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6-15
  

  • 全选
    |
    试验研究
  • 李凤艳, 王志刚, 吴贵林, 潘慧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GH698合金小尺寸轧制棒材(≤Φ20 mm)的750 ℃高温拉伸塑性不合格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感应冶炼加真空自耗重熔的Φ180 mm锭,将Mg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04%≤[w](Mg)≤0.008%;轧制变形量控制在50%~80%,加热温度控制在1 140~1 180 ℃之间,得到标准热处理后2~6级完全再结晶的晶粒,试样高温拉伸塑性一次检验合格。
  • 卢军辉, 王晓春, 刘家琪, 张成武, 仇圣桃, 朴峰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考察开发钢Q450NQR1的耐候性,对其分别进行了实验室周期浸润试验和大气暴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周期浸润试验中,144 h腐蚀率相对Q345B减少了1/3,且Q450NQR1锈层中稳定的α-FeOOH含量较高,而Q345B钢较低;大气暴晒试验中,腐蚀初期Q450NQR1钢试样腐蚀率稍大一些,腐蚀后期,其表面形成稳定的致密锈层后,Q450NQR1钢的耐腐蚀性能开始体现。
  • 周 超 , 惠卫军, 王毛球, 王 磊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9-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相、扫描及系列冲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洁净度对38CrMoAl钢韧脆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洁净度电炉钢与高洁净度双真空钢的韧脆转变温度都是-60 ℃。但是,在整个连续冲击试验温度范围内,DV钢的冲击韧性均高于EF钢。在连续冲击的上平台区,前者比后者高25 J左右,随着温度下降两者的差距随之降低,在上下平台之间区域内,前者比后者高5~10 J,随着温度继续下降进入到下平台区域,两者差距越来越小,直至差距为零。低的S、P元素含量,较少的MnS、AlN夹杂物是洁净度较高的DV钢韧性较好的主要原因。
  • 蒋虽合 , 毛卫民 , 杨 平, 叶 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14-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X射线直接比较法表征Fe-6.5%Si合金D03有序化,衍射强度受织构及三相多数衍射峰重叠影响而造成困难。选择D03{111}特征峰与三相重叠峰D03{444}、A2B2{222}比较,由于衍射面均为晶体学{111}晶面,结合有序化转变的特征可知该方法可避免织构的影响,两峰强度的比值实为D03相体积分数与表示其次近邻有序化程度参数的乘积。用方法表征了Fe-6.5%Si合金(温轧板A2相区退火后空冷)500 ℃时效过程中的D03有序化。结果表明,空冷首先使其转变为亚稳定的D03相,时效前期以B2相析出为主,后期两相分离及D03相有序化程度升高。分析认为该合金相的含量、有序化程度及分布形态均影响其磁性能。
  • 测试技术
  • 薛 菲, 刘俊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2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应用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简称FIB)技术对镀镍电池钢壳表面微小点缺陷进行准原位截面切割观察,并结合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作为一种专用的薄片制作技术,单束FIB技术还是一种重要的准原位表征技术, 能获得成分、晶粒变形程度、晶体取向衬度信息,为揭示镀镍电池壳表面缺陷在成型过程中演变的组织特性提供有力的证据。
  • 周冀蕾, 王彦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25-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摆和自由落体试验仪都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在单摆试验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周期公式的由来与成立条件;在自由落体试验部分,利用2个光电门计时方式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结果比较理想。两种不同试验方式所得结论得到了相互验证。
  • 缺陷分析
  • 杨 永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28-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HRB400螺纹钢焊后拉伸试验出现的接头断裂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接头处有部分未焊合是接头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严格执行焊接工艺,消除或减少影响未焊合的因素,能有效防止HRB400螺纹钢焊后拉伸接头断裂。
  • 岳 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3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Q390E热轧H型钢屈服强度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工艺对比以及试样检测发现,轧制道次增加以及终轧温度过高会导致钢材晶粒较大,降低了钢材的强度。终冷温度过高导致位错、空位等缺陷在基体中保留较少,不利于组织细化,是导致屈服和抗拉强度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江 河, 杨国斌, 张先锋, 马芳武, 冯擎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型汽车碰撞试验中的2例典型案例:一例是碰撞速度大,横梁弯曲程度更大,却没有断裂;另一例是横梁在较小的碰撞速度下,弯曲较小,却发生断裂。通过目视检查、扫描电镜分析、变形计量、力学推导、材料检验、焊缝金相等方法,揭示出断裂横梁的失效原因。
  • 安 雷, 申 林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4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一台材质为16MnR的氮气储罐进行首次全面检验时发现封头拼接焊缝存在大量裂纹。通过材料、制造、焊接质量等方面对该储罐裂纹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焊接质量控制不当使焊接接头形成淬硬组织,同时由于存在大量扩散氢,使焊接接头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最终导致冷裂纹的产生。针对上述问题对该台容器提出了可靠的返修工艺,保障了容器的安全运行。
  • 赵亚娟, 陶 涛, 田 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46-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3MnNiMoCr54链条钢在使用过程中从焊缝接头处发生了断裂。对产生断裂的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运用光谱仪、氧氮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仪器对试样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的化学成分、低倍分析、硬度分析均满足国标要求,断裂发生在焊缝处是由于外来Cu的进入引起晶界弱化,晶界强度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焊接接头处发生断裂。为此,应对焊接工艺过程进行严格规范控制,提高焊缝处质量。
  • 于兆斌, 钟振前, 赵云更, 宋剑飞, 魏中凯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50-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断裂失效的螺栓件进行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断口分析、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该螺栓属于起裂螺纹根部表面的单向弯曲疲劳断裂,断裂螺栓起裂区断口为穿晶和少量沿晶混合的疲劳断口,扩展区断口为穿晶疲劳断口,终断区很窄,为韧窝断口,说明螺栓起裂过程除受到弯曲疲劳应力外,还受到氢的作用,螺栓终断时弯曲应力并不大。螺栓镀锌后残留氢偏高和工作中存在振动是导致螺栓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 专题研讨
  • 彭文杰, 余 立, 陈一鸣, 张彦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54-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超声疲劳试验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以及与常规疲劳试验之间的差异进行了阐述,对超声疲劳试验中常见的若干问题,主要是由超声频率产生的热效应、频率效应进行了简单地阐述和探讨。
  • 张志巍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3): 59-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力学实验室主要检测设备及其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提出建设全自动力学性能实验室的设想。围绕实验室测试软件及管理系统的发展,结合检验模式、检验设备、试样标识与流转及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实际应用情况给出一些应用总结,为今后开展实验室检化验、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