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钢铁》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7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06-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蔡九菊;王建军;陈春霞;陆钟武
    钢铁. 2007, 42(6): 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剖析了自1980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的下降趋势,总下降率为48%,其中直接节能56%,间接节能44%,但仍比国外先进产钢国高出112 kg标煤。国内生产1 t钢产生余热资源8.4 GJ,目前回收利用的仅占25.8%,高效回收利用余热资源是未来钢铁工业节能的主攻方向。论述了热平衡法、分析法、能级分析法及其相关效率指标的局限性,指出余热回收利用环节所在工序产品能耗的改变量是评价热工装备完善性和过程系统用能合理性的统一判据。依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推导了与热效率和能级差相关联的效率表达式,用效率和产品能耗改变量等评价指标比较了若干典型余热回收技术的优劣,给出了它们中的推荐模式及其节能效果。
  • 原料与炼铁
  • 吴胜利;陈辉;呼晓明
    钢铁. 2007, 42(6): 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炉富氧操作可分为稳定风量、稳定炉腹煤气量及稳定压差3种方式。在大型高炉工况条件下,解析了3种富氧操作方式下主要冶炼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高炉下部高温区煤气通道状况。结果表明:稳定风量的富氧操作方式有利于煤气流在炉缸的均匀分布以及有效煤气通道量增加,是提高高炉产能的有效措施。
  • 张殿伟;郭培民;赵沛
    钢铁. 2007, 42(6): 1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恒速升温热重法对低温下碳的气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1073 K)碳的气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减小颗粒度可以提高碳粉的气化性能,特别是当颗粒度减小到一定程度(D50=4 μm)时效果尤为显著;催化剂能够提高碳粉的气化性能,使其等动力学温度降低,特别是当细化和催化同时作用时气化反应效率更高;活性炭的气化性能优于相同粒度的石墨粉;未添加催化剂的碳粉具有相似的气化机理;Li2CO3、Na2CO3、K2CO3具有相似的催化机理。
  • 王荣成;傅菊英
    钢铁. 2007, 42(6): 1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铁低硅烧结矿固结机理与普通高碱度烧结矿不同,它是铁酸钙液相固结与铁氧化物再结晶或重结晶固相固结并存。采用一整套与高铁低硅烧结矿相适应的技术,如理想的碱度制度、合理的料层高度、较低的配碳量、添加优质活性石灰及调整烧结矿中的MgO和Al2O3等,在保证利用系数的情况下,获得了高强度、高还原性的烧结矿。
  • 炼钢
  • 张晓力;吝章国;李建文;谷凤龙
    钢铁. 2007, 42(6): 2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邯钢在BOFLFCSP生产冷轧用低碳钢时采取的相应攻关措施及生产工艺技术,在钢的化学成分、夹杂、组织性能及钢板表面质量等控制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后,提高了成分命中率及热卷板的表面质量,降低了夹杂物总量,使CSP供冷轧用料的综合合格率提高到93%以上,满足了邯钢冷轧生产的要求。
  • 杨文远;邹节忠;王明林;肖时新
    钢铁. 2007, 42(6): 2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中小转炉钢厂为了增加钢产量,往转炉内过量加入生铁块。在生产中出现熔池温度低、废钢和石灰不易熔化、炉口溢渣、金属消耗增加、脱磷困难、终点命中率低等问题。中小型转炉内生铁块的加入量不应超过10%,使转炉吹炼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熔池升温和成渣状况。
  • 包萨日娜;陈斌;姜敏;王灿国;王新华
    钢铁. 2007, 42(6): 3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超低氧钢中同时降低[Al]s、[O]的热力学以及实践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和其它文献中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钢中T[O]和[Al]含量低而且波动范围窄、相对稳定,明显优于文献中的结果。从热力学角度分析,aAl2O3远小于1,即生成低熔点的易去除的复合夹杂物是同时降低[Al]s、[O]的关键。因此,同时降低[Al]s、[O]是可行的,并且实践中可通过生成低熔点的复合12CaO·7Al2O3夹杂物来达到同时降低[Al]s和[O]的目的。这一研究对解决连铸水口堵塞和提高钢材洁净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 马新光;张云飞;李军明
    钢铁. 2007, 42(6): 3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唐钢薄板坯连铸的生产实践,分析了结晶器热像图在预测和控制薄板坯纵裂纹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影响薄板坯纵裂纹产生的其它因素,包括保护渣、拉速和过热度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唐钢薄板坯纵裂纹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合适且稳定的工艺及设备参数是消除薄板坯纵裂纹的基本条件;基于结晶器热像图所示的温度均匀程度,可以预测薄板坯纵裂纹的发生,而通过调整结晶器锥度可以改善传热的均匀性,从而实现薄板坯纵裂纹的有效控制。
  • 陈颜堂;芮晓龙
    钢铁. 2007, 42(6): 3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经过系列技术攻关,改进了武钢专用钢板冶炼及连铸过程中一些工艺,形成了一套自主操作技术模式,生产的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钢中杂质含量显著降低,钢板性能稳定性明显提高。利用武钢新改进的冶炼技术研制了一种600 MPa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能量输入焊接水电站压力钢管用钢,研究了该钢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结构以及焊接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研制的新钢种集高强度、高韧性、优异的焊接性能于一体,且能承受大线能量焊接,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CGHAZ中弥散分布的复合氧化物夹杂促使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提高了CGHAZ的力学性能。
  • 压力加工
  • 李勇;王君;胡贤磊;刘相华;王国栋
    钢铁. 2007, 42(6): 4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板带轧机液压压下控制这一典型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分析了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和新颖的重复控制方法在AGC补偿和偏心补偿中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PI控制和嵌入式重复控制的新型复合控制方案,详细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重要控制参数的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特性,同时实现了板带液压轧机的高效AGC补偿和高精度的偏心补偿。
