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刘涛;李卫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铂钴永磁合金的相结构及磁性能,并分析了磁性能与相结构的关系;概述了铂钴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其典型的永磁性能,对比了国内外铂钴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铂钴永磁材料为软磁相和硬磁相耦合的微结构,因此铂钴永磁合金为研究纳米晶交换耦合机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
  • 冶炼与加工
  • 胡汉涛;池和冰;黄宗泽;李冬刚;邵世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AOD全铁水冶炼不锈钢的配料模型,确定了各种模型参数,以此分析冶炼过程的热量收支情况和影响过程热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通过本模型能够很好地确定冶炼过程的发热剂配量。热量收入方面,AOD全铁水冶炼时,化学反应热和炉衬显热均超过30%,铁水的热量为20%~30%,增加炉衬显热可以有效地减少发热剂的加入量。提高CO二次燃烧率,可以显著增加熔池热量的供给,减少发热剂用量。
  • 郭上型;王建军;周俐;刘宜强;刘合萍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FeSNa2S系熔剂组成及相关工艺因素对钢液脱铜率ηCu和增硫值Δ[S]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随熔剂中FeS/Na2S配比按30/70、40/60、50/50、60/40、70/30的变化次序,其相应ηCu值不断增大,而其Δ[S]值依次降低。控制FeS/Na2S配比为70/30时,可获得48%左右的脱铜率和最小Δ[S]值。添加BaO的熔剂组成为40%FeS40%BaO20%Na2S时,可达到提高熔剂脱铜能力和减少铁液增硫的效果。
  • 陈斌;姜敏;王新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2CaO·7Al2O3炉渣组成为w(SiO2)=6%,w(Al2O3)=46%,w(CaO)=48%,与合金结构钢钢液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该渣具有很高的碱度,90 min反应结束后钢中w(TO)=0000 6%~0001 3%,w(S)=0000 4%~0001 0%。同时得出为控制钢中总氧含量应将炉渣碱度控制在9左右,钢中生成的夹杂物大都是低熔点、球状、尺寸很小的钙镁铝硅酸盐类夹杂物,这类夹杂物能够避免钢材产生各向异性,并且在轧制时能够稍许变形,能够提高钢材的抗疲劳性能。
  • 陈阳;张炯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塞棒、上水口吹氩时,吹入的氩气有多少进入到结晶器钢水内和氩气在结晶器断面上如何分布的问题,采用1:1水模型,重点研究了吹气量、吹气方式、拉速、浸入式水口倾角等工艺参数对不同宽度结晶器内气体分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气量和吹气方式对结晶器内气体分布几乎没有影响,而拉速和水口倾角基本上就决定了宽度方向上的气体分布状况。小的结晶器断面宽度、小的水口倾角、高拉速时窄面附近含气比例更高,氩气泡更易被凝固坯壳所捕捉而使铸坯产生气泡缺陷。
  • 马勇;王旭东;臧欣阳;姚曼;张立;叶世鸿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宝钢板坯连铸的实测数据,对液压振动装置下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模型相关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探讨了不同偏斜角度下非正弦振动波形的特点及振动装置驱动力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拉速-振频反向控制模型下,正弦与非正弦振动方式的负滑脱等参数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晶器摩擦力的实测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进一步优化了工艺参数,比传统的正弦振动更适合高速板坯连铸生产。
  • 刘相华;于明;支颖;谢海波;喻海良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由于骤冷后表面与中心的温差导致轧件内部的热量传向表面,出现表面返红现象。对返红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测了轧件在水冷后表层和内部温度的变化。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规格轧件经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返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钢板表面返红的原因,确定了发生返红的临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返红引起的温升量和返红时间。结果表明,随着厚度和冷却速度的增大,水冷后心表温差增加,返红温升量增大,返红时间也增加。
  • 李学通;吴志贺;杜凤山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将辊系弹性变形与带材弹塑性变形耦合在一起建立四辊平整机三维模型。研究了不同宽度和厚度下工作辊弯辊力对辊系变形、辊缝形状及轧件出口厚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对平整机设备设计和生产工艺制定具有实际参考价值。所建模型也为轧制过程离线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
  • 材料研究
  • 刘海涛;杜伟;谢胜涛;刘振宇;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初始凝固组织对Cr17铁素体不锈钢组织、织构、成形性的影响。分别对柱状晶、等轴晶铸坯进行热轧、退火、冷轧、退火实验。结果表明,等轴晶铸坯热轧试样在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率高于柱状晶铸坯热轧试样。再经相同的冷轧退火工艺后,与柱状晶铸坯冷轧退火试样相比,等轴晶铸坯冷轧退火试样的{001}∥ND织构较弱,{111}∥ND γ织构较强,而且rm值较高。
  • 张志波;刘清友;张晓兵;孙新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X70管线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的变化。通过测试淬火后回火硬度的方法分析了加热过程中铌的固溶。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并在1 200 ℃附近出现粗大晶粒,而钢中铌在1 150 ℃左右已基本固溶,由此对X70管线钢在控轧控冷工艺中加热温度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 陈卓;吴晓春;汪宏斌;闵永安;张洪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P20B钢的淬透性,通过端淬试验研究了硼含量及奥氏体化温度对P20B钢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硼含量在0000 9%~0002 3%范围时,P20B钢的淬透性得到提高;当硼含量超过0004 0%时,P20B钢的淬透性反而下降。奥氏体化温度在820~920 ℃范围时,随温度升高,P20B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
  • 夏兆所;康永林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4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大生产试验中Si、Al等主要合金元素与成品性能的关系,设计出合理的化学成分;依据大生产热轧板坯加热温度、精轧和终轧温度等主要工艺因素对成品磁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在无常化设备与钢质纯净度较低的情况下,开发出了低铁损高磁感电工钢50W600H,而且该钢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 陈玉华;吴晓春;闵永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延长热作模具钢在铝合金压铸过程中的使用寿命,对H13热作模具钢进行了气体软氮化、蒸汽氧化及其氮氧复合处理。采用熔损失重法,通过称量各种表面处理H13钢熔损试验前后的质量,对其抗动态熔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表面处理能显著提高H13钢的抗熔损性能,尤以氮氧复合处理效果最佳。
  • 肖葵;董超芳;李晓刚;王福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5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耐候钢在40 ℃ 和100%RH高温高湿环境中初期大气腐蚀行为规律。结果表明,耐候钢初期大气腐蚀行为符合幂函数规律,随着Cu含量的增加,代表腐蚀发展趋势的n值减小,说明Cu有助于减缓耐候钢的腐蚀发展趋势。通过SEM扫描电镜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模拟大气腐蚀初期腐蚀产物的形成和发展得知,在大气腐蚀初期,腐蚀产物形貌为团状和链状,团状腐蚀产物主要由γFe2O3和γFeOOH构成,而链状腐蚀产物为αFeOOH。
  • 测试与控制
  • 梁勋国;贾涛;矫志杰;王国栋;刘相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0(10): 5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前向神经网络训练算法以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并在网络的目标函数中引入了表示网络结构复杂性的惩罚项,避免了网络的过拟合。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训练网络,并使用GaussNewton的数值方法来近似求解Hessian矩阵,以减少计算量,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将上述网络应用于冷轧过程的轧制力预报中,预报结果的精度远远高于解析模型,与基于传统BP神经网络的冷轧轧制力预报模型相比,在收敛的速度和预报的精度上均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