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4-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那贤昭;齐渊洪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属铬和铬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铬渣,铬渣毒性剧烈,是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废物。铬渣中含有丰富的CaO、MgO、Fe2O3等成分,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石灰石、白云石等原料使用,可达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目的。介绍了中国钢铁企业利用烧结、高炉处理铬渣的现状,分析解毒机理、工艺过程和应用实践,阐述了铬渣在钢铁冶金过程中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和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 冶炼与加工
  • 倪冰;罗志国;狄瞻霞;林媛;邹宗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气泡在结晶器内运动引起的板坯质量问题,使用离散相模型和水力学物理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气泡的分布特征和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口出口面积和角度一定时,水流量是影响双回流区内气泡分布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控制拉速来控制气泡分布状态。随着直径的减小,气泡在液体内停留时间和运动行程增加,在钢液中的氩气泡直径应以075~1 mm为宜。
  • 回春华;李廷举;金文中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仪及温度记录仪分析、测试、研究了不同稀土加入量对4137H合金钢纯净度、过冷度、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夹杂物以Ca,Al高熔点氧化物为核心聚集长大。加入适量稀土后,4137H合金钢内夹杂物减少,纯净度提高,过冷度增加,组织得到细化。当稀土加入量为1%时,过冷度增加26 K,常温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14%和32%。
  • 李杰;陈伟庆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高碳钢铸锭内气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 510 ℃较低温度的高碳钢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后,铸锭内产生大量气孔;增大超声波功率、提高超声处理温度、采用冷却速度相对较慢的随炉冷却方式均可以降低超声处理后铸锭中气孔率。在1 570 ℃的较高温度下,超声处理具有一定程度的脱气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高碳钢铸锭中氮的质量分数,由未经超声处理时的97×10-6降低到处理后的49×10-6。
  • 朱丽娟;吴迪;赵宪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热轧低碳SiMn系TRIP钢相变动力学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模拟热轧TRIP钢分段冷却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并定量分析了热变形和冷却速率对热变形奥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降低终轧温度、提高终轧变形量,延长两相区缓冷时间都能促进铁素体相变,从而有利于提高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
  • 祝夫文;胡贤磊;曾庆亮;李西安;刘相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厚板生产中常见的轧件尖角缺陷,分析了该缺陷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其预测模型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为实际生产中该种缺陷的消除提供一定的参考。尖角缺陷主要是由于推床不对中致使展宽阶段轧件产生了角轧作用造成的,它主要形成于展宽阶段,扩大于延伸阶段。提出了该缺陷的人工消除法及推床设定消除法。现场应用表明,推床设定消除缺陷法可以控制93%以上的尖角头尾缺陷在20 mm以内,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材料研究
  • 唐小勇;江海涛;唐荻;刘强;杨梅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MTS拉伸实验机、LEO1450携带EBSD系统的扫描电镜与高倍电镜等对TRIP800进行了组织性能考察,并对其形变过程裂纹走向与断裂机理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实验钢退火加热温度为840 ℃,保温120 s后获得最优力学性能。其残余奥氏体晶粒主要分布在晶界处,且尺寸在3 μm以下。原位拉伸时,当试样裂纹尖端遇到残余奥氏体时,应力集中促使马氏体转变,裂纹尖端被钝化,产生TRIP效应。最后,试样断口中部为剪切断裂,边部为塑性断裂。
  • 王民庆;王凯;邓群;徐庭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偏聚理论的最新进展,对R.D.K.Misra等认为Ni和Sn的晶界偏聚动力学曲线相互平行,而且2种元素可同时达到一个晶界浓度极大值的实验结果重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证实,Ni和Sn在恒温过程中发生的是一非平衡晶界共偏聚现象,Ni的非平衡偏聚是由Sn的非平衡偏聚引起的。
  • 郭志鹏;宋志刚;郑文杰;丰涵;陈雯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经550~950 ℃时效处理后的00Cr25Ni35AlTi合金M23C6相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温度范围内时效处理,合金组织中M23C6相主要在晶界、孪晶端部析出,并与晶界一侧的基体保持共格关系,共格孪晶界、晶粒内部没有发现M23C6。在550~850 ℃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M23C6的数量增加并发生长大,形貌由细柱状向薄片状、大颗粒状转变。在850~950 ℃范围M23C6开始溶解,数量减少。
  • 刘嘎;王伯健;师晓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3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大塑性变形70Nb合金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结果表明,在冷却速度一定(30 ℃/h)的条件下,决定球状碳化物尺寸的主要因素是保温时间(极差为0407,可信度达到67%)。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70 ℃,加热时间60 min,保温温度680 ℃,保温时间360 min。其球状碳化物颗粒直径为181 μm,球化等级在35~40 级范围内,硬度HV 1681,较好的达到了锡林针布的使用标准。
  • 黄立宇;王飞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4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罩式炉退火对430系不锈钢表面氧化铁皮结构变化的影响,并对这种变化在后续冷轧工序中造成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首次对长期存在的“退火印”缺陷做出了完整的理论解释,并根据现场工艺试验结果,提出了解决方案。
  • 付天亮;袁国;王昭东;王国栋;王明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低碳钢淬透性评估及辊式淬火机淬火后钢板淬透层深度预测等问题,应用修正格罗斯曼法,分析碳含量、奥氏体晶粒度及合金元素对钢淬透性的影响,同时采用非线性拟合、多元化分析等方法,引入合金影响系数的概念,建立了中低碳钢淬透性预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较,吻合度较好,平均偏差比未修正时减小60%。研究结果已应用于某钢厂辊式淬火机淬后板材淬透层深度评估中,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在6%以内,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 赵新彬;吴嘉伟;倪晓俊;李德仁;卢志超;周少雄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软磁非晶合金FeCrMoSnPBSiC粉末作为喷涂材料,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在Q235钢板表面制备非晶态合金涂层。结果表明,该非晶态合金涂层组织致密均匀,具有较高的硬度,平均显微硬度为HV01 644,涂层与基材结合强度超过25 MPa,而且涂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起始晶化温度约516 ℃,在5%NaCl溶液中具有钝化作用。
  • 测试与控制
  • 苏艳萍;何安瑞;杨荃;邵健;王仁忠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5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热轧带钢板形在线控制模型中,综合辊形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板形控制模型设定的准确性。建立了LVC工作辊初始辊形、热辊形和磨损辊形的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辊形的等效模型和特征参数。该综合辊形等效模型已成功应用于鞍钢2150 mm热连轧在线板形控制模型中。生产数据表明,采用该模型后板形设定模型计算出的弯辊力和窜辊量能够自动适应轧制规格、轧辊磨损和热胀的变化,带钢头部凸度和平坦度的命中率均达到95%以上。
  • 企业之窗
  • 竺维春;马丽;王冬青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1(4): 5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首都钢铁公司高炉的长期顺行和稳定,调研了国内外厂家炉渣成分控制及研究报告,通过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对炉渣中不同三氧化二铝组分下氧化镁含量及二元碱度的控制提出了适当的控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