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钢铁》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中文领军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冶金工程技术与金属材料(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美国《金属文摘》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8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8-03-15
全选
|
综合论述
Select
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的进展
殷瑞钰
钢铁. 2008, 43(3): 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当前国际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现状,论述了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研发,不仅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数量上、生产能力上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生产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制与系统技术集成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生产技术指标不断提高、生产品种不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份额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向。
原料与炼铁
Select
烧结过程中MgO在赤铁矿中的扩散行为的研究
金明芳;李光森;储满生;沈峰满
钢铁. 2008, 43(3): 1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烧结矿中MgO主要分布于铁相中与赤铁矿和富士体固溶形成镁质赤铁矿和镁质富士体,Mg2+在硅酸盐粘结相中的固溶量很低。试验采用白云石Fe2O3扩散偶,并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考察了白云石中MgO及CaO对赤铁矿的扩散行为及MgO的扩散速度。试验结果表明:CaO在Fe2O3中的扩散形成CaO·Fe2O3和CaO·2Fe2O3等低熔点物质促进了白云石与Fe2O3间扩散,CaO扩散量大于MgO的扩散量,并求得MgO在Fe2O3中的扩散速度为17.2 μm/min。
Select
氧化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结圈机理的研究
范晓慧;甘敏;袁礼顺;李光辉;姜涛;庄剑鸣
钢铁. 2008, 43(3): 1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回转窑结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直困扰着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的发展。为深入研究回转窑结圈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针对煤气供热氧化球团回转窑结圈,将回转窑分为窑头、窑中、窑尾3段,根据每段回转窑结圈的特征,分别研究了各段结圈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缓解回转窑结圈的措施。
Select
烧结机尾特征断面图像采集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刘征建;左海滨;张瀚斗;张建良;杨天钧
钢铁. 2008, 43(3): 2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机尾特征断面的出现过程进行了阐述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机尾特征断面出现的2种方式和台车临界值概念,并给出了台车临界值的计算方法。针对东烧360 m2烧结机的实际情况,克服了现有特征断面图像采集算法的缺点,研究了一种新的简单、高效、适应性强、易实现的算法。新算法通过合理地设定判断区域的上下边界和3个简单的判断阈值,实现了在各种烧结工况下都能够准确地采集到特征断面图像,并且通过对最低平均温度初值的设定,有效地解决了对辉光图像的误判问题。系统自2007年1月运行以来,特征断面图像的准确采集率达到95%以上。
Select
温度和气氛分压对CaOSiO2Al2O3MgOFetO渣系硫容量的影响
吕庆;赵丽树;张淑会;黄建明;李福民
钢铁. 2008, 43(3): 2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渣平衡法,用铂坩埚作反应容器,COCO2SO2N2混合气体提供体系的氧分压和硫分压,测定了一定炉渣成分,不同温度和气氛条件下CaOSiO2Al2O3MgOFetO五元渣系的硫容量。研究得出,对于一定成分组成的CaOSiO2Al2O3MgOFetO五元渣系,当气体流量不变时,硫容量随炉渣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温度一定时,硫容量随体系氧分压增大而增大。
炼钢
Select
AISI409L铁素体不锈钢板坯连铸过程工艺研究
杨军;王立江;盛建华
钢铁. 2008, 43(3): 2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由于409L铁素体不锈钢的物理特性和稳定化元素的加入,使得连铸过程中存在水口堵塞、板坯宽度不稳定、柱状晶发达、板坯易断裂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不锈钢分公司炼钢厂针对该钢种凝固特点、高温物理特性、析出物析出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解决了409L 钢种浇铸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Select
连铸结晶器内大方坯的热力耦合分析
陈永;罗歆;沈厚发
