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9-11-15
  

  • 全选
    |
    试验研究
  • 赵志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热轧钢板产品常出现的旁弯、翘曲等板形质量问题,通过盲孔法测量钢办矫直前以及粗矫、精矫后的残余应力分布来分析矫直工艺对带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以便改善热轧钢板产品的质量。实测结果表明:矫直前钢板板宽方向残余应力很不均匀,并且在钢板边部存在残余压应力使钢板出现边浪等板形不良的情况;经过粗矫后应力值分布不均减小;在精矫后应力值进一步减小并且分布趋于均匀。而同一矫直工序中钢板长度方向不同位置残余应力分布也不同,其中钢卷中部的残余应力值为最小。
  • 卢慧娟 李亮 姜世全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马氏体体积分数(M%)的大小对盘条HRB400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含不同体积分数马氏体的试样进行拉伸数值仿真计算;并根据数理统计知识,得出了屈服强度(Rp0.2)、抗拉强度(Rm)与马氏体体积分数(M%)的经验回归方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证实了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用来描述当马氏体含量较低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关系。
  • 朱施利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观测和分析了40MnB钢铸坯断面不同位置的枝晶偏析形貌,并对枝晶和枝晶间成分偏析进行微观检测;研究了不同热轧压下量时显微组织的偏析形态;借助扩散方程讨论了枝晶间距和热轧显微组织对带状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40MnB钢铸坯由表面到中心偏析逐渐加重,C、Mn元素在枝晶间偏析,铸坯中心处Mn元素偏析严重;偏析间距决定着消除带状组织的难易;减轻铸坯枝晶偏析和增大热轧压下量有利于消除带状组织。
  • 付勇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13-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RH真空处理后喂入钡镁锆钙复合包芯线对28Cr2Mo钢进行了夹杂物变性处理,发现夹杂物由片层状MnS夹杂变为颗粒状含有Ca、Mg、Zr的复合硫化物夹杂,夹杂物大小减小,分布形态由原长链状分布变为弥散分布。钢板横向冲击韧性大大提高,各向异性得到较大改善。
  • 张慧郁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17-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十八辊轧机辊系进行了模拟,计算模型对辊系的弹性变形与带钢的弹塑性变形按照接触问题进行耦合分析。利用此模型,得出了轧制力对辊系弯曲变形的影响以及辊系弯曲变形沿轧件宽度方向的分布,并分析了轧机工作辊的不同方向弯曲变形情况,由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为该轧机的辊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冯岩青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22-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铬镍合金钢碳化物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种特殊处理,处理后的铸态组织比原铸态组织晶粒细化7倍。
  • 王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25-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我厂生产XGCF62高强度压力容器调质钢板工艺研究,制定了调质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完全满足标准要求。
  • 测试技术
  • 张孟仪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29-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热轧板表面氧化皮显微结构的表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氧化皮的分层;原子力显微镜可根据磁性区分氧化皮成分;EBSD技术不仅能够鉴别氧化皮的不同结构,而且能够鉴定其组成相,并显示其晶粒度和晶界特征。
  • 张金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34-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321/Qd370qD爆炸焊接界面附近基板内的组织。结果表明,基板珠光体铁素体内部存在大量的调幅分解组织。调幅分解主要有波长为2nm和4nm的波。利用二次衍射分析了调幅分解的电子衍射花样,并且得出调幅分解波上存在两种取向的纳米组织。
  • 王丽英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37-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不同的试验机,采用单引伸计法、双引伸计法、全自动引伸计法对X65管线钢屈服强度的测量进行了研究,得到用全自动电子拉伸试验机、全自动引伸计测量管线钢的规定延伸强度最为准确可靠,单引伸计法测量厚规格管线钢规定延伸强度时容易出现异常结果;管线钢下屈服强度的测量结果要比规定延伸强度的测量结果稳定。
  • 杨春 朱衍勇 钟振前 董毅 司红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4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和用扫描仪获取低倍照片的操作方法。与用135相机和数码相机获取低倍照片比较,本方法操作更加方便简捷,对实验人员照相技术的要求更低,获取小试样低倍照片更加方便高效,反映材料微细组织结构的能力更强等优点。本方法的缺点是只能拍摄尺寸小于扫描仪面板和表面起伏比较小的试样。
  • 吴益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44-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布氏硬度试验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数进行了讨论,对NIL PT-0169 金属布氏硬度(HBW5/750)国际比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判定,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硬度国际比对试验,并取得了满意的试验结果。
  • 缺陷分析
  • 鞠新华 严春莲 刘晓岚 任群 尹立新 罗家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48-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宏观和微观观察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分析、材质的力学性能测试对30Cr2Ni2Mo拉杆断裂失效分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Cr2Ni2Mo拉杆发生的是冰糖状沿晶脆断;材质的高温回火脆性导致韧性不足,再加上预紧可能的操作不当以及环境腐蚀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裂纹发生并导致最终断裂。
  • 熊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53-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一种SWRM8螺栓帽头皱折缺陷进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该皱折缺陷与SWRM8盘条表层存在的异常粗晶区相关。该异常粗晶区的形成与热轧终轧温度偏低和吐丝后温度过高、冷却缓慢有直接关系。为此,生产中应该严格控制轧制工艺,防止晶粒发生反常长大。
  • 高雷雷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56-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MnSiV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不合的试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定分析,金相检验,并与力学性能正常的钢筋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化学成分的偏低是导致钢筋屈服强度不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 王国栋 张作贵 刘俊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9, 27(6): 58-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和波谱分析手段详细研究了37CrMnMo4钻杆接头生产过程中的缺陷问题,结果表明,37CrMnMo4钻杆接头组织局部呈过烧状态,自由结晶面周围及晶界熔融处有P、Mo、Cr等元素的偏聚,由于钻杆接头材料中合金元素的偏析导致后续锻造过程中材料发生“形变过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