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2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4-15
  

  • 全选
    |
    试验研究
  • 阎有花;刘迎春;方玲;赵海花;李德仁;卢志超;周少雄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考察具有Cu7In3相结构的CuIn前驱膜对CuInS2薄膜微结构的影响,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CuIn薄膜,并对制备态CuIn薄膜在380 ℃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制备Cu7In3前驱膜。采用硫化法对制备态CuIn薄膜和Cu7In3薄膜进行硫化处理制备了CIS薄膜。结果表明,两种前驱膜经硫化处理均在表面生成CuxS偏析相,经KCN刻蚀处理发现以Cu7In3为前驱膜制备的CuInS2薄膜高质量结晶,具有(112)择优取向,适合于制备CI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
  • 李光森;金明芳;姜鑫;储满生;沈峰满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包钢含氟烧结矿中的硅酸盐粘结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结相的熔化特性随粘结相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碱度(w(CaO)/w(SiO2)以及MgO、CaF2和FeO含量粘结相的熔化特性。结果表明,碱度为118时,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时间最短;添加197%MgO,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时间最短;FeO和CaF2含量增加使粘结相的熔化温度降低,但熔化时间变长。
  • 张清辉;陈冷;敖列哥;李锋;吕家顺;张建升;徐伟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多晶X射线面探测器衍射系统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板在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及其分布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受到单向拉伸时原有的表面平均压应力σxx减小,σyy增加;在受到双向拉伸时,原有的表面平均压应力σxx和σyy均减小;最大压应力也是如此变化;缺陷(人为制造的方孔和圆孔)对平均应力影响不大,对最大应力影响较大。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趋势符合较好。
  • 孙永兴;林元华;张智;施太和;王颖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油钻井过程中,钻杆加厚过渡带刺穿和钻具螺纹断裂是最常见的钻柱失效形式,影响了钻井安全和经济效益,一直是国内外冶金和石油钻井研究的重点。传统的断裂力学只能解释石油管柱静态断裂问题,而不能解释动载下钻柱失效问题。文章采用动态断裂韧性评价钻杆断裂性能,在对现有动态断裂韧性测试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动态断裂力学理论研究钻柱失效问题的理论及其测试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国内外钻杆厂家的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得出了钻杆材料动态断裂韧性与钻杆失效的相关性。
  • 李建华;刘静;陈晓;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高碳钢盘条的显微组织及其常见的与热轧工艺、冷拉拔工艺等生产过程相关的组织缺陷。分析了这些组织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盘条生产、后续拉拔的危害,为高碳钢盘条的生产及产品质量分析提供参考。
  • 刘金源;郑晓明;梁建珠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HRB335螺纹钢筋穿水冷却样品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穿水冷却常见产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主要影响钢筋穿水冷却工艺性能的因素。
  • 王林;戴进;杨翠卿;于占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弹条扣件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件。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是生产合格弹条的必要条件。文章介绍了对弹条热处理工艺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最终确定了各项工艺参数,并在试生产中取得成功。
  • 测试技术
  • 宓小川;刘莲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ietveld全谱线形拟合技术定量测定了热轧板表面氧化皮各组成相的含量,谱线拟合时准确、合理地选择晶体学参数和峰形模型是拟合成败的关键。与传统的X射线衍射定量方法相比,Rietveld全谱线形拟合定量分析具有无需标样、适用面广、结果准确等特点。
  • 范弘;贾慧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厚壁承压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自动化探伤中探头的扫查设计,以及采用该方法开发的钢管自动探伤设备的实用效果。
  • 刘浩;赵军;丁桦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3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材料的疲劳过程是能量耗散的过程,在宏观上表现为热耗散,能量理论是研究材料疲劳行为微观机理和宏观现象的桥梁。文中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具有颈缩部分的45号钢试件疲劳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温度变化的机制,并介绍了快速确定45号钢疲劳极限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测得的疲劳极限合理,且该方法具有非接触、便捷、低成本等优点。
  • 郭伟彬;何玉怀;苏彬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4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应力场强法对旋弯疲劳和扭转疲劳极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3种金属材料的旋转弯曲和扭转疲劳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和扭转疲劳极限之间的关系同解析表达式给出之间的吻合得非常好,因此得到结论,应力场强法能够比较好的描述两种疲劳强度极限之间的关系。
  • 专题研讨
  • 刘凤芳;宫明龙;尹立群;马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4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定高温拉伸实验中抗拉强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取GH4033材料加工成 5的圆形比例试样,通过数学公式及分析影响结果的各项因素,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各种来源的相对不确定度,得到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及最终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 吕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4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定钢材抗拉强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以25热轧带肋钢筋为例,根据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试验结果的各项因素,计算各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求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给出热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测量结果的检测报告。
  • 缺陷分析
  • 王荣;孙明正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5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强度螺栓材料为20MnTiB钢,服役时间约24 h发生断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直读光谱仪、能谱分析仪和显微硬度机等手段,对断裂螺栓进行了宏观、化学成分、氢含量、硬度、金相、能谱和开裂面电子显微形貌分析后,得出该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使用前已经存在裂纹,造成应力集中,在拉应力的作用下,材料中的氢原子向裂纹尖端移动、富集,使局部氢浓度升高,螺栓发生了氢致延迟脆性断裂。
  • 邓鑑清;王明政;刘胜英;王通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5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冲洗阀出现进水端连接螺母纵向断裂。采用宏、微观、扫描电镜、化学分析、应力测定及计算等方法对断裂螺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母存在多种铸造及加工的宏观、微观观察缺陷和残余应力过高是螺母断裂失效的原因。
  • 曹博蕊;王银军;周丽萍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5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托辊轴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硬度等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托辊轴表面淬火工艺选择不当,导致轴身表面淬火不良及淬硬层不均匀是导致托辊轴最终断裂的主要原因。
  • 贾元伟;廉晓洁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8, 26(2): 6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Gleeble3800热/力学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压缩试验时出现砧子受力部位凹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延缓此现象发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