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9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2-25
全选
|
连铸工艺
Select
400 mm特厚板坯尾坯浇铸工艺的研究
赵 晶,王臻明,王国连,甄新刚,王玉龙,胡显堂
连铸. 2019, 38(1): 1-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96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板坯尾坯浇注为非稳态浇注过程,400 mm特厚板坯尾坯常伴随着表面横裂纹和中心缩孔质量缺陷。研究了不同的尾坯浇注拉速工艺和尾坯封顶工艺对特厚板坯尾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尾坯浇铸拉速v<0.5 m/min的时间t<5 min,使得矫直区尾坯表面温度在910 ℃以上,能够有效降低铸坯的表面横裂纹;尾坯采用无水封顶工艺,能够有效降低铸坯的中心缩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特厚板坯尾坯废品量由改善前的月平均242 t降低到月平均30 t,降低了87.9%;尾坯中心缩孔长度由(3.0~3.5) m缩短到(1~2) m,效果明显。
Select
本钢薄板坯连铸SK85高碳钢的生产实践
于海涛
连铸. 2019, 38(1): 5-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1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薄板坯连铸机主要产品为硅钢、低碳钢、耐候钢、低碳合金钢、中碳钢等,为了调整薄板坯产品结构而开发新钢种,试生产了SK85高碳钢并一次成功完成浇铸,填补了产品结构空白。根据高碳钢的钢种特性,结合薄板坯生产线的设备和工艺特点,对高碳钢结晶器保护渣性能、软压下和二冷强度进行了优化,消除了结晶器内铸坯黏结情况以及铸坯表面横裂纹缺陷,为后续连轧提供了合格铸坯。
Select
通道式中间包内引流砂运动过程研究
任三兵,秦 波,张 丰,
连铸. 2019, 38(1): 10-1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3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薄带连铸使用的中间包,建立了非稳态开浇和颗粒运动的耦合模型,计算了开浇过程中引流砂在中间包中的运动情况。计算过程中,分别考虑了两种尺寸分布的引流砂运动情况。同样数目颗粒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两种引流砂的上浮率和每种颗粒直径引流砂的上浮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不同直径引流砂在中间包开浇过程中的运动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同时为钢包使用引流砂的直径范围提出参考。
Select
浅谈如何减少生产低碳低硅铝镇静钢时结晶器卷渣
刘曙光,赵建平,王 帅,刘 鑫,徐 伟,单庆林
连铸. 2019, 38(1): 14-1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4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低碳低硅铝镇静钢生产过程中结晶器卷渣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稳定结晶器液位、防止水口堵塞、提高保护渣的熔速、黏度以及表面张力、保证合适的浇注温度和拉速、合理的耐材烘烤制度、选用合适的振幅和频率以及采用正确的加渣捞渣操作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控制夹渣的良好效果,使铸坯夹渣率从24.16%降低到2.62%,解决了结晶器卷渣问题。
Select
高碳工具钢板坯连铸生产工艺优化
苏瑞先,苏志坚
连铸. 2019, 38(1): 18-2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4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某钢厂板坯连铸机生产高碳钢BJS55C为研究对象,结合钢种高温力学实验,优化了高碳钢BJS55C连铸生产工艺。其中对铸机弯曲段二次冷却强度减弱,调整各区冷却水分配,使板坯通过矫直区避开了脆性温度区间,板坯角部裂纹发生率降低41%;优化动态轻压下压下区间,压下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板坯低倍指数由2.6改善到2.0;高碳钢保护渣熔点由1 100 ℃降低到980 ℃,保护渣黏度(Pa·s,1 300 ℃)由0.14降低到0.08,保护渣熔化效果与透气性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了板坯连铸生产高碳钢的一些关键难题,实现了高碳钢连铸的批量稳定生产。
铸柸质量
Select
易切削钢方坯凹陷原因分析及控制
张志明,谢杰智,敖永明,万 翔,韦乾永
连铸. 2019, 38(1): 22-2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6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1215MS牌号易切削钢坯表面凹陷缺陷,采用抛丸、酸洗、金相、电子探针和能谱仪检测分析凹陷的特征,结合生产实践,研究分析凹陷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结晶器采用高振频、低振幅的正弦振动方式,降低结晶器冷却强度,提高二次冷却的均匀性,抑制坯壳过早收缩,优化保护渣性能,降低渣的黏度,提高浸入式水口对中精度,能够有效控制1215MS钢坯凹陷发生。
Select
钛微合金钢连铸中TiN与TiC析出热力学研究
吴石新,陈登福,汪勤政,靳 星, 刘 涛,龙木军,段华美,
连铸. 2019, 38(1): 28-3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7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铸过程中夹杂物的析出对铸坯的组织性能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钛微合金化Q345钢中TiN 、TiC夹杂物的析出规律,对TiN 、TiC的生成热力学进行了计算,计算了Q345钢的固/液相线温度、碳氮化物的析出温度、不同温度下TiN、TiC的平衡/实际溶度积和析出时所需的Ti、N初始浓度,分析了高钛钢在凝固过程中TiN 、TiC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TiN 、TiC在液相线温度以上不能析出;由于Ti、N、C在凝固前沿的富集,当两相区fs>0.56时,TiN开始析出,当两相区fs>0.92时,TiC开始析出;在固相奥氏体中有TiN粒子析出,而TiC的析出温度较TiN低,在铁素体中析出。
Select
水雾对高温铸坯表面辐射测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谭 锴,赵晶军,龙木军,吴石新,黄云伟,陈登福,张许阳,
