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钢铁》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7年, 第4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俞誓达;陈菡
    钢铁. 2007, 42(7): 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钢铁、轧钢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轧辊业工艺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介绍了国内轧钢装备的基本情况和轧辊业的现状,并对轧辊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视信息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强化轧辊生产过程和工艺关键点的控制;加强轧辊使用技术的研究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重视安全生产4点建议。
  • 原料与炼铁
  • 余亮;张代林;任学延;张文成;李玉华
    钢铁. 2007, 42(7): 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数据分组分析的方法,利用人机交互手段对参数空间多个二维投影进行研究,得到了焦炭热性质的合理有效生产控制参数区间:灰分为9.1%~9.4% ,挥发分>27.5%; 细度>75.9%,且强粘煤比例不小于50。实践表明:针对生产检测不足和管理粗糙而造成的成组有效数据量少且数据可靠程度低的现状, 该方法使用简单且对炼焦厂工业生产有效。
  • 聂松辉;刘宏昭;邱爱红;龚曙光
    钢铁. 2007, 42(7): 1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炉布料溜槽对耐磨损、抗高温性的要求,对其结构设计与使用材料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从抗烧、抗磨损以及应力消除等方面,研究了设计同步寿命长效布料溜槽的原则与方法。并设计制造了一种将料磨料结构与耐磨衬板叠装结构有机结合的抗磨损布料溜槽,实践表明,研制的布料溜槽使用寿命可提高到原来的3倍以上。
  • 冯妍卉;张欣欣;吴懋林
    钢铁. 2007, 42(7): 1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示踪法和数字摄像设备,研究了焦炭在干熄炉冷态模型内的下降行为,分别针对5种不同的布料及下料方式,得到了3种风帽条件下焦炭下降的特点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就焦炭总体下降的均匀性而言,椭圆风帽优于高风帽和低风帽,水平料面布料方式优于料峰布料方式,两侧加料(双料峰)方式优于中心加料(单料峰)方式。是否连续下料,并不显著影响焦炭下降的运动轨迹和平均速度的分布趋势。风帽对焦炭下降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当料层高度足够时,各种下降条件下风帽的选择不会使焦炭的下降均匀性及顺畅性产生本质的变化。
  • 炼钢
  • 李学锋;李正邦
    钢铁. 2007, 42(7): 1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氮在不锈钢熔体中溶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氮在不锈钢熔体中溶解度随钢水温度降低和铬、锰、钼含量增加而升高,而随着镍和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对AOD炉冶炼不锈钢吹氮合金化工艺控制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指出在AOD炉中氮含量随着钢水碳含量、温度、供氧强度、吹氩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工艺适合冶炼钢种的氮含量小于该钢种在常压下理论氮溶解度的90%,为保证氮成分精度,以小于80%为宜。
  • 刘光穆;石绍清;邓康;任忠鸣
    钢铁. 2007, 42(7): 2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电磁制动对涟钢CSP结晶器内钢水夹杂物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现场验证。数值模拟表明,无电磁制动时,粒径在50 μm以下的夹杂物颗粒其上浮概率几乎为零,200 μm夹杂物颗粒上浮概率为6%;有电磁制动时,粒径在50 μm以下的夹杂物颗粒的上浮概率为25%,200 μm夹杂物颗粒上浮概率为38%。现场试验表明,采用电磁制动与没有电磁制动相比,铸坯中200~300 μm的大型夹杂物降低了15.9%,300~400 μm的大型夹杂物降低了30.2%,大于400 μm的夹杂物降低了39.1%。电磁制动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吻合性。
  • 白瑞国;周学禹;翁玉娟;徐立山;高海
    钢铁. 2007, 42(7): 2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半钢在冶炼中具有硅、锰等元素生成的氧化物少,成渣困难,吹炼过程热量少的特点,研究了减少渣量、改造渣系结构、提高炉渣冶金能力的方法,制定出3种渣料配比方案。通过对初期渣形成时间、过程冶炼情况、造渣材料消耗、炉渣脱磷、脱硫效果和改造前后终渣成分的对比,3种化渣剂均能缩短半钢炼钢成渣时间,合理调整炉渣碱度,降低渣中FeO含量,改善渣系结构,提高炉渣冶金效果,是半钢炼钢有效的化渣剂。
  • 陈斌;姜敏;王灿国;王新华
    钢铁. 2007, 42(7): 3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就镁在冶炼纯净钢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索。得出镁有比铝强得多的脱氧能力,镁能够将钢水中氧含量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当钢液中w(Mg)为10×10-6时,与之平衡的钢液中溶解w(O)不到1×10-6。采用新的镁处理铝镇静钢方法代替传统的钙处理铝镇静钢方法,可以使钢水的氧含量更低,纯净度更高。同时得出镁脱氧产生的MgO有很强的扩大CaOSiO2Al2O3三元系相图中低熔点区域的能力,使得由CaO、SiO2和Al2O3组成的非金属夹杂物生成低熔点的非结晶相的概率大大增加。
  • 马勇;王旭东;臧欣阳;姚曼;张立
    钢铁. 2007, 42(7): 3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晶器振动在连铸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液压振动是近年来被开发并逐渐推广应用的结晶器振动方式。基于板坯连铸结晶器液压振动装置,通过检测结晶器液压振动装置的位移等参数,对振动系统的振动状态的检测与评价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振动参数下两侧液压缸位移偏差、相位差随振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晶器液压振动装置具有较高的振动精度。为液压振动条件下结晶器振动状态的检测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 压力加工
  • 陈菡