钢铁. 2008, 43(3): 3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攀钢大方坯连铸机投产初期铸坯表面角部纵裂缺陷,建立了大方坯连铸结晶器内铜板与铸坯间的热力耦合模型,应用模型分析了大方坯连铸结晶器内的传热过程和坯壳的应力分布。在传热模型中,以稳态模型分析结晶器的传热过程,以瞬态模型分析铸坯的传热过程;在力学模型中,考虑铸坯和结晶器的接触边界以处理结晶器角部的气隙,以热弹塑性模型分析铸坯的变形和应力场。2种结构的连铸结晶器中大方坯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结晶器倒角从25 mm×45°变为12 mm×45°时,可改善铸坯角部的传热条件,降低凝固坯壳角部温度,增加凝固坯壳厚度,有利于减轻和防止铸坯角部裂纹。
Select
铸坯高温塑性研究
胡明谦;胡明山
钢铁. 2008, 43(3): 3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应用Gleeble20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本钢在线生产的中、低、超低碳钢和微合金钢SPHC、DC01、A362、S235JR、CRA2、DC53D+Z、BG420CL、Q235B共8个钢种,进行了高温塑性模拟研究。分别测试了其高温面塑率、零强温度及脆化温度区间,优化了板坯出结晶器及矫直温度,并对上述钢种拉坯速度提出相应的参考数值。
Select
连铸机开浇前备包现象的讨论
王锋;田乃媛;贺东风;徐安军
钢铁. 2008, 43(3): 4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一些钢厂在连铸机开浇前进行备包的现象,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5方面原因,提出了连铸机不备包情况下,各工序时间所应满足的计算公式。根据分析的原因提出了减少连铸机开浇前备包个数的6项措施。最后,通过分析各工序具体的时间,给出了连铸机开浇前合理备包个数的计算公式以及连铸机最大连浇炉数的计算公式。
Select
基于凝固收缩的板坯铸机辊缝研究
马长文;陈松林;郑天然;杨晓山
钢铁. 2008, 43(3): 4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辊缝收缩对减轻板坯中心偏析的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板坯的温度场和凝固收缩,分析了坯壳厚度和凝固收缩量在冶金长度内的分布,建立了3种辊缝收缩实验方案并比较了其效果。结果表明,在凝固末端以前2~3个扇形段进行辊缝收缩有效减轻了板坯中心偏析,辊缝收缩量应略大于铸坯自由凝固收缩量。
压力加工
Select
包钢CSP“超快冷”系统及590 MPa级CMn低成本热轧双相钢开发
王国栋;刘相华;孙丽钢;刘哲;刘德勤
钢铁. 2008, 43(3): 4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包钢CSP线“超快冷”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在包钢CSP线采用轧后层流冷却和“超快冷”工艺,开发出厚度4~11 mm的590 MPa级CMn低成本热轧双相钢。主要力学性能优良,抗拉强度590~620 MPa,屈强比0.62~0.67,伸长率26%~36%,n值0.21。简要分析了“超快冷”工艺对双相钢组织形成的作用。
Select
无缝钢管张力减径过程内六方产生的模拟分析
于辉;臧新良;杜凤山;汪飞雪;潘峰;周晓岚
钢铁. 2008, 43(3): 5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无缝钢管张减过程的变形特点,利用MSC.Marc软件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对18机架张力减径试轧产品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数值的对比表明建立的分析模型实用可靠,精度较高。通过研究各机架出口断面不同点的壁厚变化,得出减径后钢管横向壁厚分布不均,探讨了内六方缺陷产生的原因。该模型的建立为分析产品缺陷、指导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Select
热连轧钢卷卷取过程摩擦力与位移场分布的研究
冯宪章;王毅;刘爱敏;刘才;江光彪
钢铁. 2008, 43(3): 5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热轧带钢在卷取过程中层间摩擦力分布和确定卷筒胀径时最小带卷层数,利用有限元的手段再现了热轧带钢卷取的全过程。在热轧带钢厚度为5~20 mm和带卷层数为2~5层的基础上,研究了卷筒胀径过程中热轧带钢层间和最内层节点金属的流动规律,提出了以热轧带钢头部相对位移的大小为判据,获得了胀径过程热轧带钢不发生松卷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力分布和胀径时热轧带钢的层数有关,当热轧带钢卷取到第5层时卷筒进行胀径可建立稳定的卷取状态。研究成果对提高热轧带钢卷取的产量和减少助卷辊的磨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Select
CSP热连轧机支持辊辊形研究
李洪波;张杰;曹建国;王强;张树山
钢铁. 2008, 43(3): 6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国内紧凑式热连轧带钢生产线(CSP)的精轧机均采用连续可变凸度(CVC)工作辊与常规支持辊的辊形配置,CSP轧机因具有轧制规格相对比较单一、宽度变化比较少、各机架换辊周期不同等特点,其轧辊磨损与常规热轧有所不同。通过对1800 mmCSP热连轧机支持辊磨损情况的跟踪测试与分析发现,支持辊具有2种不同的典型磨损特点,严重的支持辊磨损将影响轧机的板形控制性能,并增加辊耗。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磨损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支持辊新辊形,经现场试验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证明新辊形具有良好的自保持性,可在整个服役期内稳定发挥其性能。
钢铁材料
Select
冷拔珠光体钢丝帘线中织构演变的定量研究
姚旭升;刘沿东;左良