连铸. 2019, 38(1): 35-3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94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铸二冷区大量水雾对铸坯表面辐射测温造成不可忽视的误差,为探明水雾对高温铸坯表面辐射测温的影响规律,设计了研究水雾对高温铸坯表面辐射测温误差影响的实验装置,并利用实验装置以水雾厚度、铸坯实际表面温度、水量、气压为影响因素研究了水雾对辐射测温误差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存在水雾时,双色辐射测温值比单色辐射测温更加准确,且其与表面实际温度、水量,水雾厚度的关系为T=T双-(aQ+b)h-cQ-d,与气压关系为?T=kh-b1,实验确定了各参数值,得出了根据双色辐射测温值计算铸坯表面实际温度的表达式以及实际表面温度、气压对测温误差影响的关系,研究结果希望能为连铸过程提供准确测温的方法。
Select
连铸板坯角部结疤缺陷的研究与实践
徐利平,汪洪峰
连铸. 2019, 38(1): 40-4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0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宝钢梅山炼钢厂连铸板坯角部结疤缺陷形成过程与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板坯结疤的宏观形貌分析和形成全过程的现场跟踪观察,初步判断板坯角部结疤缺陷产生于结晶器内弯月面位置。其原因在于弯月面初生坯壳的破裂、溢流、冷凝过程造成了坯壳角部凝固沟溢流。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即减少保护渣的烧结性,严格控制结晶器振动偏差,做好结晶器均匀冷却的控制,从而保证结晶器铜板质量及与结晶器内初生坯壳受力相关的设备功能的精度,避免板坯角部结疤缺陷的产生。
Select
无取向硅钢夹杂物分布及对带钢性能一致性的影响研究
程 林,胡志远,庞炜光,赵晓东,刘龚涛,侍爱臣
连铸. 2019, 38(1): 44-4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5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无取向硅钢的典型牌号,在带钢长度上的夹杂物和析出物的种类、形貌和分布做了系统的检测和分析对比。 1 μm以上的夹杂物主要为Al2O3及CaO-Al2O3夹杂,其分布在钢卷不同部位差异较小;尺寸在0.5 μm 以下的细小析出相主要为AlN、MnS以及它们的复合析出,在钢卷头部分布的数量明显较尾部多。夹杂物和析出物分布的差异造成了晶粒尺寸的差异,头尾晶粒尺寸差异达到20%左右,进而造成了头尾磁性能的差异。
Select
DC01EK角裂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刘文华,徐刚军,张丽琴
连铸. 2019, 38(1): 49-5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07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涟钢生产的DC01EK搪瓷用钢的角部横裂纹,分析了板坯角横裂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防止角部横裂纹的控制措施,采用相关控制措施后,板坯角部横裂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最初浇次平均发生率的20%降到目前浇次平均发生率的2%。
连铸设备
Select
PIV测速技术分析异型坯连铸结晶器流场
张建伟,苏 旺,崔 衡,严进宝,刘建华, 王福良,张开天,王汝栋
连铸. 2019, 38(1): 54-6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93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1[∶]1异型坯结晶器物理模型,采用PIV粒子测速技术,研究断面尺寸为767.3 mm×383.1 mm×103.2 mm异型坯结晶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和不同水口结构对结晶器内流场的影响。PIV实验结果表明,减小拉速和增大水口底部内径可以有效地减小冲击深度,结晶器深度860 mm处水口中心最大流股速度分别下降了27.96%和41.46%;增加拉速和减小水口浸入深度可以提高流场下旋涡上顶点位置。通过减小拉速和浸入深度,增大水口底部内径可以改善结晶器内流场。
Select
典型活动扇形段改造
吕士金,秦 勇
连铸. 2019, 38(1): 61-6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09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现有设备条件出发,对导向辊结构、润滑形式及框架结构等进行对比总结,通过对改造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跟踪分析,验证了活动扇形段改造方案的正确性,为炼钢连铸区域相关设备改造提供依据。
Select
板坯连铸结晶器修复及使用监管技术探讨
何宇明
连铸. 2019, 38(1): 66-6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28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的3台大型板坯连铸机,均采用直弧型连铸机,生产裂纹敏感性极强的包晶钢和坯壳易鼓肚的低碳低硅钢,2009年底投产一段时间后,相继出现过结晶器角缝夹钢、窄面鼓肚等问题,经过2009年来进行的一系列改进工作,2013年结晶器基本保持了功能精度稳定,此后一度生产规模逐渐下降,结晶器功能作用未见异常,2017年生产规模再次上升后,结晶器组装质量出现不满足大生产要求的问题,重新审视结晶器修复及监管技术成为必须。
Select
连铸坯质量监视管理系统
葛小波
连铸. 2019, 38(1): 70-7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29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连铸坯质量监视管理系统的产生背景、架构设计、业务规则和实现方法,此系统的应用可实现对浇次头尾坯、接痕坯、混浇坯以及敞浇等非稳态浇铸坯的实时监视和信息传递,缺陷铸坯及时分拣下线可提高热送直装效率并降低缺陷坯发后工序造成的质量损失。
Select
蓄热焚烧炉特点及发展趋势探究
张艳娟,周峻水
连铸. 2019, 38(1): 73-7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51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蓄热焚烧炉工作原理,两室式、三室式、旋转式三种蓄热焚烧炉分类方式及工作流程,并对三种蓄热焚烧炉优缺点进行对比总结,最后对蓄热焚烧炉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Select
8流中间包选型对连铸机生产及工艺的影响
熊成剑
连铸. 2019, 38(1): 77-8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80142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8流中间包两种不同的设备选型,结合已经投产的不同连铸机工程的实践案例,对连铸机设备组成、工艺布局、生产操作、耐材消耗以及成本和效益的不同影响,详细阐述两种选择的利与弊,并作深入对比和分析,为今后8流连铸机建设方案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