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1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4-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刘禹门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各种合金结构钢(铁素体钢、铁素体珠光体钢和淬火回火钢)的形变位错结构及循环形变位错结构的研究情况,阐述了沉淀硬化合金强化过程的位错缠结机制、静载和动载竞争机制以及循环微裂纹的萌生机制。
  • 王春芳;时捷;王毛球;惠卫军;董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是一种较新的,用来分析多晶材料显微结构和组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简述了EBSD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硬件装置和试验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EBSD技术在钢铁材料中取向、晶界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 冶炼与加工
  • 方觉;邵剑华;王兴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研究焦炭的高温抗压强度。在高炉实际反应程度范围内,焦炭抗压强度与失碳率呈近似直线关系。失碳率对强度的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减弱,抗压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炉用焦炭的破碎机理。
  • 韩传基;刘柏松;艾立群;朱立新;黄宗泽;蔡开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RHMFB精炼工艺对脱碳过程的影响,将脱碳机理确定为钢液本体脱碳与CO克服静压力上浮、氩气泡表面脱碳和飞溅液滴脱碳,根据脱碳反应动力学和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RHMFB脱碳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降低初始碳含量、增大初始氧含量可使脱碳终点碳含量降低;提高压降速率和吹氩流量、增大浸渍管内径使得脱碳速率增大;在固定氧气流量下,随着吹氧时间的延长,脱碳终点碳含量降低,但脱碳终点氧含量升高。
  • 姚曼;肖洪波;尹合壁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有限差分法,以实测非均匀热流为边界条件,建立圆坯保护渣结晶器三维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圆坯温度场、结晶器温度场和表层保护渣温度场,并通过引入修正的气隙宽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缝隙保护渣的渣膜厚度分布,其计算结果与文献所报道的数据基本符合;计算中引入表面更新理论,实现了连铸过程的稳态模拟。
  • 朱光明;方园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法,对薄带连铸过程中,结晶辊温度场及其热变形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利用试验数据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设定初始辊形,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辊形进行优化,使结晶辊在稳定浇注时保持良好辊形,使铸带厚度横向分布均匀。
  • 王萍;黄贞益;尹桂全;赵学武;王光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摘要:在带钢热轧后的冷却过程中,热轧带钢卷取温度的数学模型是至关重要的。介绍了某热轧带钢厂的卷取温度控制数学模型,针对传统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卷曲温度控制中数学模型的固有缺陷,分别采用了差分方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带钢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场。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带钢与介质的热交换的同时再考虑带钢内部的热传导大大提高模型的预报精度,为定量地描述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提供了依据。
  • 王希娟;黄梦涛;冯景晓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液压AGC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全面而且有利于分析轧制过程中各因素对轧制精度影响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轧机液压AGC系统参数仿真,表明各主要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参数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轧制板厚,为液压AGC系统设计提供了基础。
  • 孙彦辉;赵长亮;蔡开科;成小军;周春泉;吴光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3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钢中碳含量、Ca/Als、拉速、结晶器振动及二冷制度等工艺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理论上对钢中氮含量、钢中铝含量及AlN质点析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影响CSP板卷边部裂纹的主要因素是结晶器振动和二冷制度,为生产实践中减少CSP板卷边部裂纹发生指明了方向。
  • 刘战英;周满春;王涛;刘相华;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4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润滑轧制,在不同压下率、终轧温度及退火制度下,研究了IF钢铁素体区热轧时,不同工艺参数对IF钢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压下率增加,r值提高;终轧温度下降,r值略微增加;高温退火可使变形铁素体充分再结晶,从而提高r值。ODF织构分析结果与检测结果是一致的。
  • 孙全社;金蕾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工业生产高强度热轧薄钢板的成分和生产工艺,其室温组织由极细的铁素体晶粒和极少量的珠光体组成。模拟高温搪烧时,随着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经857 ℃保温10 min后,钢板的屈服强度满足了不小于310 MPa的要求。预变形时的变形量对模拟高温搪烧后钢板的力学性能也会产生影响。所研究的钢板在制作热水器内胆时能满足耐压不小于12 MPa和2万次的压力循环试验要求。
  • 材料研究
  • 周顺兵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铁基合金FeCrNiNbTiAlW晶界析出相的数量、形貌、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持久寿命的关系。结果表明:铈含量较低时,晶界析出相主要是大片状相及少量颗粒相;当铈含量增加时,晶界中颗粒相数量明显增加,片状相减少,且析出相分布较均匀,当铈含量过高时,晶界中析出大量片状相及颗粒相,且析出相总量增加。这些析出相的数量、形貌以及分布等特征的变化规律与合金持久寿命的变化规律一致。
  • 马惠萍;杨玉军;颜晓峰;赵光谱;鞠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GH648合金在800 ℃×1 000 h下长期时效后的组织稳定性。结果表明:合金经800 ℃×100 0 h长期时效后,αCr相的数量增加,尺寸长大,γ′相发生了聚集长大,合金中无有害相析出;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基本稳定,但高温拉伸强度和持久寿命下降;γ′相的聚集长大是致使长期时效后GH648合金高温拉伸强度和持久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
