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钢铁》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6年, 第4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6-07-15
  

  • 全选
    |
    原料与炼铁
  • 于淑娟;王常秋;李荣波;吴铿;郑涛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烧结杯烧结试验研究,获得了以反浮选赤铁细精矿为主要铁料生产高质量烧结矿的生产工艺参数及合理配矿方案。采用控制混合料中氧化亚铁含量进行配矿,保证生石灰用量,改善料层透气性和氧化性气氛等措施,可以获得以铁酸钙为主要粘结相的烧结矿。在高碱度烧结条件下,改善了自产精矿烧结温度高、烧结性差的烧结特性,也解决了自产精矿“泥”和“粘”带来的配料操作及混匀、造球诸方面的技术问题。在采用低硅细赤铁精矿生产高碱度烧结矿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炼钢
  • 谢集祥;杨文远;梁新亮;吴文东;韩永锋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涟源钢铁集团公司80 t转炉采用高效吹氧技术,炉产量平均增加到100 t,供氧强度达到3.83 m3/(t·min)。依据射流流场测定结果优化了氧枪喷头参数,改进了供氧和造渣制度,使年产钢量增加了25万t。在喷头设计中考虑了氧枪内管氧气流速,保证了用氧安全。在采用高效吹氧技术过程中,转炉炉衬寿命有所提高。
  • 钢铁材料
  • 林一坚;王军;史海生;章靖国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喷射成形快速凝固条件下,含铝超高碳钢会发生铝在渗碳体中的非平衡固溶。由于这种含铝渗碳体的不稳定性,在随后的加热中会迅速由喷射态的晶界网络形态或珠光体片层状转化为分散而细小的颗粒,从而使该材料具有很好的高温塑性和热加工性能。加铝的喷射成形超高碳钢可把碳的质量分数提高到1.8%,经一道次70%热轧后形成致密、无碳化物网络、均匀细化的组织,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到1088 MPa 和1419 MPa,并仍有一定的塑性。
  • 原料与炼铁
  • 冯焕林;贺淑珍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太钢烧结外购原料紧缺,烧结原料成本增加,高炉炉料结构中占高炉入炉比15%左右的球团资源短缺的现状,为了合理降低烧结及高炉原料成本,进行了二烧700 mm料高全精粉烧结技术、一烧降低进口矿配比、高炉提高烧结矿入炉比到86%以上的技术研究,实践表明:减少了外购资源,降低了铁前原料成本,保证了炼铁系统用料平稳,高炉实现了稳定顺行。
  • 压力加工
  • 刘志亮;邱格君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轧件平整轧制时塑性变形量很小,变形沿带材高度不均匀分布的特点,采用沿高度应力均匀分布的平面假设将带来比较大的误差。在引入板形与力学性能综合控制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将带材的力学性能与外形质量结合来进行调整,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通过轧制力设定,使得平整机既能保证伸长率精度又可以满足板形的要求,为此采用按接触表面边界条件方法计算以提高平整预测精度,并将其应用到宝钢2030连续退火平整机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使用效果。
  • 钢铁材料
  • 李朝锋;张永嘉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一种HSLA80钢板分别进行了调质处理和直接淬火加回火工艺的比较性试验研究。常规调质处理钢板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可以获得夏比冲击功AKV(-85 ℃)300 J以上的高韧性,同时具有100%的纤维状断口。而直接淬火加回火工艺可以获得更高的屈服强度,同时仍具有在-85 ℃可以接受的冲击韧性。
  • 压力加工
  • 刘雅政;刘照;徐进桥;张玉胜;乔爱云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用34Mn2VN钢生产非调质N80级石油套管冲击韧性偏低的问题,在动态相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的热模拟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34Mn2VN钢组织演变规律及冲击韧性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将终轧温度控制为850 ℃,轧后冷速为0.8~1.5 ℃/s,在包钢180机组上稳定生产出高质量的非调质N80级石油套管。结果表明,不经在线正火,能稳定生产符合API SPEC 5CT第七版标准的非调质N80级石油套管,显著提高产品的冲击韧性,并实现节能降耗。
  • 贾玉萍;吴迪;郭娟;赵宪明;王培文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H型钢轧制中的一些问题,设计了H型钢在线控冷装置。此装置采用气雾冷却方式,着重对H型钢R部进行快速冷却,冷速达100 ℃/s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产品表面状态改善,晶粒细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提高21 MPa以上且断面性能均匀。轧件上冷床温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年产量达到预定产能的2倍以上且节省原冷床上风机的消耗。
