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8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0-20
全选
|
连铸工艺
Select
ER70S-6焊丝钢的小方坯连铸生产技术
宋依新,李 泽
连铸. 2018, 37(5): 1-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0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ER70S-6焊丝的使用特征要求,提出了焊丝钢炼钢生产关键控制技术,主要是转炉终点控制、脱氧合金化工艺、精炼渣系控制以及连铸无缺陷铸坯生产。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开发出了质量合格的ER70S-6铸坯。
Select
板坯表面缺陷火焰清理的工艺优化
蔡常青,王龙飞
连铸. 2018, 37(5): 4-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0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板坯连铸机生产的部分钢种及工况异常炉次的板坯,其表面常伴随着裂纹、气泡等缺陷。目前采取人工火焰清理的方式消除板坯表面缺陷,但常因火焰清理后产生的钢渣清理不干净、清理检查覆盖不足等问题造成板坯送轧后出现轧材改尺、判废的现象。炼钢厂对板坯表面火焰清理工艺的摸索、优化,因清理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轧材缺陷比例由2015年的0.225%降至2016年之后的0.127%。
Select
板坯连铸生产实践分析与工艺控制
陈振文,彭霞林,唐 伟,刘 彭
连铸. 2018, 37(5): 9-1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6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连铸坯表面裂纹和夹杂物控制出发,结合连铸工艺理论和生产实践,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有效地解决了连铸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稳定了生产,改进了质量。
Select
涟钢CSP半无头轧制辊缝润工艺优化与应用
刘旭辉,余 强,刘振宇
连铸. 2018, 37(5): 13-1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5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涟钢CSP线半无头轧制过程中的辊耗、轧制力、板形质量等进行攻关。通过对轧辊温度测量时刻、停机时刻、空冷时间进行分析。建立了轧辊热凸度变化函数,对不同机架的润滑油进行差异化控制策略。辊缝润滑的使用效果表明:F2-F6载荷降低8%~12%、轧辊磨损均减少、板凸度小于20 μm、麻点等表面缺陷显著减少。辊缝润滑工艺对热轧板微观组织影响不大,同时改善表面质量。
Select
热轧板卷LF轻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徐刚军,刘 彭,隋亚飞
连铸. 2018, 37(5): 19-2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6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涟钢依托KR一键式脱硫、BOF炉后精确预脱氧和氩站自动底吹技术,开发了应用于高级别热轧板卷的LF轻处理技术。通过LF一次性加铝脱氧,控制加铝前钢中[O]处在40×10-6~100×10-6之间,加铝后钢液软吹8 min的操作方式,解决了LF精炼不造渣、不脱硫、不钙处理时塞棒容易上涨的难题。通过炉后精确预脱氧和顶渣改质可以控制LF进站钢包顶渣T.Fe质量分数不超过3%,保证钢液洁净度不变差。LF轻处理路线下钢液中硫质量分数更低,中间包钢液中硫质量分数只有0.003 5%,同比传统LF精炼工艺下中间包钢液硫质量分数是0.004 6%。采用LF快速处理工艺时不仅成本降低显著,而且钢中氧氮质量分数比传统工艺低10×10-6左右,各尺寸区间的夹杂物质量分数更少,成品疲劳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Select
微合金钢酸洗工艺试验研究
杜洪波,梅淑文,王海龙
连铸. 2018, 37(5): 26-2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7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验室模拟微合金钢酸洗工艺过程,对比了不同酸洗温度、酸洗时间下添加缓蚀剂对酸洗表面的影响,并对铁损和缓蚀抑制率进行了分析。
Select
Ti在浇铸过程使耐材性能改变的机理及实践研究
王时松,甄先锋,王 伟,郭晓晨,李永康,唐 庆
连铸. 2018, 37(5): 29-3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3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中国某中钢含钛焊接用钢连铸过程中对耐材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长水口与浸入式水口(以下统称水口)易与钢水中Ti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侵蚀。通过改进水口的理化指标,水口的使用时间均提高至4 h左右;结晶器保护渣易与钢水中Ti反应导致性能改变,影响使用效果,通过优化保护渣组分,改善了保护渣的现场使用性能。
铸柸质量
Select
连铸工艺对马氏体不锈钢刀具水波纹缺陷的影响研究
白海旺,张永亮,
连铸. 2018, 37(5): 33-3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4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3Cr13马氏体不锈钢连铸坯生产刀具时出现的“水波纹”缺陷进行了分析,缺陷处元素的偏析严重,同时与连铸坯低倍进行了对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连铸坯 “白亮带”是导致刀具“水波纹”缺陷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连铸中间包温度、电磁搅拌工艺参数,降低了连铸坯低倍“白亮带”缺陷程度,消除了刀具水波纹缺陷。
Select
10B21冷镦钢线材表面翘皮缺陷成因分析
孙江波,刘 旋,翟晓毅,孙彩凤
连铸. 2018, 37(5): 39-4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5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10B21含硼冷镦钢线材表面翘皮缺陷的形成原因,借助光学显微镜及SEM对缺陷横截面的形貌、组织、成分等进行了检测,利用氮氧分析仪对成品线材的气体质量分数进行检验,对缺陷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缺陷为连铸方坯表面角部横裂纹在轧制过程中形成的褶皱。通过调整10B21含硼冷镦钢的入炉料结构及对生产过程加强控制,进而控制钢中氮质量分数,可有效的避免线材表面翘皮缺陷的产生。
Select
304L板坯表层凝固组织和夹杂物分析
陈兴润,潘吉祥