  • 张艳艳;韩光炜;邓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5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组织观察,研究了In783合金在铸态、热变形态、固溶处理和时效后的相组成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In783合金在γ基体上除了析出弥散的γ′相外,还析出β(NiAl)相。β(NiAl)相在铸态、热变形态下呈块状、长条状或粒状,1 120 ℃固溶处理后为粒状。合金再经845 ℃×3 h(空冷)时效处理后,析出粒状和短棒状β(NiAl)相,而且在β(NiAl)相周围出现了γ′相贫化区。
  • 厉海艳;李全安;文九巴;张清;张兴渊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6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降低贮氢合金中的钴含量,从而降低镍氢电池的价格,在贮氢合金MlNi355Co075Mn04Al03的基础上,依次添加铜、铬、锌及铁元素,得到稀土基多元贮氢合金,并测试和分析了它们的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以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铜、铬、锌及铁替代钴所得到的低钴贮氢合金仍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而且其相结构并未改变。
  • 金蕾;孙全社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两种不同退火工艺——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工艺对含钛超低碳搪瓷钢板成型性能和贮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经连续退火后其成型性能略优于罩式退火,而其贮氢性能是经罩式退火后的明显好于连续退火。因此综合考虑,采用罩式退火工艺可实现成型性能和贮氢性能的良好匹配。
  • 曹金荣;刘正东;程世长;杨钢;谢建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6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2Cr2WMoNbVCuNB钢(简称T122钢)是一种新开发、用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马氏体耐热钢。在奥氏体化过程中,发现该钢种有异常晶粒长大现象。为此,研究了950~1 250 ℃奥氏体化温度下,保温时间和加热速率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同时热力学计算的平衡相转变被用于更好了解加热过程中组织的演变。为了检测异常晶粒长大,系统研究了晶粒尺寸分布,并采用晶粒尺寸相对差(RD)比较了不同加热参数下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结果表明,加热速率对奥氏体化晶粒长大有显著影响。当加热速率大于临界值时,存在一个异常晶粒长大的温度范围,此温度范围为1 000~1 100 ℃;加热速率小于临界值时,则不会出现异常晶粒长大现象。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异常晶粒长大所造成的晶粒不均匀程度逐渐降低。
  • 沈俊昶;刘志勇;杨才福;张永权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7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建筑用耐火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研究发现,同普通钢相比,耐火钢获得了良好的高温性能。着色腐蚀、透射电镜(TEM)及化学相分析结果表明,铁素体+MA组织+少量珠光体的混合组织,Mo在钢中的固溶强化作用,高温下MA组织分解形成稳定的合金渗碳体以及600 ℃左右下MC和和Mo2C析出相大幅度增加,是耐火钢获得良好高温性能的重要原因。
  • 薛润东;赵志毅;谢建新;王明侠;李杏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8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EM、TEM及EDS分析技术,研究了含钛、铌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高强钢中碳氮化物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保温30 min,加热温度低于1 200 ℃时,钢中未溶颗粒主要是球形和椭球形;加热温度为1 250 ℃时,未溶颗粒以圆角的长形及方形为主。上述颗粒均为含铌和钛的复合碳氮化物。随加热温度的升高,球形、椭球形颗粒减少,长形及方形颗粒增多。圆角的长形及方形颗粒中Ti/Nb原子比显著高于球形和椭球形颗粒。加热温度为1 250 ℃时,长形及方形颗粒中的Ti/Nb原子比约为97/3。
  • 刘自立;郑少波;吴永全;张会全;李新明;蒋国昌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8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钢中超细氧化物夹杂对提高钢材性能有重大意义。介绍了用稀盐酸溶解铁基体后,利用配有特殊滤膜的专用溶剂过滤器,将钢中某些非金属夹杂物与溶液分离的方法。利用带有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的扫描电镜(SEM)对夹杂物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把耐酸的超细氧化物夹杂从钢基体中提取出来,同时可以得到夹杂物的三维形貌、尺寸、化学成分等详细信息,是一种研究钢中超细氧化物夹杂的有效方法。
  • 王均;曾明;杨宏山;沈保罗;刘浩怀;高升吉;黄四九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9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X射线衍射、磁性法和硬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深冷处理对高铬白口铸铁显微组织和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稳+深冷处理铸铁的硬度比未深冷处理铸铁明显提高,从HRC 641提高到HRC 670。这是因为深冷处理使高铬白口铸铁的残余奥氏体量大大下降,马氏体的大量形成和细微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强化作用显著提高了高铬白口铸铁的硬度。深冷处理后铸铁组织中仍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
  • 测试与控制
  • 陈连生;宋进英;任吉堂;齐建军;诸葛铭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9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调质钢棒材组织性能预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情况,模拟了从轧制到调质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场、轧制负荷、组织性能、热处理效果等。轧制负荷的计算研究中,考虑了奥氏体再结晶软化不充分对轧制负荷的影响。温度场的计算中,实现了VB和ANSYS之间的相互调用,相变量化分析计算中充分考虑了影响CCT曲线位置的因素,并对CCT曲线进行解析化处理,有效提高了组织转变的预报精度。软件的实际应用表明,无论是热轧态还是调质态,组织性能的预报值均与现场实测值基本相符,对改善产品的组织性能,提高产品合格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李宛州;贾兴华;王京春;林艳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4): 9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电渣重熔过程控制是典型的时变控制系统。在详细分析了美国康萨克公司电渣重熔炉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熔速控制的关键技术,提出并实现了时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成功地应用于邢台冶金轧辊集团铸钢分厂15 t电渣重熔炉,完成了自动控制系统改造项目,通过现场6个月的实际运行,控制效果甚至优于原康萨克的电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