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2-15
  

  • 全选
    |
    试验研究
  • 崔占全;康国旺;张向红;翟进坡;曹国洋;王洪明;孙晓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焊接物理模拟技术,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不同t8/5,对3Cr1Mo0.25V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热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利用热膨胀法测定了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观察了模拟粗晶区的光学显微组织,测定了相应的维氏硬度,分析了合金元素对3Cr1Mo0.25V钢焊接粗晶区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为3Cr1Mo0.25V钢焊接工艺的选取和制定提供了参考。
  • 何云华;白明华;梁宏志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烧结机漏风是烧结厂的棘手问题,由于漏风导致烧结矿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反矿增多;设备磨损严重;能耗升高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密封结构——高负接触头尾密封装置、无铆接双板簧和新的传动方式——星轮传动的变齿距设计以及增设尾部液压阻尼装置。在现场实施后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烧结机总漏风率下降了27%。
  • 张志明;谢杰智;刘志明;钟凡;黄锐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韶钢低碳拉丝用钢抗拉强度偏高的情况,分析表明钢中微量元素铜、砷、锡含量高是导致低碳拉丝用钢强度高的主要因素。为降低钢的强度,进行了成分与性能的优化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降低钢中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钢中的锰含量平均由原来的0.47%降低到0.25%以下后,能有效解决抗拉强度高的问题,且钢材加工使用性能良好。
  • 段双霞;孙建林;富平原;臧晓俊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Q235B中厚板表面缺陷处的显微组织、非金属夹杂物等进行了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实验发现:钢水脱氧不良;缺陷周围分布着大量的氧化铁质点和非金属夹杂物。可见,这类缺陷是连铸坯上气泡和含夹杂的气囊在加热和轧制过程中胀裂后形成的,称气泡类缺陷。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宁波;赵宇;李春志;李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1J30升温和降温过程分析得出,深低温条件下1J30的马氏体转变为不可逆转变。同时,对1J30内马氏体衍射斑点分析得出:有许多平行的极薄的马氏体片生成;马氏体与奥氏体的位相关系符合“西山关系”。对软磁材料中的马氏体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吕军;唐一科;欧阳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圆管状燃烧室内甲烷气体燃烧的数学模型,对燃烧室回流区的温度场、速度场、流场以及甲烷、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入口高温空气的预热温度,数值模拟了以上变量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空气的预热温度,燃烧室内的反应进行越彻底,温度分布更均匀。研究结果对燃烧室的设计和燃烧室工况分析具有指导意义,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燃烧室几何和结构设计和燃烧过程操作中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 谢广宇;唐荻;武会宾;黄国建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点弯曲法研究了不同组织类型的X70级管线钢的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结果表明:均匀细小的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具有优良的抗SSCC性能;针状铁素体内高密度缠结的位错和碳氮化物在位错网络上的沉淀析出是针状铁素体钢具有优良的抗SSCC性能的主要原因。
  • 董红磊;杨耀东;张宝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XCQ16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XCQ16钢具有较宽的回火温度范围。经860 ℃淬火的XCQ16钢在570 ℃回火时,其强韧性可以达到良好的匹配,为工业中车桥产品热处理制度的确定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 测试技术
  • 陈银莉;余伟;黄秀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网格的传统测量方法的研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提出了把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网格法的测量当中,并对网格法测量应变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字图像的一些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 专题研讨
  • 吴益文;华沂;张霁菁;胥成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对冷轧奥氏体钢板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进行了评定。确定了当k=2时非比例延伸强度的不确定度。
  • 苏洪英;吕丹;杨承波;陈洪凯;李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的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计算,介绍一种维氏硬度试验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缺陷分析
  • 赖朝彬;辛博;陈伟庆;吕瑞国;吴绍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4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低合金中厚板超声波探伤合格率低的问题,采用低倍、金相、扫描电镜检验和断口形貌分析对探伤不合格的中厚板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引起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钢中的氢含量偏高和板坯中心偏析严重,条状MnS夹杂物集聚氢导致氢致裂纹,板材中心部位因偏析产生的少量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导致轧后应力集中,在冷却速度较快的条件下产生微裂纹,最终造成探伤缺陷。通过计算得知MnS夹杂物前端的氢陷阱中氢的浓度远高于陷阱中氢的最大饱和浓度,过剩的氢造成裂纹。采用铸坯及板材轧后缓冷等措施,使板材探伤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 温娟;尹立新;严春莲;刘晓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4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减速机轴在使用不到一周发生断裂。这里对断轴的宏观形貌、金相和扫描电镜的微观组织、夹杂物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断轴组织内部存在焊接裂纹、夹渣及块状夹杂物等缺陷,这些缺陷形成微小裂纹源,使减速机轴在弯曲旋转作用力下发生疲劳断裂。
  • 李文竹;庞兆夫;黄磊;王晓峰;王锐;苏国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某炼钢厂一台与250 t转炉相配套的减速机在试运行中,减速机齿轮轴发生断轴事故。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等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减速机齿轮轴金相组织存在缺陷,不符合设计要求是导致整个轴强、塑、韧性降低,最终断裂失效的根本原因。
  • 栾兆亮;高志新;焦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1): 5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莱钢低碳Q195窄带钢在冷轧中出现起皮、麻点等质量问题,基于生产实践安排了专门的铸坯表面、低倍、带钢表面酸洗跟踪试验,通过成分、金相、裂纹、夹杂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对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从冶炼到轧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的适合性。基于生产实践工艺条件并结合研究分析结果,制定了工艺改进措施,促进了低碳Q195窄带钢的综合实物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