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10-15
  

  • 全选
    |
    试验研究
  • 王兰;邢文静;丁厚福;杜晓东;郑玉贵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对低碳高合金钢和高锰钢湿磨衬板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高合金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高锰钢的小一个数量级,低碳高合金钢有自钝化倾向,而高锰钢则一直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且其耐腐蚀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恶化;随着冲击功增大,两种钢磨损失重呈不同程度的增大;在2.0 J冲击功下,两种钢的磨损失重相差不大;2.7 J与3.5 J时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失重明显较小。2.0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显微切削,高锰钢主要为挤出硬化棱的疲劳剥落和腐蚀磨损;2.7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主要为挤出硬化棱的剥落,高锰钢主要为块状腐蚀剥落;3.5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主要为硬化层的疲劳剥落,高锰钢主要为较深层的大块疲劳剥落。
  • 李建华;陈士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高碳钢盘条与铸坯质量相关的组织缺陷。分析了这些组织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盘条生产和后续拉拔的危害,为高碳钢盘条的生产及产品质量分析提供参考。
  • 潘小强;左汝林;党莹;李聪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镜对热轧态下的耐火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耐火钢的显微组织为等轴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粒状组织的混合产物。同时分析了这种耐火钢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陈琳;宗燕兵;苍大强;崔衡;甄云璞;金翼;王富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室研究了超声波对工业纯铝凝固组织的影响,找出了超声波影响金属铸锭凝固组织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应用的到工业中试验。研究表明,超声波处理明显改善工业纯铝的凝固组织,细化了晶粒,但是在工业试验中实验室所用设备功率并不能满足现场要求,试验效果不明显,需要根据现场条件改用大型超声波设备来实现晶粒的细化。
  • 张爱民;高玲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结合中厚板的生产工艺,对16MnDR、15CrMoR和15MnNbR等压力容器中厚板的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级别进行了分析,为开发更高级别压力容器用钢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 刘稳善;解培民;刘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索了适应某铜矿大型球磨机的低铬铸铁需要,研究了磨球成份,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开发了一种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的低铬铸铁及其强韧性处理的工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磨球的吨矿石消耗量从080~090 kg下降到060~065 kg,每年可减少磨球消耗140 t。
  • 隋晓红;李昊涵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连铸结晶器用CrZrCu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氧化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确定了该合金抗氧化级别的温度区间。运用金相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将自行研制的CrZrCu合金与进口同类材料的氧化产物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Cr、Zr、Mg元素提高合金抗氧化性能作用的机理。结果证明:自行研制的CrZrCu合金具有更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 冯大圣;焦锋;陈娟;王应彪;杜宝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行研制的单轴式声悬浮装置,实现了密度为79 g/cm3的钢球的稳定悬浮。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两种不同形状谐振腔的声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凹球面形反射面能够有效提高悬浮性能,同时解释了实验过程中小球沿凹球面壁运动的现象,对进一步研究声悬浮装置结构对悬浮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理扬;李俊;张红;刘俊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了合金化热镀锌镀层相结构研究的常用方法,如金相法(包括彩色金相)、X射线衍射、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观测和透射电镜衍射等,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重点介绍了用于半定量、定量分析的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目前常用于相鉴定的透射电镜衍射法。
  • 测试技术
  • 衡阳;朱洁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阶回转曲线(firstorder reversal curve 简称FORC)图谱法被视为研究滞后效应领域中的“指纹鉴定”,受到了地质学界和物理学界的科学家极大的关注。在磁滞后系统中,FORC图谱可以相当敏感地表征磁性颗粒间的交换作用和矫顽力的分布情况,并且能够对磁化过程中的动态问题如不同的磁场变化速率等情况做出精确的分析。FORC图谱法也可应用到其它有滞后效应的领域如铁电滞后、热滞后、弹性滞后等。文章将从磁性领域入手,通过比较Preisach模型引入FORC图谱法,利用Takacs模型验证FORC图谱的计算过程,并列举出FORC图谱在纳米双相磁性材料的应用。
  • 陈永昌;李守华;谭家隆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超声变幅杆振幅位移是表征功率超声系统输出声功率大小的重要性能指标,已知的测量方法要么测量精度差,要么不易操作。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电感测微仪来测量振幅位移的方法,同时为了研究负载对超声变幅杆振幅位移的影响,设计了在空气和柴油两种媒质中的实验以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简便和结果相对准确等优点,对于测量超声变幅杆的振幅是一种实用和可取的方法。
  • 杨荣国;武少文;杜磊;陈宝明;董有尔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4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透明液体折射率受温度影响变化的实验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得到透明液体水从18 ℃~50 ℃的折射率变化曲线。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测试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并可用于多种透明液体折射率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干涉环的吞吐可以形象地反映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动态过程。
  • 王玉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的纵波传播速度,进一步测量该固体的杨氏模量,得到了测量固体杨氏模量的一种新方法。
  • 张金民;岳宗洪;韩顺昌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321/Qd370qD爆炸焊接界面附近纳米晶与单晶的电子衍射。解释了纳米晶与单晶复合电子衍射谱的特征。分析了纳米晶衍射环与单晶衍射斑点强度的变化,根据强度可以定性判断纳米晶与单晶的相对含量。
  • 专题研究
  • 吴益文;张霁菁;华沂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按照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对冷轧奥氏体不锈钢板的断后伸长率进行了测试,并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当k=2时,置信概率p=95%,断后伸长率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A=62.5%±2.0%。
  • 缺陷分析
  • 刘智勇;翟国丽;董超芳;李晓刚;孟庆昆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5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宏观和微观腐蚀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相关的理论计算对40CrNiMo钻杆钎头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0CrNiMo钻杆钎头发生的是冲击疲劳断裂;材质韧性不足、粗糙表面或内部较大的夹杂物共同促进了裂纹发生,并导致最终断裂。
  • 推广与应用
  • 魏建忠;宗斌;王国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25(5): 5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汽车油箱缝焊样品为例,采用苦味酸饱和水溶液可以比较好的显示一些电阻焊的焊核形貌;真实熔合线位置显示清晰,便于观察、测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一些关键的细节必须注意,以保证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