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1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6-07-15
  

  • 全选
    |
    冶炼与加工
  • 胡志刚;马春林;刘浏;周英超;路殿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包晶反应对铸坯表面质量影响严重,笔者针对邯钢CSP生产线的表面纵裂问题,利用实验和生产数据研究了冷却速率和硅、锰合金元素对FeC合金的包晶反应和包晶点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SP薄板坯冷却速率快,FeC相图向左下方移动,包晶反应区域的碳含量为0.08%~0.20%;在钢中其它成分不变的条件下,硅含量增加,锰含量减少,包晶点处的碳含量提高。因此,对于CSP工艺生产的低碳钢,碳含量应控制在下限,而中碳钢的碳含量应控制在中上限。
  • 吴俐俊;周伟国;苏允隆;李小静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了300 m3高炉铸钢冷却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数值分析铸钢冷却壁冷却水管内径、间距、壁体厚度、镶砖厚度以及冷却水流速对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热应力的影响。导出了高炉铸钢冷却壁的初步优化结果:冷却水管间距200 mm,水管内径20 mm,壁体厚度为180 mm,镶砖厚度为70 mm,与之相匹配的冷却水流速为20 m/s。
  • 孙蓟泉;张海滨;于全成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窄带钢热轧时产生的头部翘曲会给操作带来麻烦,并影响产品质量,还容易损坏设备。笔者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了相关模型,对产生翘曲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解决该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于敏之;李宪奎;郑学然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理论综合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连铸工艺对最佳振动波形参数的要求,研究了多种非正弦振动波形工作参数的作用特点及其合理的取值范围,对实际生产中电液驱动结晶器振动波形的选择、控制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控制都具有现实意义。
  • 李晓;吴铿;周翔;张飞;冯宝泽;熊国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造后可变转速的粘度仪测定了不同氧化物和温度对高速连铸无氟保护渣流变特性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条件下保护渣本构方程的形式(即修正后的本构方程)。在实验温度条件下,保护渣为牛顿流体;加入CaO后,保护渣的表观粘度显著增加,为非牛顿流体;加入氧化物TiO2后,保护渣的表观粘度略微增加;当氧化物(TiO2 或CaO)的加入量达到一定后,保护渣为非牛顿流体。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无氟保护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综合论述
  • 路海波;袁守谦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电弧炉炉尘综合治理利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当前国外治理电弧炉炉尘的技术和方法。详细陈述了火法、湿法以及其它方法处理电弧炉炉尘的原理,并且简述了这些工艺的可行性。
  • 冶炼与加工
  • 匡世波;邹宗树;余艾冰;李环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新开发的同位网格适体坐标程序来描述圆筒型冶金反应器内非轴对称流动,从而回避了柱坐标下极点奇异性问题。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新开发的程序是可靠的,用该程序对单点偏心底吹氩气搅拌钢包炉(LF)的喷嘴位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喷嘴布置在r/R=0333处时,LF内钢液流动结构最合理,这与实际生产是相符的。
  • 材料研究
  • 王昭东;郭艳辉;田勇;赵忠;刘相华;王国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铁素体区热轧压下率和润滑条件对一种TiIF钢的热轧后退火钢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条件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铁素体区压下率的增加,采用润滑轧制时TiIF钢的成形性能提高;另一方面,随润滑条件的改善,成形性能得到提高,而其他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织构分析表明,采用润滑轧制,可以减少试样沿厚度方向的<110>∥ND剪切织构,有利于<111>∥ND织构的生成,使有利织构的强度大大增加,因此提高了IF钢的成形性能。
  • 林一坚;章靖国;史海生;樊俊飞;孙德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功地将喷射成形工艺应用于生产超高碳钢。利用喷射成形的快速凝固的特点,有效地避免了超高碳钢中碳的偏析问题。首次发现喷射成形的超高碳钢无须任何处理,即可具有超塑性,由此首次提出“自超塑化”的概念。利用这一特点,对喷射成形的超高碳钢施行大变形量的热加工,不仅进一步细化了组织,而且使材料致密化,从而达到强度约1 300 MPa、伸长率约10%的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 测试与控制
  • 胡贤磊;赵忠;矫志杰;邱红雷;何纯玉;刘相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中厚板的轧制特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轧件出口厚度的软测量方法,它考虑了辊系弹性变形的影响,并引入辊缝零点漂移自学习算法,修正了轧辊磨损、热膨胀和机械间隙变化带来的影响,使轧件出口厚度的软测量模型更加完善。同时分析了实时轧制力和辊缝数据的处理方法对厚度计算的影响。在中厚板厂的应用结果表明,这种软测量方法精度较高,适合在实时中厚板轧制过程中应用。
  • 材料研究
  • 李龙;丁桦;杨春征;杜林秀;刘相华;王国栋;宋红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铌微合金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在实验室对该实验钢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低碳铌微合金钢的强韧化机制。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05~30 ℃/s)内可以获得贝氏体组织。控轧控冷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贝氏体。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组织得到细化,强度提高,但屈强比也随之增加;降低卷取温度使组织中的贝氏体含量略有增加,强度有所提高。初步探讨了贝氏体对实验钢性能的影响,为制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制度提供了依据。
  • 高秀华;齐克敏;邱春林;于漫子;郭常武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控轧控冷的方法生产400 MPa级的Ⅲ级钢筋,可以降低成本。用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20MnSi钢的动态CCT曲线,确定了开发20MnSi Ⅲ级钢筋的生产试验方案,所生产的螺纹钢筋的性能指标达到了Ⅲ级钢筋的标准要求。
  • 陈征;李德仁;卢志超;周少雄;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6, 18(7): 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Co718Fe49Nb08Si75B15玻璃包覆非晶丝经直流焦耳处理后的非对称巨磁阻抗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处理电流的增加,阻抗最大变化率随之增大,并在处理电流为70 mA时达到最大值。在15 MHz的驱动电流下,阻抗最大变化率为335%,线性区域的灵敏度达1%/(A·m-1)。进一步提高处理电流,导致阻抗最大变化率减小。对钴基玻璃包覆非晶丝的AGMI性能特征用表面阻抗张量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