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钢铁》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中文领军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冶金工程技术与金属材料(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美国《金属文摘》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8年, 第4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4-15
全选
|
综合论述
Select
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发展现状
毛新平;陈麒琳;朱达炎
钢铁. 2008, 43(4): 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近20年来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在基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各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明确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微合金化技术不同于传统流程的特殊规律,探讨了今后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和技术发展的方向。
原料与炼铁
Select
COREX工艺静态模型的开发
曲迎霞;王臣;邹宗树;周渝生
钢铁. 2008, 43(4): 1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COREX工艺流程,开发了建立在物料热量平衡方程组上的COREX工艺静态模型。根据COREX工艺操作设定输入参数,模型能够计算出原料和熔剂消耗、渣量及成分和熔化气化产生煤气量及成分。利用模型能够研究操作参数和原料化学成分、配比及温度的改变对COREX工艺物流和能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能够为优化COREX工艺提供帮助。
Select
南钢新2号高炉炉料冶金性能的研究
王明军;张丙怀;阳海彬;刁岳川;王朝东
钢铁. 2008, 43(4): 1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钢新铁厂2号高炉冶炼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对该高炉现有炉料的冶金性能进行试验检测分析,研究南钢现有炉料冶金性能的不足,并分析原因,找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同时,为南钢新铁厂2号高炉炉料结构的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Select
风口尺寸对高炉操作影响的研究
吴狄峰;程树森;赵宏博;王子金
钢铁. 2008, 43(4): 1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高炉送风系统模型,模拟了风口尺寸和风口压力变化对风口速度、流量和鼓风动能的影响,并结合理论分析对风口尺寸调节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炉操作过程中,只有当多个风口的面积减小时,所有风口的鼓风动能才都会增大; 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这些风口的风量明显减少,所以减小少数几个风口的操作能抑止边缘气流的发生。
Select
提高梅山喷煤计量的准确性
王正强;仇彬;张京
钢铁. 2008, 43(4): 2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梅山高炉喷吹煤粉的计量控制原理,采用动态修正因子技术,通过调节煤流因子和改变喷吹煤种,解决了喷吹计量中煤流计计量不准的问题。
炼钢
Select
钢包顶渣改质剂生产16MnR钢的应用研究
王世俊;张峰;刘晓晨;孙争取;刘彦平;陶传俊
钢铁. 2008, 43(4): 2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钢包顶渣改质剂在50 t LF炉精炼含铝16MnR钢时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试验钢包顶渣改质剂后,在钢成品中铝含量满足成分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了钢液的深脱硫和脱磷,并降低了精炼渣中的TFe含量。
Select
CAS精炼钢包中气泡运动行为
金友林;包燕平
钢铁. 2008, 43(4): 3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钢包中心底吹和偏心底吹时熔池中的气泡运动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于中心底吹,气泡垂直上升;对于偏心底吹,气泡流有向钢包中心偏移的现象,其偏移程度与底吹气量和底吹位置有关,在实验室设计的气量下气泡偏移量随着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现场可考虑的底吹位置范围内,气泡偏移量随着底吹位置偏心程度增加而增加。冶金工业生产中CAS钢包精炼中气泡偏移现象严重影响了浸渍罩寿命和CAS精炼的效果,针对气泡偏移的事实,为了提高CAS精炼效果和浸渍罩的寿命,提出CAS精炼工艺中浸渍罩放入位置应向钢包中心偏移,偏移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Select
宝钢3号板坯连铸结晶器传热行为的模拟研究
王宇峰;张立峰;梅峰;阎朝红;阮晓明
钢铁. 2008, 43(4): 3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传热模型,研究了板坯结晶器的传热行为。模型的建立考虑到结晶器内湍流运动对过热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耦合流场和温度场求解坯壳热流密度,并将其导入传热模型计算的方法。模型包括凝固坯壳,结晶器缝隙和铜板的传热,其中计算结晶器缝隙间热量传递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振痕、固渣层、液渣层和气隙对传热的影响,并做了相应处理。模型能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断面形状和尺寸、拉速等),对凝固坯壳厚度,表面温度,结晶器铜板温度,冷却水温差,以及结晶器理想锥度等进行计算。结合宝钢3号连铸机结晶器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所得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测量值。
