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4-20
  

  • 全选
    |
    连铸设备
  • 耿庆红 雷阳伟 费纪顺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实践证明:塞棒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是方坯连铸控制系统核心设备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方坯结晶器液面波动及出现故障,均将直接对钢水固态和液态渣膜的厚度、钢水弯月面坯壳状态等诸多生产工艺参数构成影响,最总导致铸坯内部质量的发生。为确保连铸机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减少铸坯非金属夹杂物,稳定的、恒定结晶器液面位置控制系统是必要的。
  • 金辉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铸生产中,钢水在中间包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热损失,特别是对通钢量小,浇注时间长的生产工艺中体现尤为明显。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为目前作为外部热源是维持钢水温度稳定、保证中间包冶金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中间包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原理和实际生产应用做一个总结、分析和研究。
  • 吕士金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钢包回转台吊装工程,巧妙利用钢包回转台回转筒体装配,配置相关辅件,阐述快速整体吊装技术,为类似跨间吊装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 张艳娟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两室式蓄热焚烧炉工作原理及特点,并针对两室式蓄热焚烧炉的不足,以三室式蓄热焚烧炉原理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对两室式蓄热焚烧炉的优化改造方案,并给出具体实施细节及注意事项,这种方案能大大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 徐强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SINAMICSS120系列变频器是西门子公司新一代的驱动产品,由于其性能稳定在各个行业得要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S120在宝钢特殊材料有限公司冷轧酸洗中的应用以及调试方法。
  • 连铸工艺
  • 汪净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TC4合金由于其变形困难、温度敏感性高,对变形条件要求严格,在国内外鲜有厂家对其进行带卷生产。本文通过热模拟试验预测TC4带卷变形抗力,带卷下线后观测其氧化层深度、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大卷重宽幅TC4带卷可在热轧设备上制备,下线带卷吸气层深度约50μm,带卷经860℃退火后,其成分、力学性能均满足GB/T 3621对应要求。
  • 何宇明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一系列的3台大型板坯连铸机,主要生产表面裂纹敏感的亚包晶钢和铸坯表面及皮下易产生卷渣缺陷的低碳低硅钢。热试车生产一段时间后,相继用中等碱度的结晶器保护渣浇注亚包晶钢,裂纹和粘结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低碳低硅钢采用低粘度的碱度低于1.0的结晶器保护渣,钩状振痕突出,卷材表面条状缺陷较多。2013年后研制了亚包晶钢用高碱度结晶器保护渣、低碳低硅用中等粘度结晶器保护渣,基本满足铸坯生产质量控制要求。但是,因企业运行中途减产而在2017年生产规模恢复性提高一段时间后,保护渣出现质量波动,完全不能够满足生产表面裂纹敏感性极强的亚包晶钢的铸坯-要求,低碳低硅钢也出现漏钢预报温度曲线异常的现象。对此,从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和完善方面对保护渣供货和使用双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双方加强合作和联系,供应质量稳定且能够更好地满足连铸生产需要的保护渣。
  • 罗冰 曾令宇 陈权 邓增广 韩占光 张家泉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拉速、高效连铸一直是连铸技术的发展方向,小方坯连铸高拉速还可能实现高温出坯和直接轧制。针对某钢厂现有170mm×170mm方坯连铸与生产条件,探索了通过采用多锥度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结晶器保护渣调整和优化二次冷却等措施进行高拉速技术改造。实现了现有铸机拉速提高50%的生产目标,铸机单流产量达到35吨/小时以上。基于生产实践,总结了高拉速连铸生产实践的冶金效果;同时指出,为了确保铸坯质量,高拉坯连铸对铸机和工艺的精细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李慕耘 万恩同 Junfu chen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长水口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密封不严、粘结脆化问题,通过更换高耐火度原料,添加膨胀材料和碳质粉末,进行了密封圈的成分优化,并通过生产试验验证了密封效果,证明新型密封圈可以大幅度降低钢水的铝损。
  • 铸柸质量
