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合论述
    郑凯 王镇 钟振前 王艳丽 李时磊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26(7): 1-7.
    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主管道多采用综合性能优良的铸造奥氏体不锈钢,但该材料在中温下长期服役会发生热老化脆化现象。总结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综述了长期热老化过程中主管道材料的相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长期热老化后材料的纳米硬度、拉伸、冲击和疲劳行为。
  • 冶炼与加工
    张汉泉,汪凤玲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26(7): 8-11.
    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是有效处理难选弱磁性氧化铁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所得到的铁精矿性质与天然磁铁矿性质具有较大的差别。反浮选结果表明,人工磁铁矿和天然磁铁矿在浮选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采用XRD(X-ray diffraction)、显微镜测试技术观察磁化焙烧矿物组成和物相变化,原矿中硅以碎屑石英和硅质泥岩形式存在,焙烧后有部分硅质泥岩,还有部分石英是被铁矿包裹,分布较原矿分散,即磁化焙烧形成的磁铁矿有一定的包裹、充填和浸染现象,具有不完整的晶体结构,分布分散,矿石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程度增加。原矿有用矿物主要以Fe2O3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焙烧后铁矿物的赋存由Fe2O3? 涑蒄e3O4为主,并掺杂Fe2O3,FeO,Fe,矿物组成发生变化,矿物不均匀性增强。焙烧物中还出现高铁橄榄石和铁硅酸盐峰,一部分橄榄石和硅酸盐矿物进入反浮选精矿,造成铁损失。
  • 材料研究
    郑善举 ,杨卯生,雷霆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26(7): 48-54.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1040~1120℃,应变速率为1~20s-1的条件下进行了高N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的热压缩变形试验。结合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热变形组织研究了变形参数对高N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的热变形行为和碳氮化物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变形条件下,试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为动态再结晶型。随着应变量的增大,碳化物的平均尺寸呈减小趋势,但数量有所增多。基于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的应变量为0. 6时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410. 7kJ/mol。构建了包含应变量在内的流变应力方程,同时建立了高N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的Zener-Hollomon参数本构方程。
  • 综合论述
    Wilhelm Burgmann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05): 1-7.
    对比了钢水脱气工艺使用的干式机械真空泵和蒸汽喷射泵的特点,结果表明,干式机械真空泵在脱气的质量以及泵和配套的除尘系统、气体冷却系统的可靠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标准化真空泵可以使制造成本相对更低,标准化的预组装模块式系统不仅在安装和调试方面降低了成本,而且结构更为紧凑,更加节能、节水。
  • 冶炼与加工
    续飞飞,程树森,赵宏博,马金芳,解宁强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05): 8-13.
    高炉上部悬料是高炉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影响高炉的顺行与高产。块状带压差反映了高炉上部悬料的可能性,更精确地计算块状带压差对高炉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使块状带压差计算结果更符合高炉实际,在原有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温度变化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了高压操作与料柱透气性、高炉顺行之间的关系;以迁钢2560m3高炉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高炉块状带压差的实测值相符。研究发现:随着顶压的提高,炉料孔隙度、粒径变化对块状带压差的影响幅度越来越小。将该模型应用于处理高炉上部悬料问题时,根据实际炉况计算出在不同顶压下块状带压差随鼓风量的变化曲线,预测操作过程中块状带压差的变化趋势,为定量化处理高炉上部悬料问题提供了参考数据。
  • 材料研究
    计天予 吴晓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05): 31-38.
    研究了高锰型马氏体热作模具钢SDH3-Mod的室温冲击韧性、回火稳定性和热疲劳性能,并结合透射电镜(TEM)分析了锰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SDH3-Mod钢回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以薄膜状存在于马氏体板条间,提高冲击韧性,延缓裂纹扩展;同时,锰在高温时阻碍碳化物粗化长大和延迟基体的回复再结晶,提高抗回火软化能力和热疲劳性能,使SDH3-Mod性能优于H13。
  • 综合论述
    江来珠,张伟,王治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04): 1-8.
    经济型双相不锈钢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氮合金化不锈钢新材料,具有典型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利用氮取代镍元素的奥氏体化作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介绍了经济型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历史,重点讨论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对相变、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304和316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了经济型双相不锈钢焊接性能和焊接工艺的研究进展。经济型双相不锈钢S32101、S32003、S32202等,已用于核电、桥梁、建筑、热交换器等行业,取代传统奥氏体不锈钢AISI 304和316。由于经济型双相不锈钢具有高强度和优良耐蚀性,同时镍、钼等贵金属的含量都较低,已成为未来不锈钢发展的方向之一。
  • 材料研究
    李阳,张永健,惠卫军,王毛球,董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12): 35-39.
    采用阴极充氢、SSRT缺口拉伸和氢热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钢42CrMoVNb在不同温度回火状态下的延迟断裂行为,并与常用的机械制造用钢42CrMo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耐延迟断裂抗力逐渐提高;在相同回火温度下,由于42CrMoVNb钢的强度水平明显高于42CrMo钢,其耐延迟断裂抗力低于后者。在较高的强度水平(大于1250MPa)下,42CrMoVNb钢的耐延迟断裂抗力明显强于42CrMo钢。这主要是由于42CrMoVNb钢在550~650℃的温度范围内回火时析出的细小弥散的(V,X)C碳化物可作为强的氢陷阱而改善钢的耐延迟断裂性能。
  • 冶炼与加工
    周远华;温良英;李 斌;陈登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材料研究
    李 军;赵 宇;喻晓军;连法增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冶炼与加工
    刘 健;郑少波;蒋国昌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综合论述
    傅 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冶炼与加工
    王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冶炼与加工
    毛萍莉;李英民;苏国跃;杨 柯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材料研究
    陈 鹰;陈再枝;董 瀚;马党参;刘建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材料研究
    王秉新;王佳夫;刘相华;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材料研究
    孙 影;张麦仓;董建新;杨忠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材料研究
    秦 斌;盛光敏;龚士弘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测试与控制
    邱红雷;田 勇;赵 忠;胡贤磊;王国栋;张庆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冶炼与加工
    钱 中;程惠尔;吴俐俊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冶炼与加工
    陈 彬;程晓茹;胡衍生;任 勇;卢建宏;曾小勤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材料研究
    李治华;吴 迪;赵宪明;许云波;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
  • 测试与控制
    余 兴;李小佳;王海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