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铸》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9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2-15
  

  • 全选
    |
    连铸工艺
  • 倪冰;罗志国;狄瞻霞;韩立浩;邹宗树
    连铸. 2009, 28(1): 1-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结晶器水模实验对3种粒径的夹杂物在不同水流量、气流量和透气方式下的去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临界水流量之前,夹杂物的去除率迅速下降;随着临界水流量继续增加,去除率缓慢增加。吹入气体后,夹杂物的去除率比不吹气时均有小幅提高。随着气量的增加,去除率较为平缓,这是受夹杂物被气泡俘获的概率、气泡区域和数量分布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
  • 刘纲;朱荣;王畅;张永超;李国丰;尹振江
    连铸. 2009, 28(1): 6-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36Mn2V圆坯水平连铸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射钉试验、红外测温试验、硫印试验及酸浸低倍试验研究了36Mn2V圆坯的凝固传热过程对铸坯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36Mn2V圆坯在拉速v=213 m/min,中间包过热度ΔT=52 ℃钢坯的液芯长度为L=168 m,铸坯的中心疏松为15级,中心裂纹为15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及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连铸坯的凝固传热过程,为高效连铸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 张朝晖;巨建涛;赵福才;赵亮
    连铸. 2009, 28(1): 1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临钢炼钢厂1号板坯连铸机中间包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中间包内控流装置设置最佳方案。根据相似理论,在选择弗鲁德准数相似和实验模型与原型的几何相似比为0.5建立实验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实验;并对中间包的内腔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优化后的中间包冶金效果明显,钢水流动状况较优化前得到较好改善,钢液流动合理,液面平稳且钢液温度更加均匀,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活塞流体积分率增加,夹杂物上浮指数提高,更有利于钢水的净化。
  • 连铸设备
  • 周士凯;王蓉;王文学
    连铸. 2009, 28(1): 16-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邯钢第三炼钢厂1号板坯连铸机下装引锭杆的设计为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引锭杆的主要参数及相关设备结构的设计作了阐述和分析,为板坯连铸机下装引锭杆的设计、研究及生产操作方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段明南;杨建华;冯长宝;施建民
    连铸. 2009, 28(1): 19-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某板坯连铸机的蒸汽管路改造项目顺利进行,技术人员决定对该铸机结晶器的振动框架进行局部改造,振动框架内设置有大量管路与支撑筋,且结构本身是由板材与管材进行焊接拼装后的一个复杂结构承受振动框架以及足辊载荷。针对预定的改造方案,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调研以及技术交流,对改造方案进行三维有限元综合应力分析,为振动框架结构改造提供充分的理论判据,以确保连铸机安全生产。
  • 温维新;刁承民
    连铸. 2009, 28(1): 23-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济钢第三炼钢厂高拉速连铸机生产时结晶器铜板出现裂纹的情况,结合生产实际对铜板裂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铸坯质量
  • 翟俊;吴巍;吴伟;于桂玲
    连铸. 2009, 28(1): 26-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相检验、大样电解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6MnR钢铸坯中的夹杂物分布、形状、尺寸以及类型等。并且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铸坯夹杂物的主要来源以及解决措施。
  • 王悦新;刘相华
    连铸. 2009, 28(1): 31-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鉴于连铸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在引入模糊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连铸坯质量判定专家系统。以表面纵裂为例,以某中厚板厂工业生产实际数据作为样本,建立了连铸坯知识库。采用正向推理机制,对连铸坯质量进行了离线判断、推理和决策,采用Visual C++ 6.0软件建立了人机界面,数据库采用Oracle,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判定准确率(大于95.6%),为在线应用提供了基础。
  • 佟新;宋满堂
    连铸. 2009, 28(1): 36-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本钢炼钢厂Q235B、SPAH、SAE1008等钢种铸坯中心裂纹和三角区裂纹产生原因的研究,结合设备特点,进行工艺改进,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制度,从而降低了裂纹产生概率,提高了铸坯质量。
  • 相关技术
  • 倪升起;彭世恒;仇圣桃;郭上型
    连铸. 2009, 28(1): 40-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板坯连铸结晶器中电磁制动技术的发展、研究状况以及冶金效果。电磁制动技术可以控制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稳定弯月面、减少卷渣现象,有利于结晶器内夹杂物的上浮及去除,从而提高铸坯的质量,且为提高铸坯拉速创造了条件。结果表明电磁制动的影响因素有板坯宽度、浇注速度、浸入式水口(SEN)的形状等。
  • 谌智勇;董珍;张宝军
    连铸. 2009, 28(1): 44-0.
    摘要 ( ) XML 相关文章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包钢圆坯连铸机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的应用实践。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并以等轴晶率、碳偏析指数等指标,反映出结晶器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