  • 董梅;吴文林;徐光元;浦红;丰慧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数据统计、离线检验以及扫描电镜缺陷分析等手段,对应用CSP线生产的热轧卷在冷轧与镀锌过程中出现的产品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CSP热轧卷进行冷轧与镀锌产品生产,不但受与炼钢、连铸、热轧各工序密切相关的热轧卷质量的影响,而且与冷轧与镀锌生产线本身工艺有重要关联。为提高最终产品质量,应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和信息传递。
  • 装备技术
  • DLestani;W.Ruzza;A.Miconi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意大利Acciaierie Valbruna新建不锈钢方坯连铸机的主要设备组成和技术特点以及产品质量。其与众不同的冶金效果来自卓越的设备性能,从浇铸第一炉开始,就获得良好的铸坯和轧材产品质量。
  • 压力加工
  • 袁国;王国栋;刘相华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热带钢超快速冷却过程的导热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薄带钢实现超快速冷却(对于4 mm以下的薄带钢,冷却速率可达300 ℃/s)所需的带钢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厚度为20 mm的钢板进行了超快速冷却试验,得到了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带钢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与冷却水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流量范围内随着冷却水量的增加,带钢表面换热系数逐渐增加;采用所确定的换热系数对不同厚度钢板得到的温降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
  • 炼钢
  • 王义芳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漏斗型结晶器形状、钢水化学成分和结晶器热流对薄板坯表面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漏斗型结晶器的开口度和漏斗曲线对纵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漏斗曲线的优化与铸坯出口厚度有关。CSP工艺冷却速度快,w(C)在0.07%~0.08%时,就开始发生包晶反应。因此,钢水碳含量应尽量远离包晶中心区域。钢中锰可改善钢的高温塑性,高w(Mn)/w(S)对减少纵裂有利。对CSP中碳钢,渣膜结晶率控制在40%,宽面热流控制在2.05 MW/m2左右时,纵裂发生率低。
  • 环保与能源
  • 冯明杰;王恩刚;赫冀成;吴海霞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耦合三维传热和热应力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对加热炉半热滑轨的传热、应力和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端面最高温度随着滑轨高度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滑轨长度的增长而稍有降低,在相同的高度和长度下,梯形滑轨比矩形滑轨的端面最高温度低15~20 ℃;其最大应力位于坡口堆焊金属与滑轨的焊缝处,其值随着滑轨高度和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几何尺寸下,矩形滑轨大于梯形滑轨。
  • 压力加工
  • 李连平;孙彤彤;赵志毅;谢建新;康书广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主开发的离线模拟分析软件,结合唐钢超薄带钢生产现场各种工艺条件,对影响板形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F4、F5轧机弯辊力对最终板凸度的影响大于F1~F3轧机;带材厚度对弯辊力作用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机架的PC角变化对板凸度的影响基本相同,随着PC角的增加,最终板凸度减小,且PC角越大,减小的趋势增强。F1~F5轧机中任一轧机轧制力的增大,最终板凸度近似成线性增加;下游机架轧制力的变化对板凸度的影响大于上游机架;轧制力的变化更容易导致薄规格产品产生板形不良。
  • 钢铁材料
  • 魏洁;李权;唐广波;刘正东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热模拟试验的变形过程,分析了热模拟变形过程中的非均匀应变对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及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效应变最大的区域,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并非最完全,而剪应变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则较大,在剪应变最大的区域,再结晶最完全,晶粒最细小。在试验所设定的最大变形量为62%的变形条件下,等效应变对晶粒细化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当等效应变大于0.96时,不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域的奥氏体晶粒得不到进一步细化,而随着剪应变的增加,奥氏体晶粒不断细化,可见剪应变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更大。因此,用等效应变等于实际应变处的晶粒尺寸来考察实际晶粒尺寸的方法,存在着不合理性。
