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涵, 李慧蓉, 李建平, 王博, 孙立根, 彭飞, 朱立光
相较于传统电镀修复技术,激光熔覆在结晶器镀层修复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激光高温作用效应,尤其是工艺参数对修复质量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此,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激光熔覆过程的影响规律,旨在确定结晶器镀层修复的最佳工艺参数窗口。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随着激光功率增大、激光半径减少和扫描速度降低,体系的最高温度明显上升,熔融过渡层和热影响区的尺寸逐渐增大,结合区域的等效应力、应变增大;当激光功率达到2 500 W以上、激光半径不超过1.5 mm、扫描速度不超过4 mm/s时,镀层与铜基体间能形成完整的冶金结合。在实际熔覆实验中,当激光功率从1 500 W上升到2 500 W时,熔融过渡层宽度从196 μm增加到306 μm,热影响区宽度从763 μm增加到1 080 μm;激光半径从1.0 mm增加到2.0 mm时,热影响区宽度从1 330 μm降低到884 μm,但熔融过渡层宽度呈现一定的波动。因此对于结晶器镀层的激光熔覆工艺,应在保证镀层金属完全熔化的前提下,采用相对较低的激光功率、合理的扫描速度和激光半径,有利于降低热影响区宽度,减少结晶器修复时的修磨量,提高修复次数,降低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