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测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平台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36卷 5期
刊出日期:2018-10-15

测试技术
缺陷分析
试验研究
专题研讨
特约来稿
   
特约来稿
1 陈昌华,哈 曜,王司男,汤志贵,张龙群,钱健清
数字超声波无损检测扫描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作为工业产品的5种传统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发展最快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主要介绍了超声A型、B型、C型、D型、3D型、TOFD型、导波、PA型相控阵和多通道的数字检测技术。超声波与X射线检测技术是产品内部检测并行的两种无损检测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发展。随着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拓展,基于图像显示的超声波检测与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数字化超声探伤技术在无损检测及评估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2018 Vol. 36 (5): 1-7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0KB] ( 190 )
试验研究
8 刘 健,李 灏
Sb对低合金钢在上甲板环境下耐蚀性的影响
采用模拟油船货油舱上甲板环境的腐蚀试验装置,研究了Sb元素对低合金钢在含CO2-SO2-O2-H2S气体的干湿交替环境中的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b元素可以有效降低钢在上甲板环境中的腐蚀减薄量。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显示,含Sb钢内锈层中的裂纹少于普碳钢;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钢中加入Sb元素后,内锈层中的α-FeOOH含量增大;电子探针测试的结果显示,Sb在内锈层中与基体接触的区域内富集;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在内锈层中Sb元素以保护性较好的氧化物(Sb2O5)的形式存在。
2018 Vol. 36 (5): 8-14 [摘要] ( 117 ) [HTML 1KB] [PDF 0KB] ( 198 )
15 石树坤
等温退火对2205钢组织及硬度性能的影响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硬度仪研究了等温退火对2205钢显微组织及硬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205钢在650 ℃等温退火不同时间时,钢的硬度性能随退火时间延长先逐渐增加后再降低至稳定。根据进一步分析,主要原因与退火过程中合金基体铁素体相内部及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交界处生成的析出相(R相)直接相关。
2018 Vol. 36 (5): 15-18 [摘要] ( 85 ) [HTML 1KB] [PDF 0KB] ( 236 )
测试技术
19 李 勇,许鹤君,巴发海
蠕变强度外推数据处理的EXCEL方法
蠕变强度是耐热钢和高温合金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短时蠕变试验结果合理外推长时蠕变性能的方法获得蠕变强度。分析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等温线法和时间-温度参数法外推蠕变强度的计算过程,利用EXCEL软件的趋势线、回归分析以及单变量求解功能实现了外推公式的拟合求解和蠕变强度的外推计算,为蠕变试验的数据处理和复杂外推计算过程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
2018 Vol. 36 (5): 19-24 [摘要] ( 79 ) [HTML 1KB] [PDF 0KB] ( 170 )
缺陷分析
25 付常伟
Q345BHE900M H型钢脆性断口分析及工艺优化
对抗拉强度不合格的Q345B H型钢拉伸断口进行形貌和夹杂物微区成分分析,确定夹杂物水平偏高是导致产品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软吹时间、采用套管式长水口保护浇注、延长铸坯在炉时间等措施,批量生产的产品A类夹杂物等级均低于1.5级、B类夹杂物等级均低于1.0级、总夹杂物等级均低于2.5级,最小屈服强度较标准高25 MPa,最小抗拉强度较标准高48 MPa,实现产品批量稳定生产。
2018 Vol. 36 (5): 25-30 [摘要] ( 75 ) [HTML 1KB] [PDF 0KB] ( 194 )
31 王 斌,张寿禄,赵振铎,范光伟
304不锈钢热水管应力腐蚀开裂分析
针对304不锈钢热水管道发生腐蚀泄露的现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泄露热水管道的成分组成、显微组织、裂纹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力腐蚀开裂是造成该304热水管腐蚀泄露的主要原因,这是由管壁受到的应力以及环境中的氯离子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2018 Vol. 36 (5): 31-35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0KB] ( 183 )
36 温国栋,刘和家
