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8-09-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汪水泽;李长生;王廷溥;刘相华;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硅钢主要用作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介绍无取向硅钢生产现状及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产无取向硅钢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指出了该工艺流程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结果表明,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冶炼与加工
  • 柏凌;张建良;郭豪;张雪松;张曦东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丰钢铁公司高炉冶炼状况下降、冶炼条件变差,通过对国丰2、5号高炉碱负荷计算和碱金属循环富集特点的研究,分析了碱金属在高炉冶炼中的循环富集行为和碱金属对炉料性能以及高炉冶炼的影响。国丰2、5号高炉碱负荷为8102 kg/t,碱负荷较高是影响国丰高炉顺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现有操作条件下高炉内碱金属的潜在危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 康丽;王洋;王恩刚;赫冀成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电磁搅拌作用下碳钢在连铸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考虑铸坯和结晶器内的接触状态,建立了完全热力耦合的三维稳态有限元模型。结果显示,电磁搅拌加快了钢液热量的释放,使气隙生长延迟,与无外加磁场的情况相比,坯壳内的等效米塞斯应力加大,凝固前沿附近超过了材料能承受的抗拉强度,且处于脆性温度范围区间,可能诱发裂纹形成。
  • 黄福祥;张炯明;王新华;季晨曦;方园;于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透射电镜(TEM)对双辊薄带连铸AISI304不锈钢凝固过程中生成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薄带的晶界存在许多球型的微细氧化物夹杂,其成分主要是MnOAl2O3SiO2类复合夹杂物,直径均小于1 μm,并采用数学模型对薄带连铸304不锈钢凝固过程中析出的氧化物夹杂的大小进行了计算,预测值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吻合较好。与传统连铸相比,双辊薄带连铸AISI304不锈钢凝固过程中生成的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增多,尺寸明显减小。
  • 段明南;杨建华;袁威;杨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详细描述结晶器内部的热交换行为,通过对某连铸分厂的大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的热电偶温度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获得了铜板温度场分布规律。在热电偶数据的分析基础上,以有限元分析软件为手段,在考虑钢水、坯壳、铜板以及镀层等热物理参数分布的前提下,对该连铸机结晶器内钢水的凝固过程与铜板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三排热电偶处铜板随铸坯下拉的动态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结果为铸坯缺陷的成因分析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参考。
  • 曹光明;李成刚;刘振宇;吴迪;王国栋;刘相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辊铸轧过程中熔池内金属的流动状态及温度分布直接影响着铸轧过程的稳定性与铸带产品的质量。针对实验室双辊铸轧试验的特点,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了双辊铸轧过程的热流耦合问题,利用热平衡计算、铸轧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反向方法分段建立了凝固过程中凝壳与铸辊之间热传导系数与铸轧速度、熔池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熔池内凝固变化的情况。
  • 材料研究
  • 肖宝亮;许云波;董毅;刘振宇;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流变应力曲线的唯象特征和本构方程的传统理论为基础,针对高铌微合金钢开发出一种新的描述高温变形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基本方程,确立了应力与应变、温度、变形速率的数学关系,预测了加工硬化和动态再结晶各阶段流变应力的变化,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 李红;罗海文;杨才福;方旭东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道次压缩和应力松弛2种实验方法,研究了含铌奥氏体不锈钢347热变形后的再结晶动力学特征,确定了AVRAMI方程表达式,同时通过定量金相技术分析了对应2种实验方法的淬火试样中再结晶组织所占份数。比较不同实验方法所得结果可知:定量金相分析结果与应力松弛法结果较吻合,而与双道次压缩实验结果差异较大。仅进行1次应力松弛实验就可以得到一条再结晶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可大大减少实验量。
  • 冯明杰;王恩刚;王俊刚;骆春民;王凯;赫冀成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重力铸造液固结合的方法对高速钢复合轧辊结合界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切取的小试样进行了完全退火、高温焠火+3次550 ℃×1 h回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仪以及显微硬度计对试样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结合面附近合金成分线扫描、组织成分能谱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X射线衍射相分析。结果表明:在辊芯45号钢表面电磁感应预热到1 270~1 300 ℃,外层W9Mo3Cr4V高速钢钢液浇铸温度为1 550~1 600 ℃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以熔合扩散方式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在铸态下结合界面宽度为40~50 μm,碳及合金元素明显向45号钢侧扩散,通过退火及淬回火处理后,高速钢中的碳及合金元素向45号钢侧进一步扩散,结合界面宽度扩大了100 μm左右,45号钢侧得到细片状索氏体组织,高速钢侧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组织。
  • 周晓光;吴迪;刘振宇;张晓芳;王国栋;刘相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钢厂FTSR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轧制X46含Nb钢的工艺参数,在Gleeble2000热/力模拟实验机上模拟了粗轧阶段该钢的组织演变,并研究了Nb含量对未再结晶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粗轧阶段,粗大的铸态组织发生了充分的动态再结晶,有效地细化了奥氏体晶粒。②随着钢中Nb含量的增加,未再结晶温度逐渐升高,该生产线可有效进行控制轧制,避免轧制含Nb钢时混晶现象的发生。
  • 梁轩;李俊;彭颖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水淬工艺对微合金双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降低,双相钢的屈服和抗拉强度下降,同时总伸长率提高;不同的淬火温度使双相钢显微组织中不仅产生了不同体积分数的马氏体,而且也形成了不同数量的新生铁素体。TEM分析表明,新生铁素体中没有细小的NbCN粒子,因而避免了析出强化,这不仅可以改善铁素体的塑性从而有利于双相钢的塑性,而且也能够提高双相钢的强度。
  • 测试与控制
  • 单丽平;王京;李静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5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辊底式热处理炉的钢板温度预报精度,采用了遗传神经网络的方法,运用大量的现场实际数据进行训练和仿真,建立了钢板温度预报模型,并应用于计算辊底式热处理炉钢板温度的数学模型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简单、精度高,能够满足在线应用的要求。
  • 杨景明;王崇鹏;刘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的轧制规程是使轧制过程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规程设定中采用具有自学习功能的BP神经网络取代传统轧制力数学模型,选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轧制力进行预报。采用等相对负荷目标函数,考虑到现场和设备所受限制,确定约束条件。利用罚函数法将有约束的最优问题转换成无约束的最优问题,对某厂冷连轧现场规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的轧制规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优化效果令人满意,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 企业之窗
  • 郭豪;张建良;张华;张曦东;张旭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9): 5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太钢4 350 m3高炉的原燃料条件,研究了炉渣二元碱度(R=CaO/SiO2)、MgO含量和Al2O3含量对高炉渣流动性及熔化性温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炉渣中Al2O3及MgO的适宜含量范围。结果表明,在原燃料条件下,炉渣碱度在120左右,MgO含量约11%,Al2O3含量为14%~15%时,炉渣流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