    钢铁. 2007, 42(7): 3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镀锌仍然是钢铁产品、制品防腐的主要技术。在此介绍了热浸镀锌、机械镀锌和电镀锌等镀锌防腐工艺的机理、工艺流程及特点。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法规的加强,传统的电镀锌和热浸镀锌因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受到严格的限制。因而,钢铁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向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率、高质量及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机械镀锌是表面处理界正在大力推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之一,当前利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已在国际市场流行,也已被国内许多企业认可,逐渐成为国内五金件表面处理的一种通用技术。
  • 李俊洪;樊华;李卫东
    钢铁. 2007, 42(7): 4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板形和表面质量是光整热镀锌板的重要质量指标。针对光整热镀锌板的生产工艺特点,以带材前张应力横向分布均匀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套针对热镀锌光整机的辊型曲线设计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攀钢热镀锌光整机的辊型设计。工业应用表明:新的辊型曲线提高了工作辊弯辊的控制效果,改善了轧制压力横向分布均匀性,提高了热镀锌板的光整质量。
  • 于斌;岳晓丽;佘广夫;连家创;刘宏民
    钢铁. 2007, 42(7): 4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由热轧带钢不良断面形状遗传到冷轧带钢而引起的钢卷局部突起缺陷,在分析猫耳形磨损辊型对热轧带钢断面形状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抑制热轧带钢边部增厚和局部高点相对高度为目的的工作辊余弦辊型。模拟计算和实验表明,余弦辊型明显改善了带钢断面形状、降低了边部增厚和局部高点的相对高度,解决了冷轧钢卷局部突起缺陷问题,并为现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钢铁材料
  • 李昌义;朱涛;刘正东;刘永刚;陈其安
    钢铁. 2007, 42(7): 5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CSP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w(Si+Al)=1%)热轧板的织构特征,并与传统流程产品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工艺生产的产品在板厚1/2处的主织构均为{001}<110>织构,即典型的{001}// 轧面的α纤维织构。二者的织构沿厚度方向均呈不均匀分布,其强度及对称性从表层到中心逐渐加强。
  • 林一坚;章靖国;李小军;史海生;周灿栋
    钢铁. 2007, 42(7): 5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的无宏观偏析、组织为均匀细密珠光体的超高碳钢,无需任何热的或机械的预处理,即可具有伸长率达380%的超塑性,并且在2×10-1s-1的应变速率下仍有122%的伸长率。这是由于在此变形过程中发生了碳化物由片层状向颗粒状的转变并形成细小等轴晶粒的组织超塑化;而且高应变速率可促成高度细化的球化组织。由此开发的喷射成形结合大压下量热轧的方法可以简捷有效地使超高碳钢获得很好的超塑性,并且可以应用于高速钢等其它高碳钢铁材料。
  • 张熹;王春旭;刘宪民;史庆南
    钢铁. 2007, 42(7): 6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用SEM、TEM研究了不同冷轧变形量(变形量0~81.6%)的过共析钢的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珠光体片层取向的多样性,造成了不同珠光体团变形的不均匀性,随着变形量的增大,组织经历了一个由均匀→不均匀→均匀的过程;通过XRD分析,确定在冷轧变形过程中未发现渗碳体分解并溶入铁素体的现象;通过力学性能测定,发现屈服强度ReL与真应变ε基本符合Hollomon关系,可用方程ReL=1465ε0.18预测不同变形量下试验钢的屈服强度。
  • 陈明昕;雍岐龙;张利平;赵昆渝;裴英豪
    钢铁. 2007, 42(7): 6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钢铁材料的微合金化原理和强韧化原理,对广泛使用的含钛渗碳钢的钛含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钛含量,不影响其在渗碳过程中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但可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含钛渗碳钢中的液析氮化钛,从而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
  • 范红妹;曾燕屏;王习术;崔正强;谢锡善
    钢铁. 2007, 42(7): 7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扫描电镜原位观测的方法,跟踪观察了低周疲劳载荷下航空用超高强度钢MA250中夹杂物导致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微观行为,得到了MA250钢低周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基本特性,讨论了精确测定MA250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方法。
  • 陈卓;吴晓春;汪宏斌;闵永安;张洪奎
    钢铁. 2007, 42(7): 7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硼对塑料模具钢P20的淬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硼使P20钢的铁素体形成区域C形鼻尖发生右移,加硼后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成得到明显抑制;在油淬的条件下,P20钢的临界淬透直径由380 mm增加到近500 mm。
  • 环保与能源
  • 张晓刚;宋存义;王亮;周超
    钢铁. 2007, 42(7): 7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我国烧结脱硫的现状和某钢厂实际情况,采用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技术(DFAFGD)对2台分别为52 m2和68 m2的烧结机进行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讨论了烧结烟气的工况与密相塔脱硫的工艺及特点,通过中试,研究了影响脱硫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优化参数,验证了密相塔搅拌器的作用。目前该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 装备与控制
  • B.Di Giusto
    钢铁. 2007, 42(7): 8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美国纽柯公司贺特福德中厚板厂的板坯连铸机和轧机由达涅利公司提供。介绍了工厂的特点、工厂参数的精确调试和优化、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工厂的连铸机是世界上最宽的长漏斗形结晶器板坯连铸机,能够生产优质合格的产品并连续不断地打破了产能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