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2-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汪正洁,杨健,潘德安,刘波,田建军,张深根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1-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0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论述了不锈钢渣的特点及铬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指出不锈钢渣是一种含铬危险固废,需要对其进行彻底解毒。介绍了几种不锈钢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解毒和高值化再利用为前题,指出以不锈钢渣为原料制备微晶玻璃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冶炼与加工
  • 刘洪波 ,郭兴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7-1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改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基础,通过对不同氧分压下的赤铁矿进行热重分析,并结合显微镜下面积法,研究了赤铁矿的分解和二次赤铁矿的生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二次赤铁矿生成过程中自身存在大量裂纹,是产生低温还原粉化的主要因素,而气氛和温度是影响二次赤铁矿生成的重要因素;实验还获得了不同氧分压下二次赤铁矿的生成规律以及赤铁矿、磁铁矿、二次赤铁矿之间的转化关系,为降低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合理控制烧结气氛和烧结温度提供了实验依据。
  • 熊洪进,施哲,李彬,谢奎龙,王强,陶立志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14-1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富氧顶吹熔融还原冶炼高磷铁矿的工艺研究中,以共存理论为基础,结合全选主元松弛迭代法,利用VB 6. 0计算了CaO-MgO-FeO-Al2O3-SiO2-P2O5渣系中结构单元或离子对的质量作用浓度,并建立了该渣系与碳饱和铁液间硫分配比的热力学模型,由该模型计算的硫分配比与工艺中实测的硫分配比吻合程度较好,说明利用共存理论所建立的脱硫模型能适用在熔融还原高效脱磷熔渣。
  • 杨虎林 何平 翟玉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20-2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4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力学模型方法对40t钢包单底吹去除钢水中夹杂物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元件类型、渣层厚度、位置和流量等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钢包底吹过程中钢水内夹杂物的去除率方面,弥散式透气砖均优于狭缝式底吹元件;底吹位置越靠近钢包中心时,去除夹杂物的效果越佳;在实验条件下渣层越厚,夹杂物去除率越高;底吹氩去除夹杂物存在一个最佳流量值。
  • 葛军亮,程子建 ,程树森,郑跃强,李积鹏,邹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24-3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于动态显式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模拟了CSP热轧过程中,板坯厚度方向上不同位置处直径为50μm的Al2O3夹杂物周围孔洞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位置处的Al2O3夹杂物,在它们沿轧制方向的前、后部位都形成了孔洞,但前孔洞面积大于后孔洞面积;夹杂物越靠近板坯表面,形成的孔洞越大;热轧过程中,孔洞的演变是一个“愈合—长大—愈合”的动态过程;随着道次的增加,夹杂物前、后孔洞在轧制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变化与面积变化趋势相一致,而与孔洞尖端夹角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孔洞在热轧过程中发生转动,导致前孔洞尖端朝着带钢表面扩展。模拟结果有助于揭示夹杂物周围孔洞与表面缺陷的关系,并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 刘保平,薛艳杰,刘志亮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31-3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4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斜辊矫直原理,将普通6辊矫直机与2辊矫直机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种新型高精度矫直机,通过整个矫直过程中各辊矫直力的变化情况,对不同压弯量和压扁量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6+2矫直机的矫直能力及矫直效果,尤其分析了对管材头尾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从侧面验证了矫直工艺参数的正确性,借助MATLAB语言编写了矫直工艺参数计算面板,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研究
  • 赵光普 黄烁 张北江 胥国华 秦鹤勇 张文云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37-4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GH4065A合金的强化相γ′相的体积分数为43. 0%,显微组织演化规律不同于传统的变形高温合金与粉末高温合金。系统分析了GH4065A合金的锻态组织特点与演化机制,发现其显微组织是一种不完全的动态再结晶(DRX)组织,动态再结晶晶粒被大尺寸γ′相限制长大,同时这些γ′相因晶界短路扩散而粗化,而未动态再结晶(unDRX)晶粒内弥散分布的小尺寸γ′相阻碍位错运动,进而形成大量由位错胞壁构成的亚结构。基于合金的锻态组织特点,可以通过固溶处理,利用动态回复(DRV)机制基本消除残留的未动态再结晶组织。根据GH4065A合金γ′相的固溶温度,可将热处理制度分为亚固溶处理与过固溶处理2种,亚固溶处理后的晶粒度为8. 0级,过固溶处理的晶粒度为4. 0级。经亚固溶处理后,GH4065A合金涡轮盘锻件的力学性能达到了第2代粉末涡轮盘的水平。
