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5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8-15
全选
|
连铸工艺
Select
稀土镧对FeCrAl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何 杨,刘建华,韩志彪,杨波峰,刘 建,季益龙
连铸. 2015, 34(4): 1-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4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探究稀土镧对FeCrAl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gleeble3500热应力/应变模拟机对添加0.052%La元素和不添加La元素FeCrAl不锈钢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运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试样拉伸后断口组织和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镧可以提高FeCrAl不锈钢高温抗拉强度,并且消除FeCrAl不锈钢高温第三脆性区。分析断口形貌发现,高塑性区温度下的试样断口有明显韧窝,韧窝附近有较大塑性变形,断裂方式主要为穿晶断裂;低塑性区温度下的试样断口出现解理断裂,韧窝较浅,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
Select
宽厚板边部黑线产生的模拟试验研究
郭伟达,马忠伟 ,肖 强,胡 鹏,陈永生,张 慧
连铸. 2015, 34(4): 9-1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4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宽厚板的生产中,因钢板边部的折叠缺陷产生的黑线,造成钢板改尺甚至产生批量废品。通过对连铸坯取样进行模拟轧制,对钢板边部黑线进行取样分析,找到了钢板边部折叠黑线的产生原因。
Select
连铸板坯辊式电磁搅拌多场耦合模拟
杨 骥,任兵芝,韩志伟,沈厚发
连铸. 2015, 34(4): 13-1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3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库伦规范的Maxwell方程组与标准[k-ε]湍流模型,在考虑铸机结构与铸坯凝固的条件下建立了电磁搅拌传输数值计算的模型。研究了连铸板坯二冷区辊式电磁搅拌凝固坯壳形状与钢液流场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不考虑凝固,凝固坯壳明显减弱了电磁搅拌强度;凝固坯壳使得钢液流速降低,回流区影响范围减小。电磁搅拌作用下的流场与传热影响凝固坯壳的形状。
Select
关于连铸传热数学模型中等效导热系数的讨论
周 力,王新华,邓小旋,李林平,王万军
连铸. 2015, 34(4): 18-2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8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连铸传热数学模型中等效导热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论表明,采用等效导热系数法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铸坯表面温度及凝固终点,但等效导热系数越大,凝固前期的铸坯坯壳厚度越薄;等效导热系数的取值对铸坯两相区将产生较大影响,等效导热系数越大,某一厚度处钢液越早进入两相区,相应地,两相区厚度越大、两相区内温度梯度越小,局部凝固时间越大;采用计算获得的二次枝晶间距与实测值强制拟合的方法可以获得对流等效因子[(m)]的合理取值;对于铸机,在液相穴中强制对流区取[m=7、]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的过渡区取[m=5、]自然对流区取[m=3、]静滞区取[m=1]计算,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模拟结果。
Select
700 mm×1 500 mm特厚矩形连铸坯二次冷却制度的研究
田倩影,傅彦棉
连铸. 2015, 34(4): 24-3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6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700 mm×1 500 mm特厚矩形铸坯的探索性建设,获得满足条件的高质量铸坯是评估研究可行的唯一标准。从机型选择,拉坯速度确定,二次冷却制度等方面分析,依据经验计算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模拟,对比云图及曲线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Select
结晶器吹氩过程离散相运动行为模拟
王 祺,罗志国,茹家胜
连铸. 2015, 34(4): 31-3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4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建立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模拟钢液-氩气-夹杂物体系,研究气泡间的聚合、夹杂物之间的聚合、气泡对夹杂物的粘附机制。得到结晶器内流场、离散相(氩气泡、夹杂物)的大小、运动速度等信息。通过对大量离散粒子信息的统计得出气泡对去除夹杂物的影响。
Select
板坯连铸结晶器液位波动研究及控制实践
马 娥,鲁献辉,刘红艳
连铸. 2015, 34(4): 35-3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5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2013年以来,河钢邯宝公司炼钢厂品种钢产量在增加,但结晶器液面波动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也是时有发生。本文作者通过现场跟踪,找出了不同类型的结晶器液面波动及其曲线特征,并针对导致液面发生波动的原因采取了对应的优化措施。通过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1)结晶器液面波动大的炉次比例由原来的9.63%降低至3.47%;(2)关于超低碳钢生产,因结晶器液面波动而导致SEN水口更换的比例由16.67%减少至6.67%;(3)提高了液面波动控制水平,降低了液面波动的程度及频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连铸设备
Select
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的热应力分析
赵树茂,胡小兵,梅国晖
