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钢铁》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7年, 第4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7-08-15
  

  • 全选
    |
    综合论述
  • 常跃峰;王祖滨;赵文忠
    钢铁. 2007, 42(8): 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是宽厚板生产企业都特别关注且积极开发的重要产品系列。着重从使用低合金高强度宽厚钢板量大面广的8个重要领域对品种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并分析了与此类钢板生产相关的微合金化、超低碳贝氏体钢及控轧控冷等3项工艺技术。
  • 原料与炼铁
  • 朱德庆;李建;潘建;何奥平;范晓慧
    钢铁. 2007, 42(8): 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烧结杯试验,对进口铬铁矿粉烧结过程中的焦粉配比、混合料水分、料层高度和烧结负压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发现该铬铁矿粉可用烧结法进行造块,其产品铬铁烧结矿可作为电炉冶炼铬铁合金的炉料。与普通铁矿烧结相比,铬铁矿烧结主要特征为:燃烧带宽(75.00 mm),烧结温度高(1450~1500 ℃),冷却所需时间长。铬矿烧结主要依靠20%左右橄榄石液相粘结为主,同时,Cr2O3固相反应有利于烧结矿固结。铬铁矿粉烧结的成功将为我国铁合金行业充分利用廉价铬铁矿粉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降低铬铁合金生产成本。
  • 李光森;金明芳;魏国;李小刚;沈峰满
    钢铁. 2007, 42(8): 1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包钢含氟烧结矿的粘结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结相的物性随粘结相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粘结相的碱度及MgO、CaF2和FeO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成分粘结相的熔化特性及其熔化后对Fe3O4的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碱度变大,MgO含量增加使粘结相的熔化温度升高,润湿角增大;CaF2和FeO能降低粘结相的熔化温度和润湿角。
  • 邹宗树;王臣
    钢铁. 2007, 42(8): 17-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二步法熔融还原炼铁过程中终还原煤气降温和提高预还原效率的需要,以Corex为例分析了终还原炉煤气富氢改质后用于预还原的优势,讨论了其不利因素和对策。结果表明,对终还原炉煤气进行富氢改质后用于预还原是可行的。
  • 刘永新;张波波;梁英华
    钢铁. 2007, 42(8): 2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一种低灰低硫煤进行了工业分析、全硫测定、煤岩分析、粘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及容惰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种煤是一种粘结性较好,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优质1/3焦煤。针对此煤的特性,选用其它炼焦常用煤种,以出口焦质量标准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出了最佳配煤比,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到了满足出口焦质量标准的炼焦配煤方案。
  • 炼钢
  • 陈韧;刘立文;李梦炜;姚祥东
    钢铁. 2007, 42(8): 2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整体和辊套结构型式连铸机导辊的温度和受力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整体辊比辊套结构导辊的抗变形能力高且传热效果好;对需要采用辊套结构导辊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将辊套壁厚适当加大等方法优化辊套尺寸设计,并采用高强耐热材质的辊套来加强其抗变形能力;选择适当的二冷方式则可以避免由于其传热方面的弱点而影响导辊使用寿命或铸坯质量的问题;从而从铸机设备设计方面保证铸坯生产顺利,提高连铸机的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 朱祖民;张晨;蔡得祥;陈荣欢;刘继鸣
    钢铁. 2007, 42(8): 2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宝钢新建的3号板坯连铸机的产品以厚板厂为主要用户,断面尺寸为220、250、300 mm×(1200~2300) mm,并且以2000 mm左右的宽板坯为主,铸坯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良好,但在220 mm厚铸坯的几种裂纹敏感的中碳亚包晶钢上发生了纵裂缺陷。为此开发了适合于裂纹敏感的厚板钢种用的连铸保护渣,该保护渣具有高碱度、高结晶性和低粘度的特点,高结晶性增大了渣膜的热阻,使铸坯在结晶器内得到缓慢冷却,从而减少了铸坯的纵裂发生率,低粘度使铸坯获得了适宜的润滑,确保了连铸生产的顺行。
  • 魏军;孙彦辉;蔡开科;周英超;魏祖康
    钢铁. 2007, 42(8): 3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CSP结晶器EMBr冶金效果分析表明,在其它工艺条件相近的条件下,使用EMBr后,薄板坯w(T[O])比未使用EMBr的薄板坯w(T[O])降低了40%,薄板坯中大型夹杂物降低了61%;无电磁制动时,结晶器液面波动为±7 mm,使用电磁制动时,结晶器液面波动为±4 mm,薄板坯内部质量明显改善。应用CFX软件数学模拟了电磁制动及无电磁制动情况下的CSP结晶器流场,模拟结果表明结晶器弯月面钢水中心线速率降低了4倍,湍动能降低了3倍左右。电磁制动可明显提高薄板坯洁净度水平。
  • 罗高强;唐萍;文光华;陈志平;倪修华
    钢铁. 2007, 42(8): 3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梅钢2号板坯连铸机低碳钢浇铸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调研,并采用低倍、硫印、显微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及全氧量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了不同浇铸条件下铸坯质量缺陷与工艺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稳态铸坯质量明显低于稳态铸坯质量。同时,未观察到由结晶器卷渣形成的大型夹杂,铸坯的缺陷主要为气孔、Al2O3及复合铝酸盐夹杂。全氧分析表明,铸坯w(T[O])平均为20.86×10-6,且最大值不超过27.00×10-6,相同工艺条件下,该板坯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 孙齐松;王新华;许晓东;江东才;白学军
    钢铁. 2007, 42(8): 4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厚度规格中厚钢板用超声波探伤观察到的缺陷统计和分析表明:中厚钢板内部缺陷为钢板厚度中心区域珠光体带中的微裂纹。位于偏析区内宽度超过25 μm珠光体带中;裂纹源为珠光体带中MnS类型的塑性夹杂与钢基体的界面;裂纹的形成温度低于700 ℃,形成于轧后冷却或矫直阶段。铸坯中心线偏析是产生裂纹的内部条件,轧后冷却或矫直过程中的张应力是外部条件。
  • 压力加工
  • 张俊明;刘军;康永林;杨荃
