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8-12-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纪云航;冯伟骏;王利;薛小怀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具有超高强度和较高伸长率的淬火分配(Q&P)钢的处理工艺、相关的理论模型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在Q&P钢的处理工艺中,淬火温度的选择和抑制渗碳体析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Q&P钢在汽车上的可应用领域。
  • 冶炼与加工
  • 黄柱成;黄亚蕾;黄桂香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有机粘结剂铁矿球团预热球强度低的问题,进行了微波预热球团的试验研究,并与常规管炉预热球团进行了比较,通过光学显微镜和S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微波预热铁矿球团的成矿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预热温度为750 ℃时,微波预热球抗压强度为448 N/个,而常规管炉预热球的强度仅为129 N/个。测试分析表明,微波预热球团内部磁铁矿大部分已氧化成赤铁矿,赤铁矿连接成片,并产生了赤铁矿晶粒相互连接,球团矿预热强度得以提高。
  • 马绍华;张志敏;储少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钢液增氮的新工艺,以钢液增氮的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为基础,在10 kg感应炉上添加氮化铁合金以过饱和氮的方式来提高钢液最终氮含量,并对Cr18Mn18N和Cr23Mn17N两种实验材料的理论氮含量饱和值进行了计算。实验表明,采用氮化铬和氮化锰冶炼,钢液最终氮含量大幅度超过钢液与气相平衡时的氮含量,且氮化铬的增氮效果明显优于氮化锰。采用氮化铬冶炼,氮的收得率和氮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9%和098%。
  • 刘坤;朱苗勇;王滢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有低密度伴随的聚合射流氧枪射流流场,利用氧枪射流检测系统,对常温下(冷态)以空气模拟的射流进行了物理模拟。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传统无伴随流射流以及带有副孔氦气低密度伴随情况下射流流场的流动状态,讨论了在不同的滞止压力和环境温度时有、无伴随射流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修正的kε双方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伴随流的存在减缓了中心射流的沿程衰减,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射流在径向和轴向的流动状态。
  • 林顺财;陈伟庆;张森林;王国连;龚坚;高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ANSYS软件对160 mm×160 mm小方坯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所产生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了小方坯内部磁场分布情况,同时计算出在不同搅拌电流条件下的铸坯凝固末端凝固前沿钢液液芯所受的电磁力与钢液的转速。结果表明,铸坯凝固前沿磁感应强度、电磁力及钢液转速均随着搅拌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凝固末端液芯半径为175 mm,电磁搅拌频率为6 Hz时,最佳搅拌电流为400 A,此状态下凝固前沿由电磁力引起的钢液最大转速为12 r/s。
  • 李俊洪;李卫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轧辊热凸度是影响热带钢连轧机负载辊缝的重要因素,高效率的工作辊冷却水系统是生产高质量热轧板带的重要保证。为了设计工作辊的冷却水量及分布,建立了工作辊横断面温度场计算模型、轴对称平面温度场计算模型和热凸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1450热带钢连轧机工作辊冷却水量及其沿轧辊周向和轴向的分布进行优化设计。
  • 杜平;胡贤磊;王君;刘相华;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纵向变截面轧制的特点,根据轧件受力分析了LP钢板轧制过程的咬入角和咬入条件。利用前滑的定义推导出纵向变截面轧制的前滑模型,通过离散化处理得到工程应用的纵向变截面轧制楔形区的前滑公式。以LP钢板轧制实例,对仿真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为LP钢板的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材料研究
  • 陈嘉砚;杨卓越;宋维顺;张永权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经980 ℃固溶处理后再进行200~900 ℃热处理对Custom 465钢力学性能和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使Custom 465钢的强韧性配合最佳,应进行适当的过时效处理,即在510~540 ℃温度区间进行时效处理。在450~480 ℃范围时效时,由于强烈的共格应变,导致Custom 465钢的韧塑性急剧下降,因此实际生产中应避免在该温度区间时效。实验结果证明,随时效温度升高,逆转变奥氏体是促使Custom 465钢韧性提高的原因之一。