  • 成国光 陈兴润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含钛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连铸浸入式水口结瘤问题,分别对0.17%Ti含量不锈钢和0.39%Ti含量不锈钢水口结瘤物进行取样,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水口堵塞物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钛含量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水口结瘤机理特点。研究发现:0.17%钛含量水口堵塞物靠近耐材侧存在冷钢层,冷钢层中存在较多数量的氧化铝夹杂物,同时在内层堵塞物中主要为Al2O3-MgO夹杂物,以及少量CaO-TiO2类夹杂物;在0.39%钛含量水口堵塞物主要为Al2O3-MgO-CaO-TiO2复合型夹杂物,以及树枝状的CaO-TiO2夹杂物。高钛含量不锈钢钢液中容易形成氧化钛类复合夹杂物,同时在连铸降温过程中,会促进钙钛矿类夹杂物的进一步形成。
  • 徐利平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对非稳态浇注时铸坯裂纹和夹渣产生原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包括中间包清洁度检查,钢水全程保护浇注,使用还原性中间包覆盖剂及耐火材料,改进开浇氩气量的调节方法、以及采用快速升速制度、提高中包钢水过热度、优化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等措施,从而降低非稳态浇注时铸坯裂纹和夹渣的发生概率。生产实践证明,上述改善工艺措施有效控制了非稳态浇注时铸坯裂纹和夹渣的发生。
  • 王胜利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连铸坯内裂纹的形貌、形成机理的系统性概括与分析,发现其内裂纹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设备因素:辊子间距、变形、弯曲以及矫直方法等;2)操作因素:浇铸速度、二次冷却强度以及P、S等元素的浓化等。而减少连铸坯内部裂纹的发生机率,需要采取措施使作用于铸坯上应力的总和达到最小程度,尤其要控制好连铸坯鼓肚。据此,本文提出了维护好连铸机的设备功能精度、减少连铸坯鼓肚量、坯壳凝固前沿所受的各种机械应力的方法,以减少连铸坯内裂纹的产生。综上所述,依据连铸坯凝固收缩原理和凝固末端轻压下原理而开发的动态轻压下技术或静态辊缝收缩控制技术是控制连铸坯内部裂纹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 温维新 胡勤东 陈常义 王玉民 孙风晓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为了解决含硼钢连铸坯角部皮下气泡缺陷,作者从钢水冶炼及精炼处理、连铸工艺、浇注操作和功能耐材等方面对含硼钢连铸坯皮下气泡缺陷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控制皮下气泡的策略原则、改进措施和相应的效果,实现了含硼钢的稳定批量生产。
  • 杨晓江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通过分析影响高碳45#钢板坯角部横裂的钢水成分、结晶器锥度和冷却、设备对中精度、二冷水工艺因素,提出了改善板坯角部横裂的有效措施, 45#钢种板坯角横裂发生率由原来的8.61%降低到0.51%,角横裂得到有效控制。
  • 周楠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Q195LB线材冲孔开裂问题,取回缺陷样品、成品钢丝及对应母材盘条,进行宏观分析、金相检测、电镜能谱检测分析,并开展工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导致冲孔开裂的原因为:浇次第一炉铸坯皮下气泡严重,经轧制形成表面裂纹并遗留在盘条上,在后续冷镦冲孔工序扩展开裂。通过优化连铸工序保护浇注工艺、改进中间包砌筑及烘烤要求、加强头炉坯分级管控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头炉坯皮下气泡导致的开裂问题。
  • 企业管理
  • 杨博 黄进春 王文学 丘铭军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之前二十年国内钢铁冶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冶金装备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这一行业正越来越多地尝试开拓国际市场,钢铁冶金领域的“中国技术”和“中国制造”正在逐渐走出国门。本文结合新近投产的国外板坯连铸机工程,简要介绍国外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 连铸工艺
  • 宋晨 李璟宇 成国光 李六一 向阳 胡斌
    连铸. 2019, 38(2): 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针对Cr18Mn6Ni4N奥氏体不锈钢在实际连铸生产中容易出现表面裂纹问题,本研究对连铸坯样皮下20mm进行取样,用Gleeble3500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断面收缩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在900-1250°C温度范围,断面收缩率较高,都在50%以上。当温度低于900°C时,断面收缩率显著下降。研究进一步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Cr18Mn6Ni4N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相,并结合电镜观察证明,在低于900°C时,平衡相M23C6与Cr2(C,N)大量析出,降低了Cr18Mn6Ni4N的高温力学性能。该研究对了解该钢种的高温特性和制定合理的连铸工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