钢铁. 2008, 43(3): 6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精确的线材织构测定方法与取向分布函数(ODF)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冷拔珠光体钢丝中织构演变的变化规律。帘线钢盘条首先经过1223 K保温0.5 h后空冷至室温,然后在296、773、923 K3个温度下进行0.5 h的等温处理,经冷拔后获得试验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冷拔珠光体钢丝帘线中晶粒取向主要集中在α取向线上, 形成<110>丝织构。主要织构组分为{001}<110>、{111}<110>、{110}<110>,其中{001}<110>织构组分的强度最大。反极图定量计算表明:296 K时,<110>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呈现上升趋势;而773 K时,<110>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先下降后升高;923 K时,<110>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由表及里先下降后升高,在中心层达到最大。
Select
铜、硫对不锈钢4Cr13加工性能的影响
耿鸿明;吴晓春;闵永安;汪宏斌;张洪奎
钢铁. 2008, 43(3): 6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高温拉伸试验、冲击试验以及抛光试验研究了铜和硫对4Cr13钢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铜、硫的加入未引起4Cr13钢变形抗力的改变。4Cr13Cu钢的热塑性低于4Cr13钢,但高于4Cr13S钢。硫明显降低了4Cr13钢的冲击韧性,尤其是横向冲击韧性。相反,铜则显著提高了4Cr13钢的冲击韧性。铜、硫均降低了4Cr13钢的抛光性能。
Select
CSiMnCrVNb细晶钢的组织与性能
董允;张建军;刘社宁;林晓娉;刘文开
钢铁. 2008, 43(3): 7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微合金化的碳的质量分数为0.15%~0.35%的CSiMnCrVNb合金钢,通过控制锻造比获得11~12级奥氏体原始晶粒。研究了试验钢的磨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干摩擦磨损条件下,碳含量较低的试验钢随载荷及磨损速度的增加,其磨损形式逐渐由显微切削转变为严重的粘着磨损并伴有疲劳剥落现象;碳含量较高的试验钢随载荷和磨损速度的增加,其磨损形式仍以显微切削为主,但犂沟变宽、加深,并伴有轻度粘着磨损及疲劳剥落现象。在动载冲击磨损条件下,其磨损形式以磨料磨损为主。碳的质量分数为0.35%的试验钢具有较好的组织、综合力学性能,在磨损过程中既可以抵抗石英砂磨粒的切削,又可以减少表面金属的剥落,表现出较佳的耐磨性。
Select
回火对CSiMn系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邝霜;康永林;于浩;刘仁东;严玲
钢铁. 2008, 43(3): 7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研究了回火温度对CSiMn双相钢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250 ℃以下的低温回火,对改善双相钢的伸长率具有良好作用,但是其它力学性能的变化不明显。高于300 ℃的高温回火对改善双相钢的延性作用不大,但会引起双相钢的屈服强度升高,抗拉强度、加工硬化与烘烤硬化值降低,使双相钢性能恶化。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低温回火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马氏体为板条状,马氏体前沿的铁素体基体中分布着大量的可动位错,高温回火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则有较大变化,马氏体分解,边界变得模糊,岛内出现碳化物颗粒,铁素体中的位错密度减小,位错线附近出现粗大的析出物。高温回火后,马氏体的分解软化以及铁素体中位错密度减小是导致双相钢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
Select
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时效析出相及位向关系的研究
陈嘉砚;刘江;杨卓越;张永权
钢铁. 2008, 43(3): 8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系统研究了Custom 465钢510 ℃时效析出相及相关的位向关系,结果表明:Ni3Ti是钢的主要时效析出相,析出相为杆状,杆的长度方向与马氏体基体的[111]M方向一致;(011)M//(0001)Ni3Ti 、[111]M//[1120]Ni3Ti是马氏体和Ni3Ti金属间化合物确切的位向关系,这种位向关系使Ni3Ti在马氏体基体内出现12种可能的亚型。
环保与能源
Select
低碳烃脱除NO气体的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李秋荣;白明华;贺君;武金宝
钢铁. 2008, 43(3): 8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计算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丙烷和丙烯等低碳烃与NO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和低碳烃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活性粒子的反应焓变,找出合适的低碳烃作为脱除NO的添加剂。根据计算结果,以丙烷和丙烯为例,利用脉冲电晕加氨分别与丙烷和丙烯协同进行了脱除NO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在进口风速为1.2 m/s、出口风速为1.0 m/s、进口温度为80 ℃、出口温度为40 ℃、脉冲电压为50 kV时,加入丙烯的脱氮率可以达到60%,加入丙烷的脱氮率可接近30%。
装备与控制
Select
钢厂自动化和过程控制获得成功的理念
L.Morsut
钢铁. 2008, 43(3): 9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目前用于优化炼钢、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总的解决方案作了介绍,它将产量和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介绍了未来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