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2-15
  

  • 全选
    |
    专题研讨
  • 李荣锋, 凃应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1-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回顾了ISO 7800:2012《金属材料 线材 单向扭转试验》的完成情况,包括ISO 7800:2003版国际标准存在的问题、ISO 7800:2012版国际标准的推进过程、ISO 7800:2012版国际标准技术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
  • 试验研究
  • 罗 强, 吴青松, 徐 祺, 李 磊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3-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中国生产蒸汽发生器传热管Inconel 690合金的热物理性能数据,对690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率、热导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90合金在100~350 ℃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1.97×10-6 / ℃;在350 ℃以下,690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率和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690合金在350 ℃内的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率、热导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 高洪刚, 王建平, 左海霞, 海 超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6-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工业试生产600 MPa热镀锌双相钢时,分析不同退火温度(800、820、840 ℃)对成品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对退火温度和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品主要组织均为铁素体+马氏体(面积分数8%~12%),退火温度升高马氏体含量下降,晶粒尺寸逐渐增大,840 ℃退火出现少量珠光体。成品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强度偏高,随温度升高屈服、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屈强比变化不明显。对成分C,Mn元素微调,采用800~810 ℃退火,成功稳定批量生产600 MPa级双相钢,性能均值为:屈服强度360 MPa、抗拉强度630 MPa、伸长率26%、屈强比0.57。
  • 乔 兵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10-1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标准非连续称重方法探讨了Cr含量少量变化对GH648镍基高温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测定了700~1 200 ℃的氧化增重,确定了腐蚀动力学规律和反应激活能,观察了温度改变对氧化膜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GH648合金在氧化温度900 ℃以下时,属于完全抗氧化级。当合金中Cr质量分数超过32%时,Cr含量的略微增加对GH648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影响不大。
  • 鲍贤勇, 孙绍华, 李 北, 周 杰, 翁建寅, 董 瀚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13-1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无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特点及其应用于手表表壳的车削加工工艺。通过YG8硬质合金材料刀具对无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表壳的干车削试验,以扫描电镜(SEM)观察刀具的磨损形貌,并通过能谱(EDS)分析磨损表面的成分构成,初步推断刀具的磨损机理主要为黏结磨损。最终通过改进刀具几何参数和调整切削参数,提高了YG8材料刀具加工无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效率。
  • 刘家泳, 杨永昌, 宁保群, 鲍 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17-2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T91、T92等高Cr铁素体耐热钢研究的基础上,对10%Cr-W型铁素体耐热钢进行合金成分设计,主要进行了降低C含量、增加Cr含量及添加Co组元的优化及调整,并加以熔炼、锻造及轧制成型,继而通过对其热处理工艺的探讨制定了10%Cr-W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奥氏体化温度为1 100~1 150 ℃,回火温度为750~780 ℃,最终组织为6%的δ铁素体+回火马氏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0%Cr-W型铁素体耐热钢的常温及高温强度都优于T91钢。
  • 翟战江, 魏金山, 彭 云, 刘 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21-2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X70埋弧焊丝研制的基础上,确定以贝氏体强化针状铁素体的技术路线研制X80管线钢的配套焊丝。采用维氏硬度仪测量熔敷金属的硬度;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熔敷金属低温冲击韧度试验;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熔敷金属拉伸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熔敷金属的显微组织;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上进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熔敷金属不仅具有高的强度,而且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KV](-20 ℃) =151.5 J),满足了X80管线钢焊缝力学性能要求。
  • 测试技术
  • 何 伟, 郭 征, 杜小平, 马红征, 惠晓原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25-2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爆炸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它的界面结合度是判断复合工艺、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了观察到真实清晰的界面结合情况,从磨光、抛光和侵蚀等关键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爆炸复合材料界面显微组织的金相制备技术。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备技术是合理可行的。
  • 魏明贺, 徐 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28-3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TFe,Si,Ca,Mg含量的方法。试验通过调整助熔剂四硼酸锂和铁矿石试样使用量的方法,对铁矿石试样进行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四硼酸锂和铁矿石使用量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铁矿石中TFe,Si,Ca,Mg。分析结果误差符合国家标准,并可以降低分析成本19%。
  • 缺陷分析
  • 孟宪堂, 王小勇, 李瑞恒, 周 娜, 马耀峰, 于 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31-3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首钢热轧汽车大梁钢510L、S610L和S750L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的原因。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对牌号为510L、S610L和S750L的开裂试样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表面铁皮压入、严重的中心偏析带以及晶界较为粗大的析出物等均可导致热轧汽车大梁钢成型开裂。
  • 张吉浩, 徐显卉, 李景超, 战 良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37-3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立车伞齿轮使用过程中齿根部开裂。使用宏观裂纹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采用实物多点取样、对比分析的方式,对该齿轮的失效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开裂的主要原因是该零件热处理工艺不当,造成热处理原始组织粗大。
  • 王 畅, 于 洋, 王 林, 陈 瑾, 陈 斌, 惠亚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40-4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捆带钢72AU2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生扁卷缺陷,导致下游无法顺利上卷生产。试验采用热膨胀法模拟捆带卷曲的相变过程对捆带钢72AU2的扁卷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低温卷取时,卷取后钢卷相变温度较低发生贝氏体相变,相变膨胀量较大;钢卷降温冷缩作用无法抵消相变带来的体积膨胀,钢卷层间错动发生松卷,进而在自重作用下发生扁卷。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卷取温度至650 ℃,延长卷筒处停留时间,控制钢卷在较高温度相变,形成铁素体加珠光体从而降低膨胀量,扩大钢卷外圈与环境温差从而增强降温冷缩效果,抑制了扁卷现象的发生。
  • 李 政, 朱 俊, 陆建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45-5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A709钢板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出现偏析带。由于普通探伤手段无法对钢板的偏析程度进行检验,试验采用对比方法,综合力学、化学、金相、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709钢板本身就存在偏析带,说明此偏析带是轧制过程出现的,并非是因为生产过程的焊接作用。同时观察到此偏析带含有大量硫化物,甚至造成微裂纹出现,严重地影响了钢板的焊接力学性能,造成了巨大危害。
  • 顾卓伦, 屠 征, 黄 力, 吴益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51-5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7-7PH (0Cr17Ni7Al)沉淀硬化不锈钢零件在进行硬度测试和荧光探伤检验时,发现零件硬度不均匀并存在线性缺陷。利用金相显微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别对原材料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原材料组织的不均匀和板材中间存在的铁素体偏析带是导致零件硬度不均匀和线性缺陷的主要原因。
  • 专题研讨
  • 卢 丹, 黄 飞, 彭文翔, 张晓丽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55-5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0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剥肋强度试验及维氏硬度试验对余热处理钢筋的特征进行探讨。对余热处理钢筋标准修订提出几个建议:修订标准时,进一步放宽化学成分Si和Mn元素含量要求;明确对淬透层厚度均匀性的要求;对淬透层提升屈服强度应有上限要求。
  • 王冠英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14, 32(6): 59-6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Kossel花样中,只利用二圆交点图的条件,找到透镜理论的第2种解题方法。它最终也归结到虚晶面理论的范畴之内。本论证,展示出对Kossel技术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证明:虚晶面理论奠定Kossel技术理论计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