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9年, 第2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8-15
  

  • 全选
    |
    连铸工艺
  • 孟建荣;孙彦辉;韦耀环
    连铸. 2009, 28(4): 1-3,1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国内某钢厂宽板坯连铸结晶器的四种断面宽度,建立1:1水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浸入式水口的吐出孔数、水口吹气量、水口浸入深度、拉速和结晶器断面宽度等不同因素对结晶器流场的影响情况,得到了四种宽板坯连铸结晶器的最佳工况条件。
  • 谢晓燕 冯俊小
    连铸. 2009, 28(4): 4-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相同的冷却强度、拉速、浇注温度、钢种等板坯连铸条件为模拟初始参数,采用相同的凝固潜热处理方式,针对两种常用的板坯连铸二冷边界条件处理方法FCA法和MCA法,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传热经验公式,计算了板坯连铸的热过程。得到这两种处理方式四种不同二冷传热经验公式的八组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较,结果证明,采用FCA法处理边界条件,得到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而利用MCA法处理边界条件,得到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相对误差在8%左右,因此,采用FCA法处理板坯连铸二冷边界条件得到的模型能更加准确模拟板坯连铸热过程。
  • 王建刚 王宝峰 董方 等
    连铸. 2009, 28(4): 10-1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连铸技术的进步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结晶器锥度的优化设计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生产者所关注。采用有限元方法对150小方坯结晶器的锥度进行了优化,首先建立二维非稳态热力耦合模型,模拟计算铸坯在结晶器中的凝固收缩;通过建立三维的结晶器热力耦合模型,计算出结晶器铜管的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结晶器的最佳锥度。结果表明,对于150小方坯,在拉速为2.50m/min时,应采用三锥度结晶器,并且结晶器铜管的变形可以忽略不计,其锥度主要取决于铸坯的收缩特性。
  • 牛永青 张义春 刘耀辉
    连铸. 2009, 28(4): 15-1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邯钢CSP连铸机的漏钢形式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合格的钢水质量,工艺设备参数的最优化,高质量的耐火材料及保护渣的采用,严格的工艺操作,是实现CSP连铸机低漏钢率的关键。
  • 连铸设备
  • 青绍平 严波 彭晓华
    连铸. 2009, 28(4): 20-23,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Inventor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某360t整体式钢水罐回转台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首次对回转台整体复杂结构进行了静力、动态特性和受包动态过程的全面分析。通过静力有限元计算,得到了钢水罐回转台在自重和钢包满包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进而对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特性分析,得到了回转台的低阶固有频率和模态。通过对钢水罐回转台受包过程动态仿真分析,得到了回转台的受包冲击系数。计算分析结果为该回转台的设计、改进和最终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指导。
  • 俞婕 胡大超
    连铸. 2009, 28(4): 24-27,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结晶器振动机械装置的动力学分析入手,搭建了先进的非正弦电液振动激振系统,对伺服阀,液压缸等关键元件进行了计算及建模,并且利用MATLAB 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系统仿真,系统可达到高振频、小振幅的设计要求,有效的提高了铸坯的产品质量。
  • 蔡志军 曹天明
    连铸. 2009, 28(4): 28-3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锤式旋转去毛刺机的工艺特点、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系统调试过程中的常见故障。
  • 铸坯质量
  • 蔡起良
    连铸. 2009, 28(4): 31-3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非稳态浇铸时导致铸坯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成功降低了非稳态浇铸时铸坯裂纹的发生率。
  • 周英明
    连铸. 2009, 28(4): 33-3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分析了12Cr1MoVG 水平连铸坯发生断裂的机理,找出了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刘欣
    连铸. 2009, 28(4): 36-3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九钢炼钢厂因二次冷却工艺和连铸设备存在问题,小方坯产生角部裂纹、中间裂纹、压下裂纹和中心疏松。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改进,使小方坯内部缺陷降到较低水平。
  • 生产管理
  • 王建新 马国伟
    连铸. 2009, 28(4): 40-4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八钢)第一炼钢厂2#连铸机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对二次冷却、事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艺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耐火材料
  • 辛学祥 张川江 李传福
    连铸. 2009, 28(4): 43-4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铝锆碳耐火材料的性能。研究了烧成温度对铝锆碳耐火材料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烧成温度范围和最佳的锆莫来石加入量,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还研究了烧成温度对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