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3-10-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唐浩,邹忠平,许俊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约中国高炉长寿的关键环节在炉缸区域,铁水环流是造成炉缸象脚侵蚀的主要原因。阐明了死料柱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坐沉与浮起时对炉缸寿命的影响,综述了部分炼铁工作者采用试验模型、理论分析、解剖调查、数据回归等手段对高炉适宜死铁层深度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3种不同观点:死铁层深度与炉缸直径之比大于25%,22%~25%,15%~20% ,为高炉死铁层深度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加深死铁层深度有利于减轻铁水环流,防止象脚侵蚀,是大势所趋。
  • 冶炼与加工
  • 王效岗,李相楠,黄庆学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辊式矫直是改善板型、消除残余应力、获得合格金属板带材的重要工艺环节,其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产品品质。在矫直设备组成中,矫直驱动系统作为矫直过程中变形能的来源,对矫直设备的设计和矫直工艺的制定有较大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对矫直驱动系统的实际受载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照分析。研究表明,矫直咬入阶段的冲击载荷是矫直辊接轴损坏的主要原因,单根矫直辊扭矩试验值是理论计算值的近4倍;同时在矫直过程中,由于集中传动的影响,试验驱动扭矩分布与理论计算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中,3、4号矫直辊承担了弯曲变形大部分的驱动功。
  • 罗果萍 ,吴胜利,贾晓斌,段祥光,郝志忠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微型烧结试验和Factsage 6. 2软件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氟含量为0. 5%(质量分数,下同)时,不同K、Na含量对白云鄂博铁精矿烧结液相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精矿中K、Na含量的增加,K2O和Na2O在烧结液相中高度富集,CaF2含量相应减少,液相黏度几乎不发生变化,液相增多,致使液相流动性指数增大。
  • 陈佳洛 刘亦鹏 王平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14-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共轭梯度法求解导热反问题过程中计算时间冗长、反演过程剧烈震荡等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非迭代求解模型,并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代码。将建立的数值模型应用于求解热轧钢板层流冷却过程的导热反问题,结果表明,非迭代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精度的反演结果,计算时间较共轭梯度法减少了76%,且反演过程更加稳定。保留了矩阵的高度稀疏性,比已有的非迭代法更加简洁。此外,可同时反演出相应的热流密度和边界温度值,为热轧钢板层流冷却过程中热边界条件的实时输出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李朋欢 ,叶健松,胡文豪,包燕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2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钛合金化铝镇静钢,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稳定的脱氧产物为Al2O3,Al2TiO5只有在钢中铝的质量分数低于0. 008%后才会形成。通过对Ti-IF钢实际冶炼过程中的取样分析发现:加入钛铁后,钢中会出现不稳定的Al-Ti复合氧化物,可能是钛铁中的钛氧化物与钢中铝逐渐反应而形成的产物;浇铸过程中,中间包覆盖剂中SiO2等可还原性氧化物含量比较高时,在钢-渣界面处铝的损失非常严重,因此在靠近钢液侧就会产生局部富钛区域,从而满足生成Al2TiO5或者Ti3O5的热力学条件,在湍流运动的条件下,生成的钛氧化物很容易被卷入钢液内部。
  • 田广亚,李京社,杨宏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25-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宝钢COREX-3000风口破损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风口破损是高温熔损和气流冲刷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COREX风口燃烧区热分布的分析,提出可以从5个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高温熔损,延长风口寿命。基于以上研究,宝钢采用了使用宝钢小块焦代替部分山西焦和氧气氮气混合鼓风代替纯氧鼓风的措施,有效改善了风口使用寿命;同时,全面分析了该改进措施对COREX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宝钢小块焦的使用改善了炉料的透气性,避免了风口燃烧区的热量聚集;氧气氮气混合喷吹减少了风口燃烧区的热量产生量、降低了气流的导热能力,同时在风口表面形成了氮化碳保护薄层,从而起到保护风口、延长风口使用寿命的作用。
  • 材料研究
  • 薛润东,谢建新,李杏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3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金相法、相分析、X射线衍射技术,定量研究了不同钛含量的微合金高强钢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尺寸的影响,以及其析出特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加热温度达1000~1150℃时,在保温时间相同时,B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小;但当温度升高到1150℃以上时,B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快速增大,粗大的含钛颗粒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几乎无阻碍作用。随钢中钛含量增加,A、B钢中的MC析出相的量分别占M3C相析出总量的7. 5%、159. 0%(质量分数,下同)。MC与M3C的质量比增大,则其对应钢的强度值也增大。A、B钢中10nm以下的析出相质量分数分别为2. 2%、21. 7%。
  • 薛忍让,宋志刚,郑文杰,杜忠泽,任建斌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36-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相显微镜、SEM、TEM等设备研究了固溶处理条件下不同氮含量(0、0. 095%、0. 14%、0. 21%,质量分数,下同)对第3代核电主管道用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的加入可细化316L不锈钢晶粒尺寸,且含氮0. 095%时对晶粒细化作用最显著,氮作为合金元素能够抑制316L不锈钢组织中σ、χ相的析出,并提高316L不锈钢的强度、硬度,降低断后伸长率,但对颈缩率影响不显著,当氮含量为0. 14%时,试验钢具有最佳的韧性。
  • 马良 ,项利,仇圣桃,赵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4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试制了3. 98%Si-0. 71%Al无取向硅钢铸带,研究了二次冷轧法对硅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钢铸带显微组织为等轴晶组织,铸带再结晶较完全,常化对铸带显微组织影响较小。二次冷轧工艺和一次冷轧工艺下,最终退火后成品显微组织为等轴晶组织,二次冷轧法最终退火后的晶粒尺寸小于一次冷轧法。二次冷轧法能够提高成品磁性能.
  • 薛顺,田俊,成国光,周国治,王文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4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一种新研制的高速铁路弹条用钢,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对其氧化脱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0~110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氧化程度逐渐增大,大于1050℃急剧增大;总脱碳层增大,且速度越来越快,全脱碳层先增后减,在900℃达到最大。在保温时间20~120min范围内,随时间增加,氧化层深度增加,但与温度相比,其影响相对较小;脱碳层随保温时间的增加,厚度逐渐增大。在水冷、空冷、炉冷3种不同的冷速条件下,水冷的氧化脱碳最轻,空冷次之,炉冷最严重,即冷却速度越大,氧化脱碳程度越轻。
  • 孙彬,曹光明,刘振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53-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SEM和金相研究了粉状氧化铁皮的形成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热轧钢在矫直过程中的应力超过了氧化铁皮的破坏应力,造成铁皮分层破裂、剥落。钢中的碳易在高温下形成CO和CO2气体,气体在传质中受到阻碍,就将导致氧化层的鼓泡或破裂。硅易形成Fe2SiO4,增大除鳞难度也是形成粉状铁皮的原因之一。结合粉状铁皮的形成机制,并根据下游企业不同的生产工序,提出了氧化铁皮柔性化的控制思路。
  • 测试与控制
  • 李培玉,董月,张志欣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3, 25(10): 5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准确及时地掌握转炉炉衬厚度对于生产的安全进行以及炉龄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激光测距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的炉衬测厚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坐标转化的方式将从激光测距仪测得的测点还原到已建立好的模型中,通过比对得到该测点的厚度情况,再将厚度在转炉的二维展开图上以等厚线的方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工业现场应用显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