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2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0-06-15
  

  • 全选
    |
    冶炼与加工
  • 戴方钦 张喜来 李少华 刘可 黄素逸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多火孔无焰陶瓷燃烧器的顶燃式热风炉燃烧室的燃烧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了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PDF燃烧模型、P1辐射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划分了四面体和六面体混合网格。主要对温度场、速度场、可燃物浓度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与热风炉实际运行情况基本一致。
  • 王悦新 喻海良 刘相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连铸过程连铸坯表面裂纹是影响连铸坯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连铸结晶器振动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获得了结晶器振动过程不同阶段连铸坯表层应力分布情况,分析了连铸过程结晶器锥度、结晶器与连铸坯之间摩擦系数、连铸坯拉速和连铸坯厚度对连铸坯表层应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振动过程中结晶器末端附近区域连铸坯表层出现应力集中区域,这可能是连铸坯出现振痕和裂纹扩展的原因之一。随着结晶器锥度减小和连铸坯宽度的增加,连铸坯表层最大应力增加;而连铸坯拉速和连铸坯与结晶器之间摩擦对连铸坯表层最大应力影响很小。
  • 安航航 包燕平 刘建华 崔衡 李四军 王建景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1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莱芜钢铁集团“120吨顶底复吹转炉(脱磷)→120吨顶底复吹转炉(脱碳)→LF→RH→CC”试生产X80管线钢的生产工艺,采取示踪剂示踪、系统取样、综合分析的方法,对LF精炼前后、RH精炼前后,中间包和铸坯中T[O]、[N]、显微夹杂物和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铸坯中T[O]平均为8×10-6,[N]平均为58×10-6,96%的显微夹杂物的尺寸小于2μm,平均为2.50个/mm2,大型夹杂物平均为2.23mg/10kg.铸坯中氮含量较高,精炼过程夹杂物变性效果较差。
  • 王常秋 吴铿 侯恩俭 付平 何海熙 万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14-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目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东烧厂生产的原料配比为基础,采用赤浮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配碳量和配矿进行600 mm、650 mm和700 mm料层烧结杯试验,分析了3种配碳量、2种配矿以及料层厚度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东烧厂料层厚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 夏小明 邸洪双 高 映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18-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梅钢1422热轧带钢边部黑线一度成为产品质量的重大问题。为此根据轧线特点,对可能影响因素如热卷箱、辊道、水平轧机、立辊轧机、立辊各道次侧压量、负荷系数及立辊孔型等逐一进行工业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立辊孔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提高立轧温度、合理分配立辊负荷系数以及提高连铸坯边部质量对改善黑线缺陷也有一定益处。
  • 材料研究
  • 方轶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2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700~850℃等温时效处理对LDX 2101析出行为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等温时效处理,颗粒状析出物主要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界处形核长大,从而恶化材料的冲击韧性。700C是影响该材料冲击韧性最敏感脆化温度。在700C等温时效处理120min后,冲击韧性值降低到33J,仅为固溶处理后冲击韧性值的31%。经过TEM观察分析,颗粒状析出物主要是Cr2N型氮化物以及少量Cr23C6型碳化物。
  • 王新江 李晓刚 杨体绍 郭世宝 李静宇 董超芳 刘智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26-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X70钢板的点蚀成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试验表明,X70钢的氧化皮均呈现分层情况,氧化皮内有较多裂纹,结构疏松、不致密,导致层流冷却水中的盐分在X70钢氧化皮中残留,使得X70钢氧化皮内的盐分较高,是导致其在存储过程中发生点蚀的主要原因。磷酸根作为一种缓蚀性阴离子,能够提高材料的自腐蚀电位,并与其他离子相互作用,改善氧化皮的保护性能,但含氧酸根本身就能引起点蚀,所以往层流冷却水中添加PO43-的方法需谨慎。
  • 王岩 左碧强 陈银莉 赵爱民 薛俊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3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以首钢迁钢SPHC热轧带钢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实际温控数据,分析考察沿带钢长度及宽度方向的力学性能以及晶粒变化情况,并对带钢的头、中和尾部进行夹杂分析、化学相分析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带钢头部屈服强度波动较大,带钢整体抗拉强度变化平稳。板宽方向屈服强度不均匀并且驱动侧晶粒尺寸比其他位置粗大。带钢中存在的夹杂物形态对抗拉强度存在的影响,通过温控曲线和计算分析析出物对强度的贡献值,说明带钢强度的波动与轧制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密切相关。
  • 杜海军 赵德文 杜林秀 刘相华 赵胜国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35-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控轧控冷工艺试验,研究了温度参数对Nb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阶段控轧及控冷所获晶粒尺寸明显小于常规轧制+较强快速冷却的晶粒尺寸。随冷却速率的增大(10—23℃/s)或终冷温度的降低(780—605℃)或精轧开轧温度的降低(930-850℃),试验钢晶粒细化,混晶程度加重,强度增大,塑性降低。精轧低温开轧利于韧性提高。铁素体混晶的可能源于因铸坯中Nb(C、N)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的原始奥氏体混晶;粗轧大压缩比(3.67)轧制可以消除这种混晶现象。后续的温度工艺参数只是影响原始奥氏体混晶的遗传或变异。将以上试验结果应用到普阳钢铁有限公司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的生产中,制定了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产品性能达到国标GB/T 1591-94的要求。
  • 吴开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4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超低碳和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采用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T(Tempering) 工艺,充分利用晶粒细化和针状铁素体与粒状贝氏体组织强化等手段,辅以回火处理工艺,在工业试制条件下得到韧性良好屈服强度为550MPa级的超低碳贝氏体钢。
  • 陈建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45-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双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高强低合金钢Q390在奥氏体区的软化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与间隔时间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采用应力补偿法计算了静态再结晶百分数,确定了Q390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并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 刘春月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48-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分析了TWIP钢在冲击载荷下应变速率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O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其变形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应变速率下,TWIP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响应时间,并且在中间阶段出现了波浪形的应力起伏。TWIP钢变形前后都是奥氏体单相组织,形变孪晶与静态变形条件下的相比,较易于多个孪晶系生成,孪晶的宽度、数量增加,间距减小。孪晶与位错的交互作用、孪晶与孪晶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多次孪晶的出现是使TWIP钢得到强化的主要变形机制。
  • 李红卫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53-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HSLA钢焊缝金属组织主要是由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组成,针状铁素体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配比,是HSLA钢焊缝金属最希望得到的组织。本文将从合金元素、焊接参数和夹杂物三个方面对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进行阐述,以期为HSLA钢的使用及配套焊丝的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 测试与控制
  • 朱冬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0, 22(06): 60-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常化炉后钢板控制冷却温度场模型,针对炉后空冷区造成的钢板头尾温差问题,提出利用逐渐改变冷却装置水量和调节辊道速度的方法解决钢板长度方向冷却不均匀问题,并利用建立的温度场模型进行计算,得出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后,钢板的头尾温差显著减小。并且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优化模块对两种方法的冷却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为实际生产中常化炉后ACC控冷系统提高钢板冷却均匀性和钢板性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