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8-03-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王海风;张春霞;胡长庆;齐渊洪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焦炉煤气的用途,用于加热、发电、制造氢气、甲醇、生产直接还原铁等进行比较,结合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得出钢铁企业焦炉煤气合理的应用是提取氢气作为原料生产化学产品。通过比较目前生产氢气的两种方法,深冷法和变压吸附法,可知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法是中等规模制氢的经济、技术成熟的好方法,其难点是煤气压缩机。在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链中,石化厂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 冶炼与加工
  • 邵剑华;张虎成;方觉;安志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熔融还原流程核心装置是一个还原单元和一个熔炼造气单元。当前最受重视的还原设备是竖炉和流化床。分析总结出二者分别与熔炼造气单元最佳配合时各理论参数的计算方法。虽然流化床具有直接使用粉矿的巨大优势,但流化床作为还原单元时流程的最佳煤耗要高于竖炉。要使其正常运转还必须避免流化床还原过程中出现粘结失流。
  • 董廷亮;李光强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真空/加压感应炉以10 MPa高纯氮(体积分数≥99999%)为氮源熔炼了FeCrV高氮钢,分析了氮的溶解度与氮分压和铬、钒含量的关系。氮在FeCrV合金中的溶解服从Sievert定律,氮的溶解度随铬和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用Al和FeAl(铝的质量分数为50%)合金加顶渣对FeCrV合金进行了脱氧实验,FeAl合金加CaF2CaOAl2O3(各成分比例为1∶4∶1)顶渣40 min可使Fe20Cr193V合金的氧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007 2%。
  • 徐海伦;文光华;唐萍;陈志平;韩乃川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梅钢2号铸机板坯的气孔缺陷问题,采用水力学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拉速、水口插入深度和吹气量对结晶器内气泡分布的影响。根据物理模拟结果对吹气量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吹氩量与结晶器通钢量的定量关系式,并在大生产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将实际中的吹氩量控制在优化的吹气量范围之内时,硫印评级方法检测的针孔状气孔缺陷等级从10级降为05级,缺陷铸坯比例降幅达127%,低倍检验缺陷铸坯比例降幅达618%。
  • 程满;洪慧平;彭聃;康永林;金永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温度计算模型针对22 mm和28 mm规格20MnSi棒材热连轧及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获得了棒材精轧及轧后分级控冷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对轧制圆钢和螺纹钢筋不同条件下成品道次温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是,轧制22 mm和28 mm规格20MnSi螺纹钢筋时的终轧温度比轧制相同规格圆钢时显著升高。轧制螺纹钢筋时精轧末道次轧材表层形成螺纹出现较大的局部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由此产生大量变形热是终轧钢筋表层急速升温的根本原因。与轧制圆钢相比,为完成同等控冷效果及有效控制轧后组织性能,20MnSi螺纹钢筋精轧后第1水冷段的换热系数明显较高,因此需要相应采用较大的冷却水量。
  • 孟令启;孟梦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轧制过程中,针对4200轧机在轧件宽展变化自动预测和控制,分析了轧制过程中宽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在神经网络技术和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应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宽展变化预测模型来提高轧制宽展变化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实现对宽展变化的预测,其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
  • 边海涛;杨荃;郭立伟;苏艳萍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冷连轧机动态变规格技术是全连续冷连轧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一个具有多变量耦合和非线性时变特性的复杂过程。这使得采用常规的控制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以国内某厂1250 mm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网络并结合遗传算法建立控制模型,实现冷连轧机的动态变规格的智能控制。实际生产应用表明该控制模型精度高、稳定性好。
  • 材料与研究
  • 魏洁;唐广波;刘正东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道次热模拟实验分析了各变形参数(初始晶粒尺寸、变形速率、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碳锰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晶粒越细小、变形温度越高、变形速率越小时,越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同时在能够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条件下,变形量越大,动态再结晶越充分。得到了发生动态再结晶时的形变激活能Qdef、临界变形量模型、动态再结晶百分数模型及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计算得出ε05模型的平均误差为395%,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计算值符合较好。
  • 柴锋;杨才福;张永权;苏航;徐洲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淬火方法,对比分析了钛处理钢和普通CMn钢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不同阶段的相变组织,研究了铁素体相变规律。结果表明,CMn钢焊接粗晶区主要为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钛处理钢焊接粗晶区主要为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晶内铁素体组织。在钛处理钢中,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和晶内铁素体的相变开始温度相同,但各自长大的动力学条件不同。当晶内铁素体和魏氏组织铁素体竞争发生相变时,晶内铁素体在晶内弥散分布氧化物夹杂上的非均质形核抑制了魏氏组织铁素体向晶内的长大。
  • 邓波;杨钢;张凌义;王立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经1~4道次等径角挤压变形(ECAP)后,铸态304L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结构的演变,同时测定了ECAP变形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4道次变形后,铸态粗大晶粒破碎形成细小的大角度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202 nm;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大大提高(Rp02=1 002 MPa,Rm=1 100 MPa),但均匀塑性变形能力(A<3%)和加工硬化指数(n=0060)却显著下降。
  • 琚锦琨;任吉堂;徐树成;陈连生;郭青苗;田志强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4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解析法预报变形后奥氏体相变产物的类型和形态的首要问题是对CCT曲线进行解析化处理。研究了如何利用同类钢种中已知的2条以上不同碳当量的CCT曲线,经解析化处理后,获得讨论范围内任意碳当量所对应的CCT曲线解析式的方法。为解析法准确预报和控制轧件性能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 宁波;赵宇;李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磁温补偿合金1J30经深低温处理后合金中的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致使合金的磁温补偿能力下降。通过调整镍含量,同时添加铬,得到了新型磁温补偿合金1J30M。这种新型磁温补偿合金既具有1J30合金的磁温补偿能力,又具有1J32合金的耐深低温能力。
  • 测试与控制
  • 孙剑;张杰;苏兰海;曹建国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数字投影技术和条纹边缘检测技术的平坦度测量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标定方法及平坦度计算等。该系统采用的投影条纹法系三维全场式测量方法,能克服带钢垂直运动对测量的不利影响,与目前常用的平坦度测量方法相比,其抗干扰能力更强,测量结果更准确,并且硬件成本比较低。
  • 刘智勇;董超芳;李晓刚;谭宏强;严建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3): 5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化学成分和金相分析、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及相关的理论计算对断裂的N80(1)石油套管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 N80(1)石油套管断裂是由于套管材质的组织韧性较差、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和冲击韧性过低等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