    钢铁. 2007, 42(8): 4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轧制力模型的固有缺陷,为提高冷连轧机组轧制力预测精度,使用一种RBF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冷轧带钢屈服应力,把预测值用于传统数学模型中计算轧制力;并在此基础上,组合使用机架相关网络(RBF类型)、速度相关网络(RBF类型)修正轧制力计算值。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满足生产的需要,预报最终误差范围为±6.5%。
  • 刘相华;徐俊;邱格君
    钢铁. 2007, 42(8): 4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冷连轧过程中轧制稳定性与模型计算精度,以宝钢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冷连轧过程的生产工艺特点,直接采用原始非线性负荷模型,在不做任何有损计算精度的数学简化的前提下,利用powell优化方法实现冷连轧过程中间厚度在线优化设定,不但提高了计算速度与计算精度,而且解决了计算过程中不收敛的问题,杜绝现场因模型问题而造成意外停机事故的发生,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彭鹏;杨荃
    钢铁. 2007, 42(8): 5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带钢冷连轧过程中,板形板厚控制存在着很强的耦合关系,相互影响对方的调节效果,甚至引起系统不稳定。对轧制过程中影响板形板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板形板厚耦合模型,并在对其进行解耦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板形板厚综合解耦控制系统。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分析,在8辊5机架全连续冷连轧机组的实际应用表明,综合解耦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板形板厚的控制精度。
  • 钢铁材料
  • 朱昌逑;江波;安涛;陈刚;崔银会
    钢铁. 2007, 42(8): 5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重载车轮的损伤特点,研制了一种以C、Si为主要强化元素的铁素体珠光体型车轮新材料,通过C、Si含量的合理配合,使车轮材料具备了高强度并保持了较高的韧性,同时具有合理的相变特性。装车运行试验表明,与目前常用的车轮材料相比,这种车轮材料的抗机械损伤性能和抗热损伤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协调,更适合重载运输条件。
  • 江海涛;唐荻;刘强;刘仁东;严玲
    钢铁. 2007, 42(8): 6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贝氏体等温转变后TRI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RIP钢在贝氏体转变区400~440 ℃保温120~300 s,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不断增多,残余奥氏体碳含量呈降低趋势。TRI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主要以薄膜状、粗大块状和细小粒状的形态存在。粗大块状的残余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薄膜状次之,细小粒状最稳定。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不足,或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偏高造成碳含量的不足,都会导致TRIP钢综合成形性能的降低。此外,贝氏体等温处理时间过长,渗碳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从而降低了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
  • 裴英豪;张建平;朱涛;刘正东;雍岐龙
    钢铁. 2007, 42(8): 6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CSP流程生产的W540和W800两个牌号的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中析出物尺寸在卷取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和传统流程生产的W20热轧板的析出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SP流程生产的电工钢在卷取后,析出物尺寸略有减少;随Si+Al含量的提高,析出物的平均尺寸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以AlN为主转变为以MnS为主。不同流程生产的成分相近的电工钢中析出物的平均尺寸差别不大。
  • 周利;孙大乐;刘常升;董丹阳
    钢铁. 2007, 42(8): 69-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两种不同成分的半高速钢轧辊材料在600 ℃时碳化物的氧化行为。对两种半高速钢的金相组织、氧化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高速钢中富铌的MC型碳化物抗氧化性能最差,氧化产物不但凸出基体表面,而且每个氧化区域均有裂纹产生;富钼的M2C型碳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但由于在与基体交错相间生长,其表面容易被基体表面横向生长的氧化产物所覆盖;富铬的M7C3型碳化物具有最佳的抗氧化性能。
  • 方旭东;张寿禄;杨常春;夏焱;赵建伟
    钢铁. 2007, 42(8): 7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EM、金相、Gleeble 3800观察和分析了TGOG13Cr1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TGOG13Cr1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为低碳回火马氏体,其Ac1为720 ℃、Ac3为860 ℃、Ms为281 ℃、Mf为157 ℃;在相同的淬火温度和回火工艺下,采用水淬较空冷更容易实现对力学性能的控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硬度越低,塑性、韧性越好。
  • 董瑞峰;闫波;张晓燕;刘哲;刘清友
    钢铁. 2007, 42(8): 78-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包钢CSP厂采用Nb微合金化技术生产直缝焊石油套管用J55热轧钢带的过程。钢带的力学性能以及冷弯、焊接、螺纹加工等性能均满足API 5CT标准的要求和用户协议要求,已经商业化生产1万t,使用情况良好。
  • 环保与能源
  • 张世建;商桂梅;王世勇;杨召军;李淑琴
    钢铁. 2007, 42(8): 8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降低炼钢成本,利用转炉煤气,改善离线钢包烘烤质量,开发了自身蓄热调温烧嘴,烧嘴的调节比可达1∶10,钢包内温度在200 ℃~1200 ℃可调。该烧嘴的成功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 装备与控制
  • 王明强;王彦丰
    钢铁. 2007, 42(8): 86-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钢4号高炉易地大修改造工程,首次引用荷兰Danieli Coros高风温内燃式热风炉,该热风炉具有高风温、长寿、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投产3年来首次实现了本钢热风炉本体零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