  • 张清东;常铁柱;黄河;姜正连;吴彬
    钢铁. 2007, 42(6): 4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建筑用全硬彩涂薄宽钢板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等级冷轧板带产品,但其在热镀锌工序中的板形控制是一个生产技术难题。通过对全硬钢的力学性能的测定和拉矫变形行为的有限元仿真,发现屈服应力大、屈强比高以及断裂时塑性延伸小等特性是造成镀锌后全硬带钢拉矫困难和板形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基于仿真分析和现场调试,提出了针对全硬钢生产的包括拉矫参数设定的全套工艺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稳定生产多种宽度和厚度规格的全硬彩涂钢板。
  • 冯宪章;刘才;江光彪
    钢铁. 2007, 42(6): 5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 通过分析 H 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立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辊偏移前后 H 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立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立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 H 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 H 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 潘亮;程知松;范爱琴;蔡庆伍;郭新文
    钢铁. 2007, 42(6): 5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采用XH轧制法轧制H型钢的轧制力进行分析,以西姆斯公式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万能轧机轧制H型钢的轧制力数学模型。用编程的方法对数学模型的系数进行求解,给出几种规格的H型钢回归模型的系数,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的误差在6%以内,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钢铁材料
  • 宋志刚;舒先进;吴红;张永权;关山月
    钢铁. 2007, 42(6): 5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00Cr22Ni5Mo3N钢的热扭转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化学成分和扭转温度的合理控制,可以使00Cr22Ni5Mo3N钢获得良好的热塑性,并使其变形抗力小于1Cr18Ni9Ti钢。根据试验结果制订了生产工艺,采用热穿孔工艺成功试制出00Cr22Ni5Mo3N钢大口径厚壁无缝管。
  • 沈俊昶;杨才福;张永权
    钢铁. 2007, 42(6): 6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工艺(QQ’T)对5Ni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详细观察了微观组织结构,分析了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NiCrMo钢经QQ’T处理后屈强比降低,低温韧性提高,并改善了回火稳定性。板条状的回火二次马氏体+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及回火过程中沿板条边界析出的逆转变奥氏体是试验钢获得良好性能的原因。
  • 孟宪成;罗廷梁;冯光宏
    钢铁. 2007, 42(6): 6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热轧带肋钢筋冷弯性能的研究成果。对外形尺寸合格、表面质量达标的热轧带肋钢筋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夹杂物级别、断口和组织形貌等检测后发现,冷弯时沿横肋根部开裂钢筋的组织为树枝状组织。热处理试验研究表明:1000 ℃保温50 min,树枝状组织开始均匀化; 1100 ℃保温70 min,可以获得F+P为主的均匀组织。依据材料的再结晶理论,分析了热轧带肋钢筋中树枝状组织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定性的改进措施。
  • 张正贵;祝晓波;刘沿东;李炳南;王福
    钢铁. 2007, 42(6): 7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不同硅含量的工业用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Schulz背反射法对热轧板进行了分层织构测量。结果表明,高硅热轧板表层织构以(1-10)[001]为主,并有少量(3-31)[55-3],板中心部位以(001)[11-0]为主;低硅热轧板表层含有少量的(1-10)[1-1-1]、(1-10)[2-2-1]和(5-51)[111-],而板中心部位主要为(001)[11-0]织构,但强度比高硅热轧板低;织构沿厚度方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表层附近织构以(1-10)[001]为主,中心处织构以(001)[11-0]为主,只是强度有差异;热轧温度变化时,织构的强弱有明显的变化,热轧温度对不同硅含量热轧板织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 刘仲礼;李言祥;陈祥;胡开华
    钢铁. 2007, 42(6): 7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硼铁基合金是一种新型耐磨材料。硼、碳分别是决定硼化物和基体的重要元素,其含量对组织和性能起决定作用。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硼的质量分数为1.5%~2.5%、碳的质量分数为0.2%~0.5%时高硼铁基合金组织的变化及其对硬度和冲击韧度的影响,为此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 环保与能源
  • 王海风;张春霞;齐渊洪;戴晓天;严定鎏
    钢铁. 2007, 42(6): 8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组成分析表明,高炉渣占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50%左右。高炉渣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硅酸盐材料,通过处理后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生产水泥时可节约石灰石原料45%,节约能源50%,并减少CO2排放量44%。传统的高炉渣水处理技术存在耗水量大,污染环境,产生空气、水污染,热能无法回收等缺点。拟开发新的干法处理高炉渣,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新水,还可以回收高炉渣的显热,另外,高炉渣粒化后可以达到传统的水处理高炉渣一样的效果。
  • 装备与控制
  • P.Porracin;D.Onesti;A.Grosso;F.Miani
    钢铁. 2007, 42(6): 8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电炉炼钢过程中利用泡沫渣实现埋弧加热的冶炼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ABS、达涅利集团与乌迪内大学对泡沫渣开展的合作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用于实现过程控制的工艺过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