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测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平台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9年 27卷 1期
刊出日期:2009-02-15

测试技术
缺陷分析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
1 陈长军;张敏;张诗昌;常庆明;陈霞;闫文青
轧辊的失效及其激光修复与强化技术
轧制成型是生产钢板(带)的重要工艺方法。而轧辊是金属板材成型过程中的重要的变形工具。文章主要介绍了轧辊的失效形式,并综述了激光修复与强化技术在轧辊上的应用,包括激光熔凝、激光合金化、激光熔敷以及激光毛化。最后对激光表面强化与修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9 Vol. 27 (1): 1-0 [摘要] ( 1573 ) [HTML 0KB] [PDF 0KB] ( 22 )
5 刘广达;李云涛;张建;毕大森;褚亮
不等厚异质高强钢拼焊板塑性变形性能研究
拼焊板Tailor welded blanks(TWB)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在满足零件不同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能满足减少重量,节约能源要求。文章就不等厚异质高强钢拼焊板的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焊缝平行于拉伸方向时,断后伸长率较大,与焊缝垂直于拉伸方向相比较,板材有较大的拉伸变形能力,较好的成形性能;焊缝平行于拉伸方向时,断口为韧性断裂与解理断裂的混合型形貌,焊缝垂直于拉伸方向时,断口形貌为等轴韧窝。
2009 Vol. 27 (1): 5-0 [摘要] ( 1319 ) [HTML 0KB] [PDF 0KB] ( 17 )
9 刘珍珠;余伟;陈银莉
带钢卷取后温度场和相变的有限元模拟
以热轧带钢卷取后的钢卷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了带钢卷取后钢卷的温度场模型,相变模型,计算了钢卷缓冷至室温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时刻各相的分布情况。计算表明,对于钢卷的温度场分布,冷却的最慢点在靠近钢卷内径壁的1/3处,钢卷的最大温差发生在冷却后的第9 h,达到了314 ℃。带钢卷取后的冷却过程中,奥氏体不再转变为铁素体,铁素体含量始终保持在82.27%~83.026%。残余奥氏体则继续转化为珠光体和贝氏体,含量分别为16.45%~17.73%和0.524%~0.546%,马氏体只在带钢端部出现少量。
2009 Vol. 27 (1): 9-0 [摘要] ( 1270 ) [HTML 0KB] [PDF 0KB] ( 14 )
15 张海;姚凤臣;刘德富
塑料模具钢的预硬化处理工艺研究
研究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塑料模具钢的最佳预硬化处理工艺应为:850~870 ℃空或油淬,600~650 ℃×2 h回火。
2009 Vol. 27 (1): 15-0 [摘要] ( 1403 ) [HTML 0KB] [PDF 0KB] ( 25 )
17 张滨;孙玉珍;王文皓
两种ITO靶材的比较研究
针对一种进口和国产的ITO靶材,用AES(SEM、SAM)、XPS、UPS和XRD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两种样品的差别,为提高国产靶材的质量,提供一些改进意见。
2009 Vol. 27 (1): 17-0 [摘要] ( 1754 ) [HTML 0KB] [PDF 0KB] ( 10 )
22 单多;韩静涛
大型轴类锻件不同高径比坯料漏盘反挤的数值模拟
使用DEFORM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漏盘反挤的刚塑性有限元模型;对不同高径比的大型轴类锻件的圆柱体坯料进行漏盘反挤的数值模拟,并研究沉积堆的挤出效果。
2009 Vol. 27 (1): 22-0 [摘要] ( 1372 ) [HTML 0KB] [PDF 0KB] ( 25 )
27 程福龙
锂离子电池搁置特性的探讨
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大、电压高及无记忆效应等特点。通过对锂离子蓄电池搁置特性的研究,将48只锂离子电池分别放置在20 ℃、10 ℃、0 ℃和-10 ℃的环境条件下,在搁置4个月的过程中,每个月从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取出3只电池,进行7.5 C放电,结果发现电池在-10 ℃的环境条件下贮存效果最好,即电池的损失容量最小;并且将高比能量电池、高比功率电池的短期搁置与长期搁置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高比能量电池的搁置性能较好。这些搁置试验的研究,为锂离子电池的设计、长期使用和贮存提供了的理论参考价值。
2009 Vol. 27 (1): 27-0 [摘要] ( 1345 ) [HTML 0KB] [PDF 0KB] ( 13 )
31 邱焕勇
同步辐射结合金刚石压砧技术研究物质的状态方程
介绍了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结合金刚石压砧技术,研究材料在高压条件下的状态方程,以润滑剂MoS2为例,用BirchMurnaghan状态方程来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材料的体和弹性模量。
2009 Vol. 27 (1): 31-0 [摘要] ( 1539 ) [HTML 0KB] [PDF 0KB] ( 15 )
34 路妍;苏杰;谢刚