  • 郑跃强,唐兴昌,李积鹏,王云平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45-4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试制了X120管线钢,并绘制了X120管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热轧态时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平均值为905MPa,抗拉强度平均值为980MPa,伸长率平均值为17%,屈强比为0.92,-20℃的冲击功平均值为90J。经600℃回火2h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平均值达到了950MPa,抗拉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000MPa,伸长率平均值为18%,屈强比为0.95,-20℃的冲击功平均值为95J。经过压缩后,冷却速度为5℃/s时试验钢的组织即全部为板条贝氏体组织,而该组织为X120级管线钢中的理想组织。
  • 于鸿垚,刘珍君,徐庭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50-5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Cr17铁素体不锈钢在高温拉伸试验过程中应变速率对合金断面收缩率的影响,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合金在500℃下以不同应变速率(1. 43×10-6~1. 33s-1)拉伸至断裂,测试断面收缩率,并利用电子探针对晶界成分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从1. 43×10-6s-1升高至1. 43×10-2s-1,断面收缩率降低,约在1. 43×10-2s-1时达到最低值。然后,随着应变速率增加至1. 33s-1,断面收缩率升高。经电子探针测试证实,断面收缩率达到最低值的样品,硫在晶界上偏聚,其他应变速率拉伸的样品没有观察到硫的晶界偏聚。基于多晶金属弹性变形的微观理论,分析这些试验结果,证实了此合金在拉伸试验中具有应变速率脆性的基本特征——临界应变速率。
  • 赵岩,蔡晓辉,刘振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55-5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带钢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连续退火过程中加热速率、两相区保温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冷轧双相钢DP98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加热速率有利于马氏体晶粒的细化和带状组织的改善,当加热速率达到45℃/s时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塑性。退火温度直接决定了硬质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分布和形貌,在800℃左右进行退火保温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保温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强塑性匹配较差。随着过时效温度的降低,强度升高,伸长率下降,试验钢退火后加工硬化系数明显增大。
  • 门蒙蒙,杨卓越,丁雅莉,宁静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60-6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于缺口慢拉伸试验研究了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延迟断裂倾向对时效温度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冶炼和加工的材料氢的质量分数在2×10-6以下,420和440℃欠时效处理的试样仍发生氢致延迟断裂;而460℃以上时效的缺口试样慢拉伸(0. 0015mm/min)的抗拉强度和断裂行为类似于快拉伸(0. 15mm/min),即不发生延迟断裂。
  • 文成,田玉琬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64-6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热模拟机和淬火膨胀仪进行了27SiMn钢的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实验,分析了热膨胀曲线,结合组织观察及硬度检测,得到其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绘制出CCT曲线和TTT曲线。结果表明:冷速在05~20℃/s时,实验钢只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发生贝氏体转变的冷速为5~20℃/s,且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冷速10℃/s开始发生马氏体转变,生成全马氏体组织的临界冷速约为50℃/s。在710℃等温,实验钢只发生铁素体转变;500~660℃等温时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同时发生;340℃等温发生马氏体转变;发生贝氏体转变的温度范围为390~450℃。
  • 侯士元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5, 27(2): 70-7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汽车用AISI 347不锈钢在酸性氯化钠水溶液中的环境诱发破裂性能。结果显示,经过650℃保温后AISI 347不锈钢具有抵抗敏化的能力;其腐蚀电位钝态区范围随650℃保温时间的延长而缩小;在25℃、pH=2的3. 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或90℃、pH=2的1%NaCl水溶液中,主要以延性韧窝状的模式断裂,应力腐蚀破裂仅局限在试棒断面的边缘,其抵抗环境诱发破裂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抗应力腐蚀破裂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