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2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1-04-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张春霞,干磊,樊波,周继程,郦秀萍,上官方钦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一代钢厂的设计水平对钢厂的实际运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高新一代钢厂的精准设计水平,按照系统性、层次性等原则建立了新一代钢厂精准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49个末端指标和16个中间指标,分为经济投资水平、工艺设备水平、流程运行高效化、生态化水平四大类指标。该指标体系能反映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装备、工艺先进、流程动态、有序运行、资源、环境友好的特点,并且能集中体现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社会部分大宗废弃物处理、消纳三个功能。应用该指标体系能分别对新一代钢厂的精准设计水平和动态运行水平进行评价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新一代钢厂的精准设计水平。
  • 冶炼与加工
  • 刘松利,,白晨光,胡途,吕学伟,邱贵宝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等温还原试验并结合热力学反应数据,对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的还原反应进行了分析。以还原反应发生10min为边界点,将反应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建立了还原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直接还原的还原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球团在反应前期还原度的增加速率越大,达到的最终还原度越高,且达到最终还原度时所用的时间越短;还原前期为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活化能为7317kJ/mol。后期为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为15202kJ/mol。还原后期反应速度小于前期反应速度。
  • 刘岩,姜茂发,许力贤,王德永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9-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转炉铬矿熔融还原法冶炼不锈钢母液工艺,利用冶金热力学原理对该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为在转炉中用铬矿实现钢的直接合金化的热力学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得到结论:①铬矿石在熔融还原转炉中是完全可以被还原的;②金属熔体中铬的活度随金属中铬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金属铬活度的影响较小;③在1500~1600℃范围内,当金属中铬的质量分数小于20%时,在铬矿熔融还原法冶炼不锈钢母液条件下,含碳饱和的铁铬碳合金内不析出铬的碳化物。
  • 万飞,王勇勤,金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14-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带钢立式连续退火炉,建立了快冷段(RCS)专用带钢温度计算公式。根据冲击射流对流换热原理和快冷段的喷孔阵列形式,用生产中采集的数据,模拟推导出对流换热努塞尔数计算公式。按照这组公式编制成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其结果与52组生产数据相符。该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为带钢连续退火炉工程项目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的计算依据。
  • 邱钰杰,,虞澜,曾建华,孟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19-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无取向电工钢为试验钢种,通过无取向电工钢的RH脱硫实践,确定了适合RH脱硫的相关工艺参数控制。RH脱硫率平均达到365%,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试验发现钢包顶渣的FeO+MnO的含量对于脱硫效果有重要影响。提高钢包顶渣碱度不仅可以提高RH脱硫效率而且可以减轻对RH设备的腐蚀。
  • 巨建涛,,吕振林,张敏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2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降低钢中氢含量,保证探伤合格率,利用G8 GALILEOON/H分析仪对铸坯进行定氢,结果表明,随着铸坯氢含量的增大,钢板探伤合格率逐渐降低,其氢含量(质量分数,余同)小于(2~3)×10-6时探伤合格率为100%;用贺利式定氢仪测定炼钢过程中氢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炉复吹和LF精炼是主要的增氢工序,增氢量分别为173×10-6和132×10-6,转炉复吹增氢主要是由辅料水分和废钢铁锈所致,LF精炼增氢是由于精炼渣水分和喂线速度过快所致;浇注过程是增氢的另一重要原因,增氢量为076×10-6,其原因是长水口套管密封不好和中间包烘烤不够所致。
  • 颜慧成,杨春梅,席常锁,刘志宏,王新月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28-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传统的保护渣熔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渣熔化速度的主要控制因素——积碳层的氧化机制,着重分析了其中自由碳与结合碳的烧损机理,然后对熔渣池的形成与圆、板坯保护渣熔化速度及碳含量差异进行了探讨,对薄板坯保护渣使用情况和熔渣层中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表明圆坯、板坯、薄板坯保护渣中设计碳含量依次减少。
  • 材料研究
  • 代永娟,米振莉,唐荻,吕建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3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参考文献建立了FeMnC合金层错能的热力学模型,用模型计算了铝、铜、铬元素对Fe21Mn04C合金层错能的影响规律;在Fe21Mn04C合金中添加合金元素,研究其对层错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铝和铜增加合金的层错能,而铬则降低合金的层错能;当层错能低于107mJ/m2时,Fe21Mn04C合金相组成为γ+ε,当层错能为10~1902mJ/m2时,合金的相组成为γ+ε+a,当层错能高于1902mJ/m2时,合金的相组成为单相的γ;层错能的变化和添加了合金元素铝、铜、铬的Fe21Mn04C合金性能变化没有相一致的关系,说明影响Fe21Mn04C合金力学性能的因素很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高碳高合金马氏体钢回火过程连续性转变的内耗行为研究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李绍宏,邓黎辉,谢殷子,吴晓春
  • 施立发,朱涛,王立涛,丁萍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CSP流程生产的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50W1300在偏离轧制方向不同角度处的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偏离轧向不同角度处,磁性能差异显著,尤其在α=60°时磁感最低;偏离轧制方向不同角度处的磁性能大小取决于织构类型、强度及分布状态;增强{100}<0vw>和α、η取向的有利织构组分,降低不利的γ取向织构组分,且使有利织构组分分布越漫散,磁各向异性越小。
  • 陈希来,李亚伟,桑绍柏,李远兵,赵雷,李淑静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46-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红柱石加入量的焙烧炭砖的孔径分布及热导率;并借助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气孔孔径区间与炭砖热导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炭砖的气孔孔径分布受红柱石的分解和SiC生成量共同影响。其提高微孔化的机理是:引入的红柱石在1300℃开始原位分解可提高微孔化,同时红柱石有利于SiC晶须数量增多,促进了炭砖的微孔化。炭砖的热导率受气孔孔径分布影响,试验中<01μm的气孔孔径区间与炭砖热导率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即影响最大。
  • 孙 猛,王叶婷,沈厚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5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板坯连铸中,二冷区的喷嘴布置对铸坯的凝固冷却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的三维稳态传热凝固模型对不同喷嘴布置下铸坯的冷却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优化喷嘴布置,消除了铸坯横断面“眼镜形”双热节现象,铸坯凝固情况得到改善。模拟结果与现场情况符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 陈代明,谷林,,陈培钰,,高金涛,王玉刚,李士琦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56-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利用太阳能获取电能,进行水溶液电解再生纯铁的实验室研究。利用已有的一套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作为电源,设计、选取电解部分的试验装置,安装进行预试验。在前阶段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各项工艺参数的影响条件,确定试验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结合操作方便和经济等方面考虑,确定各因素水平,即FeCl2·4H2O:300g/L;NaCl:80g/L;温度:75℃;pH:20;极距:40mm;电流密度:80A/dm2。对比这个试验阶段其它工况,在这样的工况下,电解的电流效率相对较高,且电解铁的形貌相对较好。
  • 测试与控制
  • 陈艳梅,赵俊学,李慧娟,李小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3(04): 60-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由ANF6演化而成的CaF2CaOAl2O3SiO2MgO渣系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研究,得到渣中各主要成分和温度对熔渣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并经回归分析,得到了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渣中Al2O3、SiO2含量的增大,渣的电导率不断降低。随着CaF2、CaO和MgO含量的增大,渣的电导率显著升高,而且渣中各成分对重熔渣电导率影响的程度为:CaF2>SiO2>Al2O3>MgO>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