连铸. 2018, 37(5): 44-4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1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侵蚀、彩色金相和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板坯宏观组织及其板坯表层残留铁素体的形貌、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和夹杂物进行了分析,并采用JMatPro 软件对304L不锈钢1 000~1 600 ℃的凝固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304L的凝固模式为FA模式;304L不锈钢板坯表层树枝晶发达,富Cr贫Ni的残留铁素体呈点状、棒状、骨骼状分布;高温铁素体质量分数平均值为8.57%;板坯表层夹杂物都呈现为球状,类型为CaO-SiO2-Al2O3-MgO。
Select
超低碳保护渣控制钢水增碳的研究
雷志亮,张东栋,梅 峰,赵欢欢
连铸. 2018, 37(5): 49-5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55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超低碳保护渣和液面波动等对钢水增碳的影响,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两种保护渣的差异,发现保护渣是影响钢水增碳的主要因素,液面波动增大也加剧了钢水增碳程度。相应地采取控制钢水增碳的措施:减少保护渣中的自由碳质量分数,增加保护渣黏度,使熔渣层厚度由10~15 mm增加至15~20 mm;推进提高钢水纯净度,推进恒拉速浇注,减少了液面波动。通过以上措施的改进,保护渣A钢水增碳由4.0×10-6降低至0.8×10-6,保护渣B钢水增碳由2.4×10-6降至1.1×10-6,提高了生产控制水平,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同时降低了材料改判率。
Select
电磁搅拌对Q345D连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
杨海峰,汪渊源,李廷刚,李 彬,孙晓辉,梁小凯,雷作胜
连铸. 2018, 37(5): 54-5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6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五矿营钢)生产的Q345D钢种为研究对象,借助商业软件ProCAST,采用元胞自动机-有限元耦合方法对不同二冷区电磁搅拌强度下,Q345D钢连铸坯凝固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同时,与有无电磁搅拌条件下实际生产的连铸坯组织对比分析,证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当频率为6 Hz,电磁搅拌强度从0 A增加到400 A时,连铸坯内部等轴晶比例逐渐增加,从19.99%增长到了41.39%;晶粒平均半径从1.73×10-3m减小到1.68×10-3m,晶粒平均尺寸从8.21×10-6m2减少到6.99×10-6m2,晶粒细化明显。与未施加电磁搅拌相比较,在电磁搅拌的作用下,随着电磁搅拌强度的增加,连铸坯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连铸设备
Select
160 mm×160 mm方坯连铸机改造实践
占贤辉,毛敬华,阎建武
连铸. 2018, 37(5): 59-6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4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某钢铁厂160 mm×160 mm方坯连铸机生产品种钢时出现的夹杂物较多,内部质量较差,表面质量缺陷的情况,通过应用连续矫直技术、三维动态配水模型,连铸智能管理系统,优化中间包流场,更换拉矫机和振动梁等工艺设备措施,小方坯质量缺陷得到了显著的降低,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Select
论连铸机对弧测量的原理性差异及对比分析
孙 博,王臻明,段雪亮 ,王国连,蒋海涛
连铸. 2018, 37(5): 63-6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5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铸机扇形段的对弧是连铸工艺的重控指标,也是连铸设备功能精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弧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连铸坯的质量。连铸机在线测量对弧主要有弧板测量法和辊缝仪测量法,两种方法测量同一位置的对弧时,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哪一个更准,用哪一组结果指导下一步工作,这些困扰着现场工作人员。从原理性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CAD模拟计算对比不同情况下测量的结果差异。
Select
大方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结构的创新设计
姜宗明
连铸. 2018, 37(5): 67-6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7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就攀钢提钒炼钢厂大方坯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在生产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经过现场的多次测量和设计计算,突破常规思维,大胆对扇形段辊子的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与实验,解决了扇形段辊子零部件寿命低的难题,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Select
解析法连铸机精度恢复
吴 悠,安领军,单京涛
连铸. 2018, 37(5): 70-7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8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就连铸机大修精度恢复,提出新的解决办法,通过对连铸机重新建立坐标系,整体测量,根据测量数据结果,用最小调整量恢复连铸机精度。
Select
迁钢倒角结晶器的实践与应用
俞学成,刘风刚,马 威,倪有金,朱建强,刘国梁
连铸. 2018, 37(5): 75-7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3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重点阐述迁钢倒角结晶器的发展与应用实践。对于倒角结晶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角部纵裂纹、铸坯边部压痕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解析。同时,对于倒角结晶器在线调宽和异钢种连浇技术的应用也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