淬火温度对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890~1040 ℃加热淬火对超高强度钢未溶碳化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加热温度上升到约1010 ℃,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还没有使板条马氏体束尺寸增加到明显降低钢的强度和韧性时,未溶碳化物MC含量却显著下降,使实验钢的冲击韧性达到峰值。
2009 Vol. 27 (1): 34-0 [摘要] ( 1856 ) [HTML 0KB] [PDF 0KB] ( 68 )
测试技术
37 王吉满;段琳娜;孙新军;刘清友;朱心昆
含硼低碳贝氏体钢冲击值不稳定原因分析
对一种未回火的低碳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夹杂物与冲击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纤维区和剪切唇所占的比例大,韧窝大而均匀的情况下冲击韧性较高。扫描电镜发现,具有较低冲击功试样的缺口根部启裂区普遍存在较大尺寸的夹杂物,绝大部分为Al、Ca的氧化物及硫化物。同时,随着夹杂物数量的增加,冲击功明显降低。
2009 Vol. 27 (1): 37-0 [摘要] ( 1522 ) [HTML 0KB] [PDF 0KB] ( 56 )
缺陷分析
42 王荣
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总成断裂失效分析
采用直读光谱仪、显微硬度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失效的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总成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断裂首先发生于连接大盖,裂纹源位于凹槽端面底部应力集中严重的过渡R处,该处还存在加工刀痕,更加剧了应力集中程度。连杆总成在承受了多次反复冲击载荷后,在该处首先产生了裂纹源,发生了疲劳断裂,之后连杆总成正常运动状态受到破坏,连接螺栓接着发生了一次性韧性断裂。
2009 Vol. 27 (1): 42-0 [摘要] ( 1664 ) [HTML 0KB] [PDF 0KB] ( 19 )
46 王国栋;朱鲁玲;张作贵;刘俊亮
热轧钢板表面翘皮缺陷分析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手段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热轧钢板表面翘皮缺陷,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翘皮缺陷皮下成分主要有氧化铁,二次氧化颗粒,夹渣等3种组成情况。根据翘皮缺陷皮处的能谱分析结果可以判断引起热轧板表面翘皮缺陷的原因主要有表面氧化铁皮的轧入、铸坯中的气泡、铸坯表面或边部开裂、侧压定宽机参数的调整不当、结晶器保护渣的混入等,详细讨论了热轧钢板表面翘皮缺陷产生的原因。
2009 Vol. 27 (1): 46-0 [摘要] ( 1399 ) [HTML 0KB] [PDF 0KB] ( 33 )
52 郑晓敏;屠国青
等速驱动轴断裂失效分析
采用硬度分析、金相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试验方法对等速驱动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等速驱动轴钟形壳感应淬火后回火不充分,存有较大的内应力,生产线上安装不当,产生持续的张应力最终导致氢致延迟断裂。通过改进回火工艺和安装,解决了断裂问题。
2009 Vol. 27 (1): 52-0 [摘要] ( 1426 ) [HTML 0KB] [PDF 0KB] ( 9 )
56 李智丽
液压支架用无缝钢管内壁缺陷分析
文章就27SiMn液压支架用无缝钢管内壁镀镍后,在使用过程中内壁出现的起泡和剥落等缺陷进行了检测分析,经分析其原因为无缝管内壁镀镍前未完全清洗干净,导致镀镍层与内壁局部结合不好,在使用中起泡并剥落。
2009 Vol. 27 (1): 56-0 [摘要] ( 1436 ) [HTML 0KB] [PDF 0KB] ( 16 )
59 魏焕君;张贺宗;高雷雷
20MnSiNb钢性能不合的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钢材的用量逐渐增多,钢材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提高20MnSiNb性能很有必要。文章从生产工艺、铁素体晶粒度、金相组织、化学成分、重量负偏差和夹杂物等几方面分析了对20MnSiNb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钢的性能。
2009 Vol. 27 (1): 59-0 [摘要] ( 1640 ) [HTML 0KB] [PDF 0KB] ( 29 )
物理测试
 

编辑部公告

 
 
· “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表征、无损检测及失效分析技术交流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 《物理测试》欢迎您投稿
· 《物理测试》理事会欢迎您的加入!!!
· “测试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 中国钢铁期刊网开通网上投稿及查询系统!
                  更多 
 

作者指南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读者会员登录

 
 

友 情 链 接

 
·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物理测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邮政编码:100081