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ISSN 1001-0777
CN 11-2119/O4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管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9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9-15
全选
|
试验研究
Select
昆钢冷轧薄板St13抗拉强度与洛氏硬度关系探讨
汪勤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年多的生产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回归分析法求出昆钢冷轧薄板St13洛氏硬度和抗拉强度间回归方程式,达到利用洛氏硬度值来预测在一定置信区间相对应的抗拉强度的目的。
Select
超低碳高强度耐候钢中析出相的电镜观察
周千学 刘志勇 李平和 关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武钢开发的的耐大气腐蚀钢(WQ450GN)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力学性能优良;微观组织为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少量贝氏体组织,析出的第二相主要为细小稳定的(Ti,Nb) (C,N)和少量的ε-Cu,这些析出的第二相对材料性能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及相变强化。
Select
稀土耐热钢的高温性能研究
杜晓建 王龙妹 陈雷 刘晓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冶炼了达到目标成分的稀土耐热钢,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850℃~1050℃温度范围内的热拉伸试验,采用电阻炉在1100℃,1150℃,1200℃下进行了循环氧化试验。结果发现,加入适量稀土提高了耐热钢的热塑性,含稀土0.06%试验钢的断面收缩率比未加稀土的试验钢的平均提高了14.3%;加入稀土提高了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性,含稀土耐热钢在1200℃时仍具有抗氧化能力。
Select
X80级管线钢抗氢致开裂和应力腐蚀开裂性能研究
崔海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1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采用NACE标准研究了鞍钢生产的X80级管线钢的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和氢致开裂(HIC)行为,研究表明鞍钢X80级管线钢具有较好的抗SSCC和HIC性能;其中临界名义应力Sc达到:1265Mpa;裂纹敏感率、裂纹长度率、裂纹厚度率均为0;酸性环境下氢的扩散以及应力集中的交互作用导致材料的韧性损失,从而促使裂纹形成和扩展导致材料的断裂;以均匀细小的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具有优良的抗SSCC&HIC性能。
Select
45钢轴件的性能分析
刘丽霞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17-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45钢轴件的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锻造温度偏高,又未进行正火处理,造成了显微组织的异常,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变形现象。
Select
含碳量和控冷工艺对盘条ER50-6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张爱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19-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不同含碳量的ER50-6盘条控冷工艺研究。结果发现含碳量和冷却工艺的控制是生产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的ER50-6盘条的重要保证。ER50-6盘条碳含量控制在<0.070%时,可以使盘条的抗拉强度的值控制在较低水平 。
Select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王道岭 孙爱芹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22-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电子探针波谱仪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了定量分析检测,对测试过程中检测线的选择及谱线干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组分复杂样品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测试技术
Select
建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在线测量
张苏保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26-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介绍了导热系数的传统测量方法—热线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导热系数在线测量系统。通过与传统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比较,该测量系统简化了操作、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Select
直流冲击法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华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28-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依据磁性直流冲击法的测量原理,分析讨论了直流冲击法测量过程中所受到的一些影响因素,对测量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后,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检测精度,从而来提高产品检验的质量。
Select
冲击试验能力验证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探讨
佟艳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3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能力验证计划的结果,确定冲击能力验证结果指定值及其不确定度的方法,并以实际能力验证项目具体实例,验证了依据初始稳健平均值及其稳健标准偏差多次修正确定能力验证结果指定值及其不确定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对能力验证同行在冲击能力验证结果指定值及其不确定度评估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Select
伸长率换算在力学检验中的应用
叶姜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35-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了伸长率换算标准,并探求了其在力学检验中的实际应用。实际应用中将钢材试样的原始标距设为一固定值,然后测量断后标距,利用Oliver换算公式作为转换工具,通过计算机的便捷性换算得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断后伸长率。本文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方便性和可行性,并就应用中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缺陷分析
Select
S55C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较低的原因分析
邱倩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38-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某钢厂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较低的S55C轴承钢取样做蓝脆断口试验:SEM显微形貌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测定试样中碳、硫的不均匀度等理化特性分析,同时对该钢的宏观夹杂物进行测定,发现该钢半径二分之一区域处的碳、硫等元素的含量较高,边部与心部都为负偏析,而且其断口SEM的显微形态上有硫化物的析出并伴随微区的沿晶断裂,从而找出了导致该钢疲劳寿命较低的主要原因。
Select
船板钢分层缺陷的原因分析
王智轶 乐可襄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4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船板钢分层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船板钢分层缺陷主要是由于铸坯中存在偏析处的硫化物夹杂、含C、Nb、Ti的带状组织是船板钢分层产生的主要原因
Select
汽车发动机缸体裂纹分析
孙宜强 张萍 吴立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45-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某汽车用铝硅系合金铸造成型的发动机缸体上的渗漏裂纹进行了相关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渗漏裂纹产生的原因与疏松孔隙等铸造缺陷有关,在发动机运行中产生的各种应力作用下,铸造缺陷易扩大、相互连通并形成裂纹,它不断扩展并贯穿壁厚,最终导致渗漏现象。
Select
冷轧低碳铝镇静钢表面起皮缺陷成因分析
赵新凯 李刚利 刘西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49-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冷轧带钢的质量异议绝大多数都集中于表面缺陷问题,冷轧带钢表面缺陷形态千变万化,产生原因错综复杂,炼钢、热轧、冷轧之间各工序都可直接或间接造成表面缺陷的产生。本文对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冷轧厂低碳铝镇静钢的表面起皮缺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起皮缺陷的原因归结于皮下夹杂和皮下气泡。笔者认为各工序只有正确识别各种缺陷,加强对缺陷的检测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改善产品质量。
Select
重载车轮轴疲劳断裂分析
曾静 姚中海 吴立新 孙宜强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54-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用40Cr钢制造的重载车轮轴在试车过程中的断裂,具体分析了其宏观和微观断口形态以及轮轴各部位的显微组织特征等,特别就车轮轴断裂性质及其本质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讨论。最终认为:轮轴的断裂属典型的旋转弯曲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于轮轴R8根部。轮轴R8根部表面未经淬火,同时存在磨损条带和表面微裂纹,是导致了轮轴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Select
机车轮箍断裂失效分析
孙宜强 刘静 龚桂仙 张萍 王志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5): 59-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机车轮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崩箍。为确定轮箍断裂原因,使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试样的断口、裂纹和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轮箍断裂属于疲劳断裂,疲劳裂纹起源于轮箍内径表面扣环安装槽外侧的焊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