Select
一种新型的水平连铸机中间包加热系统
雷惠;雷森田;庄斌星
钢铁. 2008, 43(4): 4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钢水低过热度恒温连铸,提高铸坯质量,提出一种新的水平连铸机中间包加热方案,采用3相电弧加热和底吹氩设计,将钢水精炼和连铸两道工艺结合为一体。该方案操作和维护简单、运行可靠、生产费用低,生产实践证明其性能优于等离子加热和中频感应加热。
压力加工
Select
中厚板控制冷却系统流量调节特性分析
于明;王君;李勇;胡加洪;刘相华
钢铁. 2008, 43(4): 4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中厚板控制冷却水流量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钢板冷却过程的控制精度。以应用于多家中厚板厂的一种典型控制冷却设备为例,分析其系统流量调节特性,从电动调节阀、手动蝶阀、高位水箱等几个方面分析不同冷却单元之间流量控制存在偏差的原因,给出提高流量控制精度的有效方法,为控制冷却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冷轧带钢卷取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研究
常铁柱;张清东;丁军
钢铁. 2008, 43(4): 5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带钢卷取和卸卷两道工序由于卷筒约束的变化,两种状态下钢卷的内部应力场存在变化,尤其是在卷芯部位应力场的变化较为显著,这也是带钢头部存在多种质量缺陷的区域。基于现场实测和紧密系数的实验研究,通过卷取过程应力场的差分求解以及卷取结束后卸卷过程中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耦合应力场的差分法求解,获得了钢卷内部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为生产现场预防及控制卷取和卸卷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缺陷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对策和理论依据,使机组的产品板形质量和成材率明显提高。
Select
中厚板生产中无测厚仪下的自适应轧制模型
祝夫文;胡贤磊;赵忠;刘相华
钢铁. 2008, 43(4): 5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国内很多中板厂没有测厚仪的现状,开发了无测厚仪下的自适应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自然对数法进行厚度范围的划分,并且在各个厚度范围内,将落在其中的根据各道次实际生产数据回归的轧件变形抗力参数按照轧制时间的由近及远,进行指数平滑处理,以此作为各个厚度范围的变形抗力参数。在进行变形抗力参数的回归时,各道次的出口厚度以高精度弹跳模型为基础进行计算,并采用目标厚度锁定及遗传偏差的方法对各道次的计算出口厚度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回归的准确性。将该自适应轧制模型实际应用于某中板厂3000 mm轧机的过程控制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钢铁材料
Select
低碳490 MPa级铆螺钢控轧控冷的研究
吴迪;李壮;
钢铁. 2008, 43(4): 6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控轧控冷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ML15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铁素体晶粒细化,低温轧制较常规轧制后快速冷却可以获得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常规轧制后快速冷却要优于低温轧制后慢冷试样的力学性能;终冷温度越低,珠光体片间距越细,强度和塑性越好;低碳铆螺钢采用控轧控冷不经热处理抗拉强度达到490 MPa级别,其力学性能远优于常规轧制后不控冷的同样试样。
Select
预先冷轧变形对马氏体时效钢强化的影响
杨卓越;苏杰;陈嘉砚
钢铁. 2008, 43(4): 6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系统研究了预先冷轧变形对马氏体时效钢强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10 ℃×3 h时效引起的强度净增加值恒定,与冷轧变形量无关,最终的强度为:σ=σ0+ΔσCR+ΔσAge,即初始强度、冷加工强化和时效强化的叠加,其中只有冷加工强化ΔσCR随变形量变化。电子衍射花样及衍射斑强度分布证实:510 ℃×3 h时效后马氏体基体内析出六方结构的Ni3(Ti,Mo)和正交结构的Ni3Mo,冷轧变形量对时效析出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
Select
终轧温度对弹簧钢60Si2CrVAT强韧性的影响
崔娟;刘雅政;黄学启
钢铁. 2008, 43(4): 7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铁路用弹簧钢60Si2CrVAT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业控轧控冷试验,采用光学、电子显微技术和力学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在不同终轧温度下热轧态的组织结构以及对其热处理后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弹簧钢强韧性的提高是以保证热轧材组织结构均匀细小为前提的。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热轧材组织得到细化,索氏体含量提高。在相同的热处理工艺下,终轧温度为890 ℃的弹簧钢60Si2CrVAT棒材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高于终轧温度为970 ℃:其抗拉强度提高了190 MPa,屈服强度提高了200 MPa,伸长率提高了1.8%,面缩率提高了3.9%,冲击韧性提高了4 J/cm2。
Select
等温处理对中碳超高强度弹簧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聂义宏;惠卫军;傅万堂;翁宇庆;董瀚