ERW焊管开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ERW高频电阻直缝焊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开裂问题。通过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分析,汇总了典型开裂的特征。分析认为,热轧钢带表面裂纹以及控轧控冷工艺异常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优化保护渣和结晶器流场,均匀缓冷可以改善由于连铸板坯表面纵裂导致的钢带表面裂纹;合理制定层流冷却的水温、上集管开度、侧喷开闭和卷取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可以有效避免异常显微组织的出现,从而影响钢带加工性能。
2018 Vol. 36 (5): 36-39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0KB] ( 207 )
40 王志刚,王俊霖
桥梁用Q345qE钢板断裂失效分析
Q345qE桥面承重钢板在使用中发生断裂,运用宏观观察、扫描电镜分析、金相分析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表面保护材料沥青的开裂,Q345qE钢板暴露在大气中受腐蚀作用并受车辆运行作用力形成应力腐蚀,在U形肋部位钢板形成微裂纹,微裂纹在腐蚀及应力同时作用下发生应力集中并扩展,最终导致其断裂。
2018 Vol. 36 (5): 40-43 [摘要] ( 101 ) [HTML 1KB] [PDF 0KB] ( 209 )
44 叶圣渊,徐道送,徐旋旋,刘国宾,吴传甲,赵 军
60Si2MnA钢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某公司使用60Si2MnA钢制造车用螺旋压缩弹簧,在装配过程中出现弹簧断裂现象。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弹簧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弹簧断面均为沿晶断裂形貌,造成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圆钢)存在表面裂纹缺陷,同时弹簧原始组织存在过热现象,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晶界弱化,对其断裂具有促进作用。
2018 Vol. 36 (5): 44-47 [摘要] ( 83 ) [HTML 1KB] [PDF 0KB] ( 191 )
专题研讨
48 曹志刚,方亦元,杜忠泽,王双喜
浅析石油储罐圆弧段的设计及制作过程
阐述了阿特劳石化工程中石油储罐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圆弧段制作的过程,尤其针对圆弧段制作所需凸凹模模具的设计及制作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要确定凸凹模模板的形状、尺寸和材质,再确定凸凹模模具各构件,而后用制作好的凸凹模模具压制出圆弧段的各等分板,再拉运到施工现场拼接、组焊,最后制作出石油储罐圆弧段。
2018 Vol. 36 (5): 48-51 [摘要] ( 70 ) [HTML 1KB] [PDF 0KB] ( 211 )
52 姚 柳,徐敏人,居殿春,邱家用,陈春钰,焦丽娜,
钢坯自动涂料设备设计
预先设定好角度的4个固定喷头自动连续地向在辊道上运行的钢坯喷涂涂料,当钢坯通过电容传感器a、b时,会得到不同的电容值。电容值经信号处理器和逻辑电路来实现对空压机、驱动辊道的电机以及电磁阀的控制,从而设计出具有连续生产、计数、喷涂过程无死角、故障报警、保证钢坯不漏涂5大基础功能的钢坯自动涂料设备。此外,该系统还有自动识别钢坯的功能,能保证钢坯在运输辊道上运动时的位置精度,节约原料和成本。该系统操作简单、与钢坯的后续加工工艺衔接良好。
2018 Vol. 36 (5): 52-56 [摘要] ( 99 ) [HTML 1KB] [PDF 0KB] ( 195 )
57 邢宝富,郭仁辉,杨 松,冯 涛,张晓磊
GH4033合金保护气氛电渣重熔Al、Ti含量控制
利用抚顺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从德国ALD公司新引进的6 t保护气氛电渣炉重熔GH4033合金,根据电渣重熔过程时Al、Ti元素的变化情况,积累大量数据,分析其在电渣重熔过程中的烧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母材电极棒Ti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60%~2.75%范围内,Al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90%~1.00%范围内,也就是电极Ti/Al比控制在2.8左右,有助于减少电渣重熔过程中Ti元素烧损;采用CaF2、Al2O3、CaO、MgO组成的四元渣系,可降低Ti元素烧损;根据母电极中Ti含量,渣中加入总渣量3.4%左右的TiO2粉可更好地控制Ti元素烧损,头尾偏差可控制在0.2%以内。
2018 Vol. 36 (5): 57-61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0KB] ( 194 )
物理测试
 

编辑部公告

 
 
· “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表征、无损检测及失效分析技术交流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 《物理测试》欢迎您投稿
· 《物理测试》理事会欢迎您的加入!!!
· “测试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 中国钢铁期刊网开通网上投稿及查询系统!
                  更多 
 

作者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读者会员登录

 
 

友 情 链 接

 
·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物理测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邮政编码: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