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24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2-06-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杨晓龙,袁守谦,吴镇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抗菌不锈钢结合了不锈钢稳定的加工性能和抗菌元素良好的抗菌性能,介绍了各种抗菌不锈钢材的分类、抗菌机制、特点、应用、开发现状以及制备方法。讨论了抗菌不锈钢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冶炼与加工
  • 李洋龙,程树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6-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对炉喉钢砖的影响。建立了水冷式炉喉钢砖模型,计算了其在不同煤气温度下热面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差异以及水管和内部耐材表面的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结果发现,煤气温度从500℃升高至1100℃,钢砖的热面最高温度上升约500℃,热面高温区域应力迅速增大,导致钢砖破损加剧,因此需借助布料等上部调节手段,控制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防止形成边缘“管道”,确保钢砖正常、稳定地工作。
  • 胡盛德,熊文涛,李立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1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热轧带钢是否发生塑形变形,将CSP生产线精轧区划分为两类区域,并分别对这两类区域内影响带钢温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了精轧区的带钢温度模型。运用Matlab的有约束非线性优化函数和origin的用户自定义回归选项等相关工具,分别优化得到了该温度模型的相关参数,从而确定了精轧区带钢温度模型。最后,利用所确定的模型对带钢的温度进行了预报,并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带钢温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适合CSP生产线的实际生产。
  • 李睿鑫,张浩,孔进丽,谢国柱,王青峰,王玉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1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热压缩物理模拟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接触静摩擦系数、形变量、应变速率对热压缩方向应变及应变速率均匀性的影响,对不同取样位置及分析方向的形变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并观察相对应的原奥氏体晶粒,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样热压缩方向的应变及应变速率由心部向端部逐步减小,距试样中心1/4位置处最接近设定的应变及应变速率;接触静摩擦系数对试样热压缩方向形变不均匀性影响显著,形变量、应变速率对形变不均匀性的影响较小;推荐自热压方向1/4位置处取样,该处应变及应变速率基本符合设定条件,且形变均匀性最好。
  • 吴亚夫,贺东风,徐安军,田乃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某厂的钢包烘烤制度,耦合了烘烤过程中流体流动、燃烧和换热过程,建立了用于数值计算的三维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和修正的速度-压力耦合算法SIMPLEC,计算了钢包内的燃烧现象,重点分析了不同煤气流量下钢包内煤气燃烧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煤气流量800 m3/h时,烘烤温度较为理想,并且烘烤均匀性好,是提高炉壁温度的最佳流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提出了可供现场参考的烘烤工艺参数。
  • 材料研究
  • 蔡珍,黄运华,张跃,刘静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25-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模型,计算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异是产生带状组织的前提条件,碳在贫溶质区产生珠光体之前的扩散距离是带状程度的决定因素。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增大,但碳扩散的距离减小,Ar3温度差对带状组织的影响也减小,带状程度减轻。
  • 惠卫军,张永健,陈鹰,张英建,董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3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弯曲件热冲压成形试验研究了板料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移送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一种Si-Mn系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零件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热成形工艺参数,在所设计的模具上可实现Si-Mn系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零件的有效淬火,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可获得细小均匀的马氏体组织,从而获得抗拉强度1700MPa以上,伸长率10%以上的性能,达到原始板料抗拉强度的3倍左右,并明显高于传统的Mn-B系超高强度钢板。
  • 曹光明,刘小江,薛军安,徐蓉,李成刚,刘振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36-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热轧过程中,不同的轧制工艺和卷取条件会获得不同的氧化铁皮结构。其中,FeO的晶粒是以三角锥型或金字塔型的方式生长,Fe3O4以柱状晶的形式生长,Fe2O3以金属须状方式生长。针对不同结构的氧化铁皮进行酸洗模拟试验,研究热轧带钢不同位置的氧化铁皮的酸洗行为,绘制了不同氧化铁皮结构的酸洗动力学曲线,分析由于供氧差异对氧化铁皮结构和酸洗行为造成的影响;并揭示了两种典型氧化铁皮结构的酸洗机制,以FeO为主的氧化铁皮结构其酸洗机制为 “剥离”、化学溶解和相结合,以Fe3O4为主的氧化铁皮结构其酸洗机制以化学溶解为主。
  • 李春艳,陈麒琳,毛新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4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膨胀法建立SKS51钢的静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研究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轧后控制冷却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卷取温度是影响SKS51钢组织与性能的主要控制冷却工艺因素,合理的卷取温度(Bs点)为590~610℃,组织主要由珠光体组成,不含贝氏体和网状渗碳体,强度和硬度适中,塑性好。
  • 陈石富,马惠萍,鞠泉,张北江,赵光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47-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长期时效对低碳Ni-Cr-W-Mo耐热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时效后低碳Ni-Cr-W-Mo耐热合金存在3种析出相:M6C型初生碳化物相、二次M23C6型碳化物相和μ相;其中M6C型初生碳化物相存在于供应态和时效态。因为合金含碳量低,所以合金在750℃时效超过200h和在900℃时效超过100h时,就析出μ相。合金在750℃时效至1000h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硬度值不断增加;而合金在900℃时效至1000h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硬度值首先增加至最大值,随后合金硬度值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这是因为二次M23C6型碳化物析出形态在时效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合金时效前后的室温拉伸性能数据证实微量μ相对合金室温拉伸影响很小。
  • 狄国标,周砚磊,麻庆申,姜中行,刘振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52-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空冷条件下,海洋平台用钢中的不同镍含量(wNi=02%,053%,08%、111%)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镍含量较低时,所得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晶粒尺寸粗大;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多边形铁素体量降低,针状铁素体量提高,M/A岛更加细小弥散,析出相由相间析出向均匀弥散析出转变,析出粒子尺寸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镍含量增加而单调增加,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而韧脆转变温度先降低后增加,当wNi=05%~083%时,试验钢具有最佳的低温韧性。
  • 测试与控制
  • 李培玉,夏军,王民,梁军,谢清顺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2, 24(06): 57-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机器视觉与工人肉眼的类比,设计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连铸大包下渣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连铸大包下渣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构建了系统平台,通过软硬件进行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实现对连铸大包下渣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控,无长水口保护套时进行钢流边缘的下渣特征提取与分析,有长水口保护套时进行液面平均灰度变化、结构相似度、统计特性的多参数以及三特征综合分析的下渣特征提取与分析。工业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易于安装维护、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非接触式检测、有一定的下渣检测成功率等优点,可有效地减少下渣量,提高钢水收得率,降低中间包的存渣厚度,有较高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