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3-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程贺朋,李红霞,杨彬,刘国齐
    中国冶金. 2007, 17(3):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MgOC、Al2O3C和ZrO2C材料对熔钢增碳方面的研究进展;描述了MgOC、Al2O3C材料的增碳机理;指出了今后含碳耐火材料对熔钢增碳影响方面的研究重点。
  • 生产技术
  • 白瑞国,周学禹,翁玉娟,徐立山,高海,何凯
    中国冶金. 2007, 17(3): 5-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利用CASOB装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顶渣精炼工艺过程。该工艺能有效降低钢液中氧,有较好的脱硫效果,可显著提高钢液洁净度、减少夹杂物,使用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精炼效果。
  • 吴首民
    中国冶金. 2007, 17(3): 10-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充分考虑极薄带钢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以宝钢冷轧薄板厂1220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同时兼顾轧机许用轧制压力与生产效率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最小可轧厚度计算理论,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胡洪天
    中国冶金. 2007, 17(3): 18-1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用1台计算机反映料层、机速、烧结过程的拐点温度、保温段温度、点火器前温度等烧结过程变化的主要参数,显示其1 h内的实时参数趋势线画面,可使看火工的操作有据可依,且能实行机速“早动、少动、微动”的操作思路,更加准确地调整机速和料层。
  • 石知机1 , 吴伟2 ,焦兴利1,2 ,刘浏2 ,李峻2
    中国冶金. 2007, 17(3): 21-2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热轧板性能与钢中氮的关系;指出了钢中氮质量分数的减少可降低热轧板屈服强度,且满足供冷轧基料的要求。根据生产实际数据,分析了冶炼各工序钢液增氮的原因,提出了控制钢中氮的措施,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 客海滨1 ,张玉柱1 ,王丽丽1 ,邢宏伟1 ,李春增2 ,赵金龙2 
    中国冶金. 2007, 17(3): 21-2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石钢目前的原料条件下,探索不同烧结矿配比的适宜碱度值。碱度拟定为1.8、2.1、2.4等3个梯度水平,在碱度变化过程中其它参数保持不变。实验结果表明,随碱度的增加,烧结矿软熔性能、烧结矿粒度及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标明显改善。当碱度在2.1时烧结矿综合指标最佳。
  • 王维科,杨福州
    中国冶金. 2007, 17(3): 25-2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配加酸性精粉的工业试验,研究了其对烧结矿强度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了配加酸性精粉制备高炉冶炼所需烧结矿的可行性。
  • 李天来,李凌霞
    中国冶金. 2007, 17(3): 28-2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介了金属镁粒制造及防护(钝化)技术,论述了钢铁脱硫喷吹的原理和技术要点,提出了应用钢铁脱硫剂产品的参考指标。
  • 专题研究
  • 付贵勤,朱苗勇,徐红江
    中国冶金. 2007, 17(3): 30-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转炉渣具有高碱度的特点,当碱度大于2时转炉渣中的氧化钙将有部分以游离氧化钙(fCaO)的形式存在。fCaO是造成转炉渣膨胀的主要因素。在熔融态加入不同比例的高炉渣,结合SEM分析了熔融反应后产物的结构,采用压蒸法测定并分析对比了熔融反应前后转炉渣安定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熔融态加入高炉渣可显著改善其安定性,冷却方式影响产物结构,对其体积膨胀率影响不大,为转炉渣的应用提供依据。
  • 崔苗1 ,陈海耿1 ,徐万达2
    中国冶金. 2007, 17(3): 34-3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合理的简化假设,建立加热炉内钢坯热传导数学模型,应用分离变量法和变分原理,推导一维、非稳态、变热流钢坯温度场的解析解;定量研究热流为线性分布、正弦分布时,钢坯温度场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对应不同的傅里叶数,钢坯温度沿厚度方向的分布。结果表明,推导的解析解是正确和可行的,为加热炉在线控制中钢坯温度场的动态实时跟踪计算及总括热吸收率的参数辨识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 尹世友1 ,姜周华1 ,李阳1 ,梁连科1 ,沈春飞2 ,蒋兴元2
    中国冶金. 2007, 17(3): 38-3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04不锈钢为例,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熔体在不同温度和氮分压下气相渗氮过程中的氮溶解行为。实验发现,氮分压越大其氮的溶解度越大,而温度越高则氮的溶解度越小。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分析,建立了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公式,并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其精确度均较高。
  • 贾国利1 ,张丙怀1 ,阳海彬1 ,白仕平1 ,张涛2 ,彭华国2
    中国冶金. 2007, 17(3): 43-4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COREX熔融还原炼铁工艺采用非炼焦煤直接炼铁,解决了当今焦炭资源短缺的问题,缩短了工艺流程,显著减轻了炼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且能生产出与高炉相媲美的优质铁水,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优质煤气可用于生产海绵铁或发电等多级利用,成为当代冶金工业的前沿技术。鉴于此,在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COREX 3000熔融还原炼铁工艺能量利用的特征,指出其降低能耗的方向。
  • 廖水碧,肖明富
    中国冶金. 2007, 17(3): 48-4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金属制品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原理、结构和性能;探讨了金属制品表面质量检测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指出了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必将在今后金属制品表面质量自动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 企业管理
  • 梁司强,李拥军,王宏
    中国冶金. 2007, 17(3): 52-5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钢铁企业营销决策需要信息支持。分析了信息收集的基本出发点;确定了经济环境、产品、价格、渠道、用户、竞争对手(3P3C)为影响企业营销决策的基本因素;明确了营销人员围绕其影响因素所应提供的信息内容。
  • 节能与环保
  • 田红,蔡九菊
    中国冶金. 2007, 17(3): 56-5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小型钢铁企业应用最广的混合发生炉为载体,研究了煤的物化性质和气化炉的操作参数对煤气化指标的影响,其中煤质量、料层高度、气化温度、通入的蒸汽量、空气量及空气温度等因素对煤气化指标的影响尤为显著。从提高入炉煤质量、优化气化操作参数和推广高效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煤高效气化的具体措施,对实现中小型钢铁企业的高效煤气化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