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1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6-09-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张育胜;付永领;姜志国;李文哲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棒材自动计数是钢材生产中的一个难题。现有的棒材自动计数方法包括捆装棒材的图像计数和在线棒材的自动计数,它们的采集、处理方法有较大差别。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法,指出了它们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棒材生产在线自动计数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它的发展方向。
  • 冶炼与加工
  • 朱清天;程树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炉侵蚀归根结底是动量传输、热量传输和质量传输这三传的问题。如果炉底热面凝结一层渣铁壳,将有利于高炉长寿。目前,虽然已经有了许多数值求解三维导热微分方程的软件,但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快速评估所设计炉底热面能否形成渣铁壳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一维温度场分析(热阻分析)方法,通过炉底各层对冷却水冷却能力及1 150 ℃等温线的影响,估测渣铁壳的形成。最终得到影响炉底侵蚀的限制性环节,为优化高炉炉底结构设计,提高高炉寿命奠定理论基础。
  • 郭上型;郭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转炉渣剂的组成及相关工艺因素对铁水脱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为降低转炉渣的熔化温度以适应铁水预处理温度的要求,转炉渣的CaF2添加量应控制在15%~20%;采用80%的转炉渣和20%的CaF2配制的转炉渣剂对铁水进行脱磷处理时,脱磷率可达到78%左右;另外,转炉渣剂中的P2O5能显著降低铁水脱磷率。
  • 乐可襄;李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小型实验炉内,采用CaOFe2O3基粉状脱磷剂,进行了铁水预处理脱磷的实验。主要研究了铁水中原始硅含量、钙氧比、熔剂含量和助熔剂含量等因素对铁水脱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铁水硅含量、合适的钙氧比、适量的CaF2和Al2O3含量能提高铁水预处理脱磷率。
  • 郭培民;赵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估算二元复合氧化物标准熵的双参数模型。用此模型可估算由CaO、SiO2、TiO2等38个简单氧化物之间形成的二元复合氧化物的标准熵,其涉及到硅酸盐、铝酸盐、钛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亚硫酸盐、铁酸盐、铬酸盐、钒酸盐、钨酸盐、钼酸盐、锆酸盐、亚硒酸盐、铪酸盐、铀酸盐等多个体系。在估算已知的251个二元复合氧化物标准熵时,平均误差为435 J·mol-1·K-1,标准差为555 J·mol-1·K-1。用此双参数模型还可估算三元复合氧化物的标准熵,在估算已知的19个三元复合氧化物标准熵时,其平均误差为713 J·mol-1·K-1,标准差为1012 J·mol-1·K-1。
  • 侯立刚;张国民;肖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目前用于带钢热连轧过程分析中的几种屈服应力模型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模型:用Orowan公式计算轧制过程中轧件的应力-应变,用有限差分法计算轧件的温度变化,建立了热连轧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塑性变形计算相耦合的力能参数预报模型。用此模型对某钢厂热轧板带生产过程中力能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解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 杨占春;刘浏;陈蛾;张江铃;李菁;刘昆;杨睿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Extended Zeldovich的热力NO生成模型与模拟湍流kε双方程模型相结合,并利用大型热流体模拟商业软件STARCD,对同轴烧嘴炉内混合燃烧过程的温度场和NO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燃料进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不同空气进口速度和不同进口间距对炉内工况的影响。所得结论为研究更合理的燃烧器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材料研究
  • 魏立群;祁捷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B72LX钢进行高温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变形条件对该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给出了B72LX钢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和动态再结晶的计算模型,为预报和控制该钢的组织和性能提供了基本依据。
  • 测试与控制
  • 梁栋;白晨光;邱贵宝;温良英;陈登福;董凌燕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采集7种易于获得的高炉操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再结合神经网络训练,自行生成初始知识库,最终形成基本炉况判断专家系统。以随机采取的某445 m3高炉的现场数据(共150组)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聚类方法适当,判断分析结果与高炉操作者的判断结果高度吻合,说明这是一种可行的高炉智能控制的新方法。
  • 材料研究
  • 马立强;袁向前;刘振宇;张丕军;焦四海;吴迪;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Gleeble 3800 热力模拟实验机研究了变形条件对铌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应变硬化率和应力的关系,确定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得出εC/εP、σC/σP以及形变激活能与铌含量的关系,并且回归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铌微合金钢的热变形方程式。
  • 冶炼与加工
  • 白振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双机架平整机的特殊性,在大量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合双机架平整机的摩擦系数及变形抗力与伸长率分配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为现场轧制压力预设定系统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材料研究
  • 高彩茹;刘慧;杜林秀;刘相华;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细晶粒低碳钢生产的关键技术在于控轧控冷。前人虽对轧制温度、压下制度、冷却速度等对组织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做了研究总结,但在生产实际中,需对成本、能耗、板形及轧机负荷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因此需要优化工艺参数。利用热模拟机对超细晶粒钢板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模拟,工艺参数尽量贴近生产实际。对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总结了冷却速度、压下量分配制度、终轧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组织的影响规律,为在线轧制工艺的制定提供了帮助。
  • 陈兴福;李俊涛;吴剑涛;邵冲;孔胜国;李维;裴忠冶;姚曼;赵明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研究了浇注温度和模壳温度对铸造高温合金K423A室温拉伸性能和850 ℃/325 MPa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浇注温度和模壳温度对铸造高温合金K423A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浇注温度为1 380 ℃、模壳温度为850 ℃~1 050 ℃以及浇注温度为1 440 ℃、模壳温度为850 ℃时,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和高温持久性能均较好,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当浇注温度和模壳温度为其余几种组合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浇注温度为1 440 ℃~1 500 ℃、模壳温度为1 050 ℃以及浇注温度为1 440 ℃、模壳温度为950 ℃时,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在生产中应避免采用。
  • 董允;林晓娉;马晓莉;刘根生;丁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微合金化的30SiMnCrVNb钢,通过控制锻造比获得了11~12级的奥氏体原始晶粒。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下该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磨损行为。结果表明:该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且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粒状碳化物,具有高强韧性、抗回火稳定性;载荷及滑动线速度对其耐磨性有很大的影响,随载荷的增加,其磨损形式由犁削转为粘着磨损,磨损加剧。
  • 许云波;于永梅;刘相华;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相变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讨论了椭球形铁素体晶核在奥氏体晶界形核及长大的动力学,在模型中引入变形和冷却的作用,提出了预测CMnNb钢经控轧控冷后铁素体晶粒尺寸的方法。用该方法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这种方法可用来模拟该相变过程。
  • 企业之窗
  • 张益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9): 0-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新方法安装了酒泉钢铁公司炼钢厂3号转炉的托圈,使用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