  • 压力加工
  • 郭立伟;杨荃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冷连轧负荷分配优化的数学模型精度不高,使得将负荷分配优化的结果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往往达不到最优,甚至会影响生产。为此提出使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法,利用现场实际使用的负荷分配对优化结果进行修正,使修正结果既能达到最优化,又能满足生产。以等功率负荷分配和等相对功率负荷分配为例,进行了修正前后的对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为提高负荷分配的精度提供了一种修正措施。
  • 炼钢
  • 陆巧彤;杨荣光;王新华;张炯明;王万军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卷渣进行的水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卷渣,即窄边附近的剪切卷渣、浸入式水口附近的旋涡卷渣和水口吹入的氩气泡上浮冲击钢渣界面引起的卷渣。拉速增加、减少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减小水口出口倾角和增加吹入的Ar流量均会加大表面流速和液面波动,增大结晶器内卷渣的倾向,而其中拉速增加对卷渣的影响最大。当结晶器宽度为1900 mm、采用1.4 m/min的拉速时,选择向下25°的水口出口角度、250 mm的水口浸入深度和10 L/min的Ar流量可将板坯结晶器内流场的表面流速和液面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减小和避免结晶器内卷渣。
  • 原料与炼铁
  • 吴铿;于博洵;朱锦明;郑涛;周翔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常村煤工业试验中原煤的基础特性和主要成分,分析了喷吹常村贫煤工业试验前后的生产数据和研究了工业试验中煤粉在高炉内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常村贫煤配入量从20%~40 %,采用新的常村贫煤配比后,综合燃料比低于500 kg/t,焦比低于300 kg/t,煤比达到200 kg/t的水平;高炉生产保持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为高炉开拓新煤种的使用和进行经济喷煤奠定了基础。
  • 炼钢
  • 李桂军;魏军;蔡开科;周英超;吕建权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炼钢和连铸过程的各个阶段加入不同的示踪元素,采用金相观察、大样电解、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等多种方法对邯钢CSP流程低碳铝镇静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夹杂物的来源、数量及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CSP薄板坯的洁净度水平低于传统板坯,在相同的钢种和板厚条件下,邯钢CSP热轧板卷生产的冷轧板缺陷率比传统工艺热轧板卷生产的冷轧板缺陷率高62%。对结晶器EMBr实际使用效果研究表明,无电磁制动时,结晶器液面波动为±7 mm,使用电磁制动时,结晶器液面波动为±4 mm,钢中w(TO)降低了40%,大型夹杂物减少了61%。应用CFX软件数学模拟了电磁制动及无电磁制动情况下的CSP结晶器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在邯钢现行工艺条件下,结晶器使用电磁制动后,结晶器弯月面钢水中心线速率降低了约3倍,湍动能降低了2倍左右。结晶器钢水流动减缓,结晶器钢水卷渣明显减轻,薄板坯洁净度明显改善。
  • 综合论述
  • 殷瑞钰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过去几年,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但生产效率循序提高,而且产品开发形成了各厂特点,生产细晶与超细晶钢,铌、钒、钛微合金高强度钢板,提高冷轧坯料质量,加大薄规格产品比例,进行铁素体轧制等方面都有进步,还对纳米析出物沉淀强化机理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产化水平都有提高。中国钢厂将继续就流程配置对工艺制度优化、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和产品结构优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竞争能力。
  • 原料与炼铁
  • 王玉涛;陆增喜;杨钢;王师
    钢铁. 2006, 41(7): 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及相关测速原理,在线检测风口支管煤粉的浓度与速度,对支管在喷吹过程中出现的堵塞、空喷、停喷以及输送不畅等非正常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和报警,高炉煤粉喷吹支管状态监测系统还能够在线提供各支管煤粉喷吹分配指示质量流量,以监测各支管喷吹状态的一致性、均匀性。高炉煤粉喷吹支管状态监测系统在宝钢1号高炉已连续稳定运行3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