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2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11-15
  

  • 全选
    |
    试验研究
  • 刘靖,姚晓乐,贺景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石油套管用钢25CrMoVB中加入镧+铈混合稀土,研究发现在锻造组织中,随着稀土含量增加,组织有细化均匀的趋势;在热处理后的试验钢组织中,稀土的加入使组织中出现了韧性好的下贝氏体。稀土的加入明显提高了25CrMoVB钢的常温力学性能和高温屈服强度,使冲击性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常温和-80 ℃时,效果明显。但稀土含量过高会导致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 赵晓丽,罗志强,李玲霞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无塑性转变温度落锤试验和落锤撕裂试验2种试验方法的建立,对落锤试验和落锤撕裂试验的区别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做了论述,为材料的试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对落锤试验机以及试验实例进行简要介绍,为落锤试验厂家研制试验机提供一些建议。
  • 李红斌,葛晓红,马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9-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Gleeble3500的圆柱体单向压缩试验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试样在压缩过程中显示的温度瞬间升高,通过在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3500上进行圆柱体单向压缩试验,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案,分析了由于压缩过程中热电偶间距变大以及电阻变化等因素对温度检测结果的影响。
  • 王飞龙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1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合理选材,采用UG三维建模软件对某空调隔板零件进行了抽选和修补,采用DYNAFORM冲压仿真软件和修补后的零件模型对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提出了适合该零件冲压工艺的材料是DX53D。投料试验结果表明DX53D材料是完全能够满足该空调隔板零件的工业化生产要求的,成形性能及性价比均较高,有限元仿真计算是空调零件选材分析的有效方法。
  • 测试技术
  • 黄伟青,董中奇,陈敏,尹迪,高云飞,邹宗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15-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质谱分析仪对转炉炉气进行在线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炉气中CO和CO2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炉子返干、喷溅等的运行情况;通过分析炉气中O2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吹炼始末;通过分析炉气中H2的变化规律,可以将H2作为设备事故报警的一个信号。
  • 王莹,董威,孟林波,胡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18-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只能检测软磁材料标准环形样或棒状样品,不能检测异形件质量这一问题,设计了相关的试验,针对软磁材料1J50,通过差值对比法,找到合格与不合格异形件之间矫顽力差值最大的条件,达到检测异形件质量的目的。试验分析了不同磁化电流、不同制样方法、不同样品模块下矫顽力测量差值。试验结果表明,在450、500 mA的磁化电流下,反向电流分别在7,5 mA左右,在这些点,加不合格样与加合格样的两条曲线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因此可以达到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目的。
  • 许庆太,李吉东,孙中强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22-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硫印、热酸蚀、电解腐蚀、冷酸蚀和枝晶腐蚀5种低倍检验方法,其中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连铸坯的凝固组织和缺陷,该方法是研究连铸坯缺陷,提高钢材质量的最佳选择方法。并通过不同检验方法对比图例来证明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方法的优越性。
  • 杨流鹃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28-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温合金GH536无缝矩管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矩形钢管。由于现在还没有高温合金无缝矩管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为了矩管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根据矩管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结合无损检测方法原理,在矩管半成品时用水浸式超声波检测,成品用涡流检测。并结合金相试验分析,可以得出,此种方法适合高温合金GH536无缝矩管的检测。
  • 缺陷分析
  • 张萍,孙宜强,黄海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3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热轧板焊缝超声波探伤不合格区域进行了相关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焊缝中存在夹渣,这些夹渣是由于焊接时清根不干净或清根时操作不当造成根部坡口角度过小,致使熔渣来不及浮起而形成的。
  • 王猛,王全礼,杨建炜,刘卫平,鞠新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炉布料槽失效部件挂臂35CrMo的表面形貌、组织、成分、物相和硬度,以及高炉气氛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失效部件表面发生严重开裂,表层组织Fe3C质量分数达到87.06%,表层碳质量分数达到6.24%,远远高于正常的35CrMo基体,HV0.2达到600,高炉煤气气氛分析发现布料槽服役环境存在高温和渗碳气氛。综合分析,布料槽挂轴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金属碳化现象,主要过程为高炉活性碳气氛和高温造成游离状态的碳原子在表面沉积,并向基体扩散,造成金属高温碳化和表面脆化,诱发表层金属内部产生孔洞和缺陷,高温碳化在裂纹两侧继续进行,造成失效部件产生高温碳化腐蚀沟,导致设备发生失效。
  • 张新文,黄建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4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非真空处理工艺条件下的铸坯表面气孔缺陷情况,分析了可能引起铸坯表面气孔的气体在钢液中的行为,指出大型气孔可能来自2个方面:由氢和氮的混合气体所致;结晶器液面波动使钢液穿透粉渣层,导致钢液二次氧化,二次氧化物与保护渣中的碳反应生成CO气体。
  • 何力国,王刚,薛俊峰,李明贤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46-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以某公司生产的30MnSi盘圆为母材的PC钢棒在存放、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延迟断裂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寻找PC钢棒延迟断裂的原因,以延迟断裂钢棒及30MnSi母材为研究对象,借助金相光学显微镜、酸洗低倍、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PC钢棒延迟断裂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引起PC钢棒延迟断裂的原因主要有钢棒内部夹杂、表面缺陷及热处理工艺等几个方面,并通过延迟断裂的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作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的解决了PC钢棒延迟断裂问题。
  • 专题研究
  • 付百林,孙建林,刘卫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52-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钢铁企业检化验设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寻找现代化企业检化验设施的建设思路。通过对国内外钢铁企业检化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化钢铁企业检化验设施集中建设并向取制样、检化验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作为系统的建设思路。
  • 推广与应用
  • 王春芳,王毛球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55-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电解抛光方法制备钢铁材料EBSD样品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合适的电解抛光工艺参数。以商业用钢为例,用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电解抛光后的试样表面状态,可看到传统机械抛光过程中造成的抛光损伤已经去除,表面比较平滑,可以得到质量较高的EBSD图象。
  • 潘志文,崔桂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1, 29(6): 59-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电力电容器的使用率,延长其寿命,对电力电容器进行失效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与传统的电压、电流表法和双电压表法相比,现在测量电容器电容值大多采用数字电容表如:AI-6600,测量范围宽,准确度高。通过对一组12个滤波电容器在2003~2011年期间运行中所积累的电容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指出在轧制生产线上谐波电流大、环境温度高是造成电力电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抑制谐波、改善环境温度、实现对电力电容器的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