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1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何生平;徐楚韶;王谦;迟景灏;李玉刚;邱贵宝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无氟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发展状况,分析了目前高碳钢和包晶钢(特别是亚包晶钢)用保护渣降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温时粘度温度特性的稳定性以及保护渣结晶性能的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铸无氟保护渣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张西鹏;寇国军;吴春京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近期高速钢轧辊材料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了高速钢轧辊材料的成分设计及其元素的作用,各类型碳化物的特点以及高速钢轧辊的主要性能研究。建议加强碳化物控制研究和优化制造工艺,以进一步提高高速钢轧辊的性能。
  • 冶炼与加工
  • 熊玮;毕学工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高炉下部气体动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了反映高炉重要操作参数和最大产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产量优化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炉腹和死料堆焦炭的平均粒度增加5 mm,产量约提高20%;渣比下降100 kg/t,产量约提高8%;炉渣粘度下降01 Pa·s,产量约提高4%;炉顶压力增加50 kPa,产量约提高6%;富氧增加1%或提高风温100 ℃,产量约提高2%。如果维持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不变,高煤比时提高富氧率对产量提高的作用比煤比小时更大。结合合理的上部调剂手段,提高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利用率,在大喷煤比下将大型高炉的利用系数提高到30 t/(m3·d)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 董辉;蔡九菊;王国胜;蔡漳平;王峰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球团竖炉结构和操作参数与竖炉产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焙烧带宽度和火口中心线上料层高度与竖炉产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竖炉结构和操作参数的设计原则。研究表明,竖炉产量并非随焙烧带宽度和火口中心线上料层高度的增加而一味增加,焙烧带宽度和火口中心线上料层高度均存在最佳值;根据竖炉的焙烧工艺和经验数据初步确定竖炉的结构和操作参数,然后根据炉内气体流动是否合理来调节结构和操作参数,最后根据炉内球团运动是否顺畅来进一步调节结构和操作参数。
  • 孟祥宁;朱苗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是实施高拉速连铸和提高铸坯质量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波形及振动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基本参数的选取原则,并结合高拉速连铸机的特点,分析了振动基本参数对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拉速与振动基本参数间的同步控制关系,为改善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正弦振动技术优势、满足高效连铸生产要求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 郭亚东;肖丽俊;仇圣桃;颜慧成;朱苗勇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TSCR工艺生产SPHC钢热轧板过程,对微量B影响AlN、MnS的析出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热力学分析,理论分析与热轧板在线取样的相分析结果能很好地吻合。结果表明高温时B优先于Al与N结合生成粗大的BN粒子(约900 nm),有效降低了热轧过程细小而弥散的AlN析出量,同时BN依附MnS析出而粗化MnS粒子,减弱了细小弥散析出粒子对奥氏体晶界钉扎以及相变后铁素体晶粒长大的抑制作用。
  • 祁广宝;陈章位;余良栋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宝钢285预精轧机的油膜轴承,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油膜轴承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仿真油膜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的温度场分布,得出油膜轴承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根据仿真结果对油膜轴承配合进行了改进,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 王艳敏;吴迪;赵宪明;周剑华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轨万能轧制法中,使用半万能成品孔和全万能成品孔轧制高精度重轨产品尺寸和形状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两者轧制高精度重轨进行了实验对比。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采用全万能成品孔轧制60 kg/m高精度重轨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模拟,验证了全万能成品孔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轧制高精度重轨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全万能成品孔。
  • 材料研究
  • 朱丽娟;吴迪;赵宪明;王平吉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热轧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奥氏体动态和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流变应力预测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硅含量对其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硅含量增加可抑制、减缓动态和静态再结晶发生,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提高流变应力、残余应变和位错密度,从而有利于铁素体相变的发生。
  • 张华;张光业;王振生;唐果宁;张厚安;郭建亭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钕对NiAl28Cr55Mo05Hf共晶合金显微组织及高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iAl28Cr55Mo05Hf基体合金是由黑色的NiAl相和灰白色的Cr(Mo)相组成的共晶组织,在相界处聚集有白色的Ni2AlHf(Heusler)相,加入稀土钕可细化组织;NiAl28Cr55Mo05Hf(wNd=005%)合金在较高的应变速率(=194×10-2 s-1和=194×10-3 s-1)下,含稀土合金的流变应力大于不含稀土合金的流变应力,而在低应变速率(=194×10-4 s-1)下,这种强化现象消失。幂指数规律和温度补偿的幂指数规律可以很好地描述各种合金的高温压缩流变行为。加入稀土可降低合金的应力指数和变形激活能,这是因为稀土偏聚在相界上,致使相界上的空位浓度发生变化。
  • 张志刚;牛焱;张学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Fe10Al、Fe5Cr10Al和Fe10Cr10Al合金在1 000 ℃的氧化行为,利用电子显微镜和俄歇电子谱分析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貌及组成。讨论了三元FeCrAl合金形成保护性氧化膜的机理,对于不发生铝的内氧化情况提出了合金中第三组元铬的作用机制:在氧化初始阶段,铬与合金中其它两组元——铁和铝一起氧化形成各自的氧化物,铬在氧化膜内最大含量的位置处于铁和铝的最大含量位置之间;铬降低了氧化膜内的铁含量,提高了初期氧化膜的保护性,从而促进选择性氧化铝膜的形成。
  • 张以忱;吴宇峰;巴德纯;马胜歌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5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中频非平衡磁控溅射工艺,在316L不锈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3种基体材料上制备Ti/TiN/Ti(C,N)膜系的硬质薄膜。通过改变工作气氛、基体负偏压等工艺参数,对制备薄膜的硬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Ti(C,N)薄膜的制备中,工作气氛和基体负偏压是影响薄膜硬度的主要因素。当工作气体的通入比例C2H2/(N2+Ar)<1/9时,薄膜硬度较高。当通入的乙炔(C2H2)流量增加时,会明显降低薄膜硬度。当基体负偏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薄膜硬度随之逐渐提高;当负偏压增加到200 V时,薄膜硬度最大;负偏压超过200 V,薄膜硬度明显下降。基体材料对薄膜硬度的影响较大,在不同基体材料上镀制同一种硬质薄膜时,薄膜硬度不同;3种基体材料上沉积薄膜的硬度数316L不锈钢基体上的薄膜硬度最低。
  • 测试与控制
  • 郑晖;龚殿尧;王国栋;刘相华;张丕军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热轧板带的力学性能预报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建立原始化学成分和热轧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与产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开发出专门的应用软件。软件共分3大部分:数据处理部分、人工神经网络训练部分、运用成熟网络预报部分。本软件的特点是直观、方便、稳定。数据均从稳定生产的现场取得。采用此软件对SS400钢的性能进行预报,经过10万次训练后,产品力学性能的预报值与实际值拟合良好,预报结果的相对误差很小。
  • 孟令启;马金亮;黄其柏
    中国钢铁期刊网. 2007, 19(7): 5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具有6自由度的4200轧机有阻尼垂直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用Matlab对其进行了参数计算和仿真分析,得到了该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应振型以及系统的响应曲线,获得了一种求解中厚板轧机动力学问题的简捷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