温差。随至弯月面的距离的增大,铜板的温度减小,而在结晶器出口区域出现回温现象,大致回升23 ℃。
Select
垛板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改进
陈永民
连铸. 2014, 33(6): 28-3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3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垛板台是保证板坯连续生产的重要设备。主要设备故障是液压系统造成的,通过对板坯垛板台液压系统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液压缸上飘、溜车、泄漏的主要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方法和改进建议。为同类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意见,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Select
特厚板坯连铸机二冷风机风门结构优化改进
樊星辰, 李松山, 王海军, 刘茁松, 孙 博, 贾广顺
连铸. 2014, 33(6): 32-3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1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某钢厂3号特厚板坯连铸机扇形段二冷风机用于排除高温蒸气,并通过空气对流二次冷却设备和铸坯。但通过一年多的使用,发现该设备存在一些不足:二冷风机风门存在风门叶片与旋转主轴连接易脱落、风门叶片与叶片轴焊点易开焊、风机风门闭合开度达不到技术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理论分析,对扇形段二冷风机风门进行一系列的结构优化改进。这些优化改进措施彻底解决了二冷风机风门存在的设计不足,保证了二冷风机的稳定运转,并且降低了该设备的维护费用。
Select
包钢6号多功能连铸机的设计特点及生产实践
袁火容, 袁已百
连铸. 2014, 33(6): 35-3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5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6号连铸机是一台既能生产方坯、圆坯,又能生产扁坯的多功能连铸机,具有对市场需求适应性高,产品质量好,产量高、易于维护等优点。介绍了铸机的主要工艺和设备特点,以及满足方、圆、扁坯产品生产的质量保证的先进技术。铸机先进的新技术主要有:全板簧电动缸非正弦振动技术、气水雾化和高压全水两种冷却技术、结晶器液面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结晶器电搅和末端电搅拌技术、多机架连续矫直技术、快速更换中间包技术等。
铸坯质量
Select
宽厚板Q420q桥梁钢铸坯内部质量的研究
李 强 , 王 皓, 郄俊懋
连铸. 2014, 33(6): 40-4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0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包钢生产的桥梁钢宽厚板坯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中心偏析、负偏析等内部缺陷,通过对铸机扇形段香蕉梁基准弧度的优化调整,提高了扇形段轻压下精度,同时对二冷水喷淋条基管的优化改造,保证了铸坯宽度方向冷却均匀,从而改善了铸坯的中心偏析问题。此外,通过降低电磁搅拌电流及下移电搅辊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了铸坯的内部组织,提高了桥梁钢的铸坯质量,有效改善了铸坯负偏析对钢板探伤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Select
船板钢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分析
亓伟伟, 杨 旭, 亓昌秋
连铸. 2014, 33(6): 46-4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5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船板钢铸坯中夹杂物含量、尺寸及来源,采用大样电解法提取B、D船板钢铸坯中的大型夹杂物,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夹杂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尺寸大于50 μm的夹杂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铸坯宽度1/4处夹杂物含量最高。铸坯中尺寸大于50 μm的大型夹杂物主要来源于浇铸过程的卷渣,其余为LF精炼过程对钢中夹杂物进行钙处理的产物、浸入式水口及耐火材料侵蚀产物、钢液二次氧化产物。
Select
150 mm×150 mm方坯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及拉速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
王 涛 , 张炯明 , 赵新凯
连铸. 2014, 33(6): 50-5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10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某钢厂生产的150 mm×150 mm小方坯铸坯质量不稳定,主要问题在于铸坯中心碳偏析及横截面低倍不合格率较高。因此在该连铸机上采用末端电磁搅拌设备并进行现场试验。探讨了不同搅拌位置、搅拌频率、电流大小、搅拌方式及铸机拉速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芯厚度分别为35、60 mm处进行电磁搅拌均会导致中心偏析严重。电磁搅拌频率、电流大小、搅拌方式、拉速也会对铸坯内部质量产生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该连铸机生产工况下,最佳末搅位置在液芯厚度45 mm处,较为合理的搅拌参数为电流400 A、频率12 Hz、交替搅拌方式。拉速提高不利于铸坯内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