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06-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周艳丽
    中国冶金. 2010, 20(6): 1-1.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汽车用优特钢向“无缺陷、近终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并对其生产工艺和控制手段进行了研究探讨。

  • 专题研究
  • 周骏
    中国冶金. 2010, 20(6): 4-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PC轧机轧制变形区内轧件速度进行模拟。利用此模型,分析在不同轧制工况下各种影响因素对变形区内轧件轧制速度的影响,进而通过分析轧件与轧辊的速度差,得到前后滑区长度的变化情况,为研究轧制过程中的打滑现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潘学峰 朱苗勇
    中国冶金. 2010, 20(6): 8-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立了描述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与传热耦合数学模型,对中间包连浇过程非稳态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中间包连浇5个包次过程中钢液热量损失、温度分布以及流场情况,为现场操作和工艺优化提供依据和指导。
  • 生产技术
  • 胡松涛
    中国冶金. 2010, 20(6): 13-1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了太钢2250mm热连轧开发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用X80管线钢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工艺 技术改进、质量改善工作;经过努力大大提升了主要性能指标、一次检验性能合格率及实物质量;满足了 用户的使用要求,太钢X80管线钢产品综合指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 李秀军 陈声鹤 吴首民 盛杰
    中国冶金. 2010, 20(6): 18-1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充分考虑到二次冷轧(DCR)机组生产特点,从设备与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兼顾到带钢的表面质量与板形控制,提出了一套轧辊喷淋冷却控制新技术,消除了原设计因使用挤干辊组进行“切水”的弊端,在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成品带钢的板形精度,并在宝钢某DCR机组上使用,大大降低了现场的设备费,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 毕永杰
    中国冶金. 2010, 20(6): 21-2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本文介绍了以副枪系统为基础,通过优化原材料条件,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完善数据监测及采集系统,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系统建立和优化冶炼模型等措施,最终实现全封闭一键式炼钢。
  • 赵烁 古隆建 曾建华 钟毅
    中国冶金. 2010, 20(6): 25-2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高温钼丝炉对用45钢和重轨钢熔炼成的帘线钢进行脱氧和渣钢平衡实验,研究了精炼渣组分对夹杂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精炼渣碱度为0.8~1.2时,夹杂物中Al2O3含量和钢中Als随精炼渣中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把精炼渣Al2O3含量控制在10%以下时,能够使CaO-SiO2-Al2O3夹杂物处于塑性范围内。因此,在低碱度条件下,通过Si、Mn脱氧和调整精炼渣中Al2O3含量来控制夹杂物的形态是可行的。
  • 装备技术
  • 叶林
    中国冶金. 2010, 20(6): 30-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详细介绍了连铸中间包长水口机械手自动同步技术的主要内容,给出了适合宝钢四号连铸机的水口密封压力、过载压力等关键参数,设计了独特的控制方式,首次在连铸机上实现了机械手长水口与大包水口的自动同步,消除了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确保了设备的稳定和生产的顺行,对自动同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 唐超 黄久贵 李娜
    中国冶金. 2010, 20(6): 35-3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宝钢1220新建电镀锡机组所采用的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着重介绍了电阻软熔与感应软熔的区别和组合软熔温度控制曲线,以及不溶性阳极系统相比可溶性阳极的优点。
  • 节能与环保
  • 肖作义
    中国冶金. 2010, 20(6): 38-3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介绍了包钢采用了高炉煤气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占地少,节省征地费用;节水、节电、节能和高炉煤气质量高:对用户友好;利于环保:由于干法没有诸如洗涤塔、沉淀池等设施,杜绝了大量污水、污泥的产生,特别每年可较湿法向大气少排放10t粉尘,环保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