钢铁. 2008, 43(4): 7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等温处理对中碳超高强度弹簧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5~375 ℃等温可以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的影响很大,从875 ℃升高到930 ℃,强度升高,但其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显著降低。试验范围内,在875 ℃保温30 min,325 ℃等温120 s油淬后,在300 ℃ 进行回火处理2 h,可获得强韧性配合良好的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其断裂韧性KIC值为83 MPa·m1/2,是相同强度水平下常规淬火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5倍。
Select
中板表面微裂纹缺陷研究
耿明山;何矿年;张炯明;王新华;肖寄光
钢铁. 2008, 43(4): 8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XEDS分析,对低合金钢连铸板坯轧制中板出现的表面微裂纹进行研究,发现裂纹附近存在Cu和As元素,裂纹沿晶界延伸,确定钢中的Cu、As和Sn等元素在γ晶界偏聚和选择氧化在钢基体和氧化铁层间形成含Cu、As和Sn的富集相,钢的塑性恶化是导致中板表面微裂纹的主要原因。分析了Cu、As和Sn对表面微裂纹的影响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Select
高马氏体量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罗娟娟;史文;黄群飞;李麟
钢铁. 2008, 43(4): 8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分析以及拉伸试验研究了高马氏体量双相钢(马氏体体积分数大于30%) 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保温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体积分数不断升高,导致强度不断提高。马氏体体积分数较低时,钢的断裂特征为韧性断裂;马氏体体积分数较高时,则会转变为脆性断裂。微孔在断裂表面附近形成。微孔的形态随着马氏体的比率而变化,随着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升高,微孔形态从界面结合力的丧失转为微裂纹。
环保与能源
Select
焦炭过滤床在线分离电炉粉尘中氧化锌的研究
孟繁明;王文忠;八木顺一郎
钢铁. 2008, 43(4): 8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炉粉尘与焦炭粉的混合试样,对利用焦炭过滤床在线回收电炉粉尘,在CO/CO2混合气体中氧化锌的还原分离工艺进行了模拟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在所设焦炭过滤床的温度及气氛条件下,固固还原和气固还原反应都可以发生,氧化锌的还原分离是可以实现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被固体碳或CO还原时相比较,混合试样在固体碳和CO同时存在时的初期减重率变化最快,最终还原率最高。在粉尘颗粒表面,被还原的金属铁生成及聚积长大后,将对还原气体向颗粒内部进一步扩散起到阻碍作用,对颗粒内部残存的微量ZnO的还原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加快氧化锌的还原分离而抑制氧化铁的还原及聚集长大将成为提高氧化锌回收率的关键。
Select
大冶特钢主要工序电耗和能耗的研究
李士琦;宋建新;钱刚;张标;刘润藻
钢铁. 2008, 43(4): 9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大冶特钢是国内有代表性的电炉炼钢企业之一,本文对该企业的一些主要工序——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的能源、物质消耗和耗能工质消耗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基于相同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得到生产每吨产品的工序电耗、能耗以及折算的全流程(全流程包括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4道主要工序,这里轧钢工序只选择较大的连轧厂作为代表)吨钢电耗、能耗值。结果表明:第四炼钢厂2000年年产电炉钢25.45万t,2005年为87.34万t,增长了2.43倍;同期电炉工序的吨钢冶炼电耗由547 kW·h/t降至213 kW·h/t,降幅为61%;而全流程的吨钢能耗由448 kg(标煤)/t上升到684 kg(标煤)/t,增幅为53%。
装备与控制
Select
板坯连铸机成套技术
L.Morsut
钢铁. 2008, 43(4): 9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针对板坯连铸的成套技术以及一些成功应用这些技术的项目案例。成套技术包括所有硬件、软件、资料和服务,彻底开发和应用嵌入技术所需的一切,针对提高质量和产量的技术,以及面向新建和现有板坯连铸设施的技术。
技术交流
Select
大方坯连铸四孔浸入式水口的应用研究
顾武安;唐萍;文光华;祝明妹;苍大强
钢铁. 2008, 43(4): 10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攀钢大方坯连铸结晶器,采用四孔水口浇注重轨钢。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测量并分析了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冲击压力和冲击深度等因素,结合数值模拟结晶器内流体流动现象的结果,发现合理的四孔水口形式更适合浇注质量要求高的重轨钢。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推荐的四孔浸入式水口浇注,重轨钢铸坯表面无清理率100%,铸坯合格率达到99.95%。
Select
Nb+Ti IF钢冷轧板罩式炉退火工艺研究
左军;张开华;常军;杨金成;王平莉
钢铁. 2008, 43(4): 10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Nb+Ti IF钢的再结晶温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升温速度对再结晶过程有一定的影响,控制在50 ℃/h为宜。根据罩式炉退火的特点,为保证钢卷的冷点和温度的均匀性,退火控制温度按罩式炉上限控制,并保证足够的保温时间。工业生产和用户使用结果表明,产品冲压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