  • 王辉;刘文艳;袁桂莲;林承江;韩荣东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leeble 2000高温力学性能模拟实验机对不同冷却速率及不同拉伸速率下600 MPa级AlMo系冷轧双相钢高温热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拉伸应变速率增大,双相钢的高温热塑性明显提高;降低冷却速率,能显著提高双相钢高温区(t>1 100 ℃)的塑性性能。为了避免铸坯在连铸过程中产生表面裂纹,矫直温度应保证在1 050~1 150 ℃范围内,同时二次冷却应采用弱冷水制度,以降低冷却速率。金相观察发现,沿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的铁素体薄膜是造成两相区塑性低谷的主要原因,而AlN、FeO等析出相致使奥氏体单相区脆化。
  • 彭云;王艳杰;何长红;田志凌;齐彦昌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研究了焊接热循环对细晶组织09CuPCrNi钢热影响区粗晶区 (CGHAZ)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500 ℃冷却时间t8/5≤8 s时,该钢CGHAZ组织为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随着t8/5延长,在原奥氏体晶界上逐渐析出先共析铁素体,当t8/5>18 s时,显微组织由大量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且原奥氏体晶粒明显粗化,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增加。在-20 ℃和0 ℃下,t8/5对冲击吸收功影响较小,在-40 ℃时,随着t8/5延长,冲击吸收功下降显著,而且随着t8/5延长,CGHAZ硬度逐渐下降,但硬度值均高于母材,焊接热影响区相对于母材未出现软化倾向。
  • 张晓兵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4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炼钢过程中夹杂物控制的热力学模型预测钢包精炼和钢液凝固后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成分,在模型预测指导下进行了自润滑易切削钢工业生产试验,并对开发的易切削钢进行了切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钢中氧化物夹杂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用无涂层P10刀具进行的切削试验结果也表明,与传统含铅易切削钢相比,自润滑易切削钢在高速(v≥200 m/min)切削条件下,后刀面磨损降低200%;切削速度v=100 m/min时,二者相当;v=200 m/min时,前刀面月牙洼磨损降低200%,且月牙洼离刀刃较远。说明在高速切削条件下,开发的新一代自润滑易切削钢的切削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含铅易切削钢,完全可替代传统含铅易切削钢。
  • 李云涛;杜则裕;孙娈芬;陶勇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5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耐蚀性是影响管道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氢致裂纹是管道的失效形式之一。笔者依据NACE TM028496 HIC试验标准,对不同组份、不同成形工艺的管线钢的抗氢致裂纹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珠光体组织偏析带及C、Mn、S元素对管线钢氢致裂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珠光体偏析带组织的产生,管线钢抗氢致裂纹性能下降;碳含量增加,将增强氢致裂纹敏感性;同时,Mn、S易造成低温组织、夹杂物和聚合物的偏析,将导致管线钢氢致裂纹敏感性的增强。
  • 测试与控制
  • 朱冬梅;刘国勇;李谋渭;张少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5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确定了中厚板ACC冷却系统的换热边界条件,建立了钢板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并且分析了不同冷却工艺参数包括集管开启方式、辊道速度以及冷却介质温度对钢板终冷温度、返红温度以及温差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实际生产中提高钢板控冷过程中的冷却均匀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 企业之窗
  • 杨双平;石自新;刘振;李三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2): 5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翼钢烧结原料品种多,烧结矿冶金性能变化大,致使高炉冶炼不稳定,出现焦比高、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笔者以翼钢现有南非矿、球团矿筛下、代县铁精矿粉、熔剂和返矿为烧结原料,对翼钢烧结矿进行优化配矿试验,分析了烧结矿各原料特性及不同配比烧结矿的冶金物理性能,测定了烧结矿的还原性、软化性、低温还原粉化率,并在此条件下结合线性规划方法,寻求适合翼钢烧结生产的最佳配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