连铸. 2015, 34(4): 40-4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11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进行了瞬态热分析,并通过比较温度场的仿真结果和直接测量值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间接耦合法计算得到了传感器的动态应力场。结果表明,普通型和抗侵蚀型钢水连续测温传感器的高应力区位于传感器内腔距离底端250~450 mm区间,而快速响应型传感器的高应力区位于两种材料的接合部位。热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插入钢水后40 s,普通型、抗侵蚀型和快速响应型传感器的最大热应力分别为3.2、3.4和6.0 MPa。
Select
马钢薄板坯连铸液芯压下系统拓展简介
王 辉,周立宏,卢 璐,梁 丽
连铸. 2015, 34(4): 48-5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8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热轧板卷生产线之一,其连铸机设计为4个扇形段,使用了液压液芯压下技术。对涉及的部分理论、软件修改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扇形段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成功实现了铸坯从90 mm到60 mm的液芯压下。重点介绍液压液芯压下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功能拓展及应用。
Select
浅析不锈钢铸坯表面处理工艺
张红令,李建军,毛敬华,丁小林,阎建武
连铸. 2015, 34(4): 51-5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3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常见不锈钢铸坯表面处理方式,包括氧化铁皮清理及铸坯表面缺陷处理。铸坯表面氧化铁皮清理的主要方式有氧化铁皮清理机、水爆、抛丸机等,铸坯表面缺陷通常采用修磨机扒皮处理。并介绍了氧化铁皮清理机、水爆、抛丸机及修磨机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组成,分析了各种处理方式的特点。
Select
连铸工艺对含铌中厚板边裂的影响
鲁献辉,马 娥
连铸. 2015, 34(4): 54-5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5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厚板含铌钢容易出现的边部缺陷问题,对含铌钢边部横裂缺陷进行研究,以解决长期困扰中厚板含铌钢边部质量提升的技术瓶颈。通过铸坯热酸洗检测、钢板金相检测、保护渣岩相分析等手段确定铸坯边裂缺陷来源,对铸坯边裂机理进行归纳分析,通过连铸工艺控制与二冷优化等技术优化,控制钢中酸溶铝质量分数从0.045%下降到0.025%、采用低渣熔点低黏度适宜析晶温度的保护渣、提高铸坯矫直区温度大于900 ℃等措施,有效改善了铸坯角部传热,较好控制了铸坯角部裂纹的发生,使含铌钢边部横裂得到了有效控制。
铸坯质量
Select
高耐候钢板坯表面纵裂成因分析与控制
王中岐,王新志,夏志升,张振申
连铸. 2015, 34(4): 60-6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4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耐候钢连铸板坯生产实践中遇到的表面纵裂纹问题,对钢的成分、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冷却及二冷区冷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连铸工艺改进优化方向。生产实践表明,采取控制镍铜比大于0.3,选用高碱度、高熔点、低黏度耐候钢专用保护渣,调整结晶器倒锥度每米1.0%~1.1%,结晶器及二冷区弱冷却;控制非稳态浇铸,维持钢水过热度在20~30 ℃,稳定液面波动在2%以内、拉速波动在±0.2 m/min等技术措施,板坯表面纵裂发生率从50%以上降低到3%左右。
Select
低碳钢铸坯表面“夹渣”生产控制实践
李建文,高福彬,刘红艳
连铸. 2015, 34(4): 65-6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5005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主要对低碳钢表面及皮下的“夹杂”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夹杂”处取样、SEM分析发现“夹杂”主要成分为保护渣,为减少这些缺陷,采取了稳定结晶器液面、恒拉速操作、优化保护渣性能等措施。应用结果表明,低碳钢由于“夹杂”产生的非计划品率由0.84%降低到0.20%以下,铸坯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Select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浅析
赵 磊,任 海,刘国贵
连铸. 2015, 34(4): 69-7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7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重钢二炼钢厂连铸作业区4号连铸板坯目前的表面纵裂纹情况,分析了表面纵裂纹的形貌及其形成机理,并结合生产工艺和设备状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
Select
薄板坯连铸机高拉速下铸坯内部质量控制实践
李梦曦,马坤霞,付建军,郝立卿
连铸. 2015, 34(4): 74-7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11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薄板坯连铸机高拉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板坯内部裂纹、中心偏析、中心疏松等缺陷,分析了连铸坯内部缺陷的形成机理,通过合理控制压下终点位置、改善二冷水量和提高设备安装精度的措施,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改善。按照Mannesmann标准评定,中碳钢的内部裂纹平均为1.5级、偏析为1级,低碳钢内部裂纹和偏析均达到1级。
Select
低硅含硼钢角裂控制措施
王 锃, 蒲 锐
连铸. 2015, 34(4): 78-8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12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介绍了日钢板材制造部在生产实践中,针对低硅含硼钢板坯出现的角部横裂纹问题,而对连铸机设备精度控制和使用倒角结晶器以及控制钢中氮质量分数